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军队车材社会化保障

2018-09-28 00:12姜沛任聪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姜沛 任聪

【摘 要】本文立足部队车辆器材社会化保障需要,引入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对传统器材保障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车材社会化保障理念,并初步构建了模式,为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社会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社会化保障;保障模式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第三方物流概念应运而生。作为供应链过程一个环节的第三方物流, 在企业和用户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随着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自动化仓储管理订货系统(EOS)等技术的出现,第三方物流的理论与实践也逐步的发展成熟,同时也标志着与信息科技相结合的流通产业的高度发展。

近几年来,军队装备保障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社会化保障,如何进一步扩大和巩固通用装备保障社会化的成果,实现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社会化,以适应新形势下车辆器材保障发展的要求,是各级车辆器材保障部门面临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引入第三方物流概念,并付诸实践,将对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社会化的进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自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它是指企业动态的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其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后,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這一词来源于物流服务提供者作为发货人(甲方)和收货人(乙方)之间的第三方这样的一个事实。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物流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甲方或乙方来执行的。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二、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军队车材社会化保障的基本模式

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军队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不同的保障模式。

模式一:将军队现有的保障机构与设施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结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借助军队现有的保障机构与设施实现对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社会化。优点是,既继承了军队传统的供应保障模式,利用了长期建立起来的军队车辆器材的保障设施与设备,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二者互为补充,使其逐渐孰悉与适应军队车辆器材的保障要求。一般适用于改革的初期。

模式二:将军民通用车型器材,全部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保障,实现军民通用车型器材保障的社会化。这种保障模式的优点是,既充分发挥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作用,提高了对部队的保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的负担,使军队的车辆器材保障部门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来研究和做好自己负责的保障范围。适用于保障的成熟期。模式三:军队车辆器材的保障全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独立承担。通过前期的理论与实践,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了军队车辆器材的保,障特点及规律,基本上能适应军队的需求。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行,使对部队车辆器材平战需求的保障。

模式四:引进第三方物流理论和实践,改造现有的军队车辆器材保障机构与设施。通过先进的咨询公司将传统的保障机构全面改造成具有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脱离现有的隶属关系,独立行使对军队实施车辆器材保障的职能。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原有的军队

保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过去的机构与人员设施已经熟悉了对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的特点,只是需要重新培训其管理技能与管理水平。减轻了部队的负担,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保障效率。

三、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军队车材社会化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利用第三方物流实现对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社会化,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供实施中参考。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与对策。车辆器材保障部门的传统保障方式,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提供最有利于对部队的服务。而第三方物流,除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外,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这里也包括与其它车辆器材保障部门、被保障部队的联系和沟通。目前各级车辆器材保障部门都分别有自己的保障范围,保障部门相互间沟通和合作的意识淡薄,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全局的协调对车辆器材保障所起的作用。

为此,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相关人员认识和理解第三方物流。只有使车辆器材保障人员认识到从供应链其它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理解和管理军事物流,才能更好的了解部队的需求,从部队的需求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同各方面的合作,协同供应链各方最大限度的减少军事物流费用,提高军事物流服务的效益。同时积极加强物流意识,特别是加强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和军队各级车辆器材保障部门了解第三方物流,理解Out-souring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其二,人员的素质上的问题与对策。物流业务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车辆器材保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军队车辆器材保障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所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目标。同时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军队专业物流人员和相关人员对物流的认识,加强军队车辆器材保障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军事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有关第三方物流概念以及军事物流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可以在有关院校对学员、在职进修干部进行物流知识、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知识培训。

其三,硬件设备方面的问题与对策。我军车辆器材保障部门的仓储点一般设在偏远地区,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要求,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适时、适地的对部队的保障。从长远来看,要求军队车辆器材保障部门还应具备军队自己的先进自动化物流设施设备。这些设施设备应该从物资市场的筹措开始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即所供部队),除了传统的物流自动化技术以外,还要加强对于军事物流过程资产可见性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其四,在管理水平上的问题与对策。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自身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具备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军的许多车辆器材保障部门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因此,在军事物流管理活动中,要解除旧的管理思想和束缚,加强新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增强物流活动的可控性。通过引进、消化与吸收第三方物流企业,切实提高军事物流的整体管理水平。

其五,信息技术上的问题与对策。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时获取各部队的信息,适时和适量地安排车辆器材的供应和储存。我军的网络还正在发展建设中,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影响物流中心与部队各方面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应加强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系统的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EDI的建设、条形码建设和自动化设备体系的建设,为形成开放、合作的军事物流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第三方物流概念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应抓住机遇,通过广泛宣传、准确的定位、完善的组织和全方位的管理,利用第三方物流理论,为军队车辆器材保障社会化开创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亮.军用車辆器材保障概论[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3:91-96

[2] 蔡志强,谢新鹏.军用车辆器材仓储管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16:089-12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
北京市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