浅议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018-09-28 00:12唐加帅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矛盾职工

唐加帅

信访工作既是各级党政部门与群众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和谐的必要环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群众信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信访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信访工作的整个过程,是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新思路。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信访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信访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信访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做人的工作。它既是党政机关的一项日常行政性工作,又是一项帮助来访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信访工作,向来信来访人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上访人员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答疑解惑,协调处理,妥善化解。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整个信访工作的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信访矛盾化解的主要措施,信访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比较好的,大都是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到位的。相反,解决问题比较差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的。因此,在信访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有如鸟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

二、做好信访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必须坚持情、理并进,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理清思想,理顺人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又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

(一)是正确引导,积极争取职工对企业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企业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出台,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也就必然造成职工思想的波动。

对此,要加强企业改革政策的宣传教育,把职工思想问题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使职工加深对企业改革措施的正确理解,以增强职工心理承受能力。要围绕职工思想上的“热点”问题、倾向性思想问题,及时进行教育。

对企业干部的教育要优先于职工、高于职工,干部认识到位了,再教育职工,就能理通气顺,才能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是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和职工中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对企业的任何一项改革工作,不能一纸方案了事,而是要领导带头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要高度重视,在强化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网络,把信访工作网络建立到班组、车间,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机制。要转变观念,在畅通信访工作渠道上下工夫,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和下访制度,坚持重心下移,大力实施厂务公开,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加企业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企业信访接待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

(三)是广开渠道,妥善解决好职工实际问题。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办实事。在改革的政策上不能搞“一刀切”,对特殊情况有所区别;在实际操作上,要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确有困难的职工,在企业范围内力所能及地给予适当照顾;对思想反复情绪波动大的职工,主要领导要主动做工作,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给予一个恰当的说法和答复。

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职工群众反映最多、矛盾最尖锐的热点问题,认真做好综合分析,加强调查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及时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参考。

(四)是坚持原则依法解决问题。信访接待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信访人员在信访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信访条例》和企业的有关规定接待和处理问题,切忌迁就附和,乱点头,乱说话,如果失去原则,违反法律规定,随意解决某一个人的信访问题,不仅会犯错误,还会引发其他矛盾和不平衡,只会给信访工作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三、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思路

(一)加强领导,夯实基础。明确党政“一把手”对信访工作负有主要责任。完善信访工作效能评估体系和建立巡回接待制度,继续把信访工作各项指标作为各级领导、职能部门,特别是基层党政正职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变职工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与此同时,要加大疑难复杂信访矛盾的化解工作力度,深化领导包案制,形成“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和“包协调处理、包督查督办、包教育稳控”的工作模式,构建“一把手重视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协管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将“亲自制定方案、亲自跟踪督办”贯串于矛盾化解的全过程。

(二)教育为先,稳控到位。要以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将宣传教育、规劝疏导融入信访接待、办理之中,消除群众对信访認识上的误区,引导涉法涉诉矛盾通过人民调解、行政执法以及诉讼等途径在法治框架内得到妥善解决。对那些诉求不合理或漫天要价、反复信访、缠访、闹访的个案,在教育、疏导无果的情况下,启动信访核查终结程序,依法办事。对一些化解责任主体交叉、复杂及缺乏法规政策支撑,且一时难以化解的信访矛盾,在解决信访人生活实际困难的同时,应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落实稳控措施。

(三)控源治本,防患于未然。一是建立以信访评估为核心的信访工作预防机制,坚持把信访评估贯穿于决策实施和项目建设的始终。二是以“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为原则,进一步完善经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三是进一步依托“矛盾不出设计处”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基层信访接待的作用,依靠信息员网络队伍,及时掌握信息,建立一套“情况一线掌握、初信初访一线解决、矛盾一线化解”的工作制度,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办结率和化解率。

(四)梳理制度,取长补短。鉴于“包案制”、“考核制”、“终结制”的利弊两重性,建议“取长补短”,一方面保留并发挥这些现行机制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对于消极的因素要采取措施予以抑制和消除。对于“包案制”,可以淡化“领导”概念,弱化“特效”作用,同时,适当减少科级以上主要领导的包案数。对于“考核制”,要更加合理地设置考核标准,不搞排名,但可实行“末位通报制”,并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对于“终结制”,由于实际效果不是很好,故建议慎重为之,尤其在终结对象的选择上要突出“典型”和“铁案”因素。

(五)强化作风,打造队伍。强化作风是提升信访队伍素质的重要保障。信访工作直面群众,信访工作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企业的形象。加强学习是提升信访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摆脱思维束缚、增强创新意识、破除“能力恐慌”,在学习中把握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认识、掌握技能。

所以,在接访工作中必需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同时也要注意引导上访人,遵章守法,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按照信访程序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弄清上访人反映问题的性质,是需要行政调解还是需要依法解决,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我们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部门提出,并尊重司法部门的裁定。

作为信访接待者最常用的就是用思想手段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依据有关政策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真正做到形势讲清,政策讲明,道理讲透。

同时还要做好相关问题的协调处理和调解工作,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的疏导和化解。

总之,信访工作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企业信访工作者既肩负着维护员工切身利益的使命,又担负着宣传政策、教育员工、引导员工的责任。

信访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做好企业的信访工作,信访工作者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言行规范,勤政敬业,克己奉公,并经常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多做“雨中送伞”、“雪中送炭”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更需要信访工作者不断学习好新的业务理论知识,掌握好国家、企业的有关政策、制度,运用好工作方式、方法,对企业、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信访工作,为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矛盾职工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