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北断裂带上盘找矿分析

2018-09-28 00:12王日旭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找矿

王日旭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矿产资源逐渐减少,在该种情况下,找矿越高被国家重视。文章分析了灵北断裂带上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富集的规律,矿体侧伏的规律等,指导找矿人员在矿山的有利部位寻找新的矿体,有效扩大矿山的储量,延长矿山的服务时间,提高矿山的利用率。

【关键词】灵北断裂带;成矿分析;找矿

灵北断裂带上盘,著名的灵山沟—双目定断裂带,是我国成矿区域之一,其内的矿产资源丰富,矿化富集的规律较为复杂,国家对其内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在对矿化富集的规律、矿床地质的特征的分析不完善,直接导致该区域生产进入困境,影响了该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利用。对此,对灵北断裂带上盘的找矿工作展开分析。

一、断裂带的简单概述

断裂带,又被称为断层带,主要是指断层面、两侧破碎岩块、无数次级断层、破碎面等构成的特殊地带。一般来讲,断裂带靠近主断层面附近的是构造岩,以主断层面为轴线,向两侧扩散,一依次为断层泥、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之后,过渡到断层带以外的完整岩石。

断层带宽度与带内岩石的破碎层度跨度较大,一般在几米到几百上千米不等,是由断层规模、岩石活动历时与方式、力学性质等决定,其中,压性活压扭性断层带比剪切性质断层带要宽。在大型断裂带中,因时间流逝,其被不同方向的断层切错,并夹杂一些未破碎的大型岩块,断裂带结构较为复杂,甚至形成易于发生地震的区域,为矿产开发工作带来困难,对此,在断裂带上盘找矿成为难点,文章以灵北断裂带上盘为主,对找矿工作展开探讨。

二、矿化富集的规律

1.灵北断裂带构造对矿体的影响

实际上,矿体的空间位置、矿体形态等都直接由断裂构造所控制,因为,矿体存在于断裂构造之内,断裂构造的产状直接决定矿体产状,两者间几乎一致。

一般来讲,在断裂带中,断裂形态产状的变化部位,往往是矿体存在的部位,而断裂构造则作为矿热液的移动通道与沉淀场地存在,断裂构造的引张地段,是矿产生成的最佳部位。须知,断裂带构造复杂,并处于不断活动中,在构造活动后期,断裂带会释放应力,断裂缝隙打开,包含矿物质的热液导入断裂缝隙中,压力降低的同时,pH值、Eh值均升高,溶液处于碱性还原状,矿物质的络合物稳定性降低,并出现大量沉淀。同时,热液中的铜离子、锌离子等浓度增高,并沉淀出各类硫化物,硫化物洗出,推动了矿产的沉淀。在矿产形成过程中,大量析出的熱液会呈现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等,并分布在破碎的岩石层中[1]。

由此,在找矿过程中,若相关人员掌握断裂带构造对矿体的影响,则其能够快速根据破碎岩层的脉络,判断出矿产所在位置。

2.脉岩对矿体的影响

在灵北断裂带上盘找矿中,脉岩与矿体之间密切相关。往往,矿体产出的区域,常伴生蚀变,甚至于,在脉岩中也存在部分矿体,形成高品位的矿体。通常,在断裂破碎的脉岩中,多是矿体膨胀部位。实际上,在矿体形成过程中,脉岩具有一定还原推动作用[2]。因为,脉岩与花岗岩之间接触,会产生氧化还原作用,使两者接触部位形成界面效应,构成矿产的屏障。当含有矿物质的热液迁移界面内是,将引发铜还原沉淀,富集成矿。由此可见,脉岩对矿体的形成起到控制作用。

3.围岩蚀变对矿体的影响

在矿床发育过程中,常伴随由蚀变发育,且蚀变规模与强度直接决定了断裂带的构造,决定着矿产的含量与规模、岩石的碎裂情况等,一般情况下,在蚀变发育较强的地段,矿化情况较为集中,多是矿体存在部位。另外,在围岩蚀变过程中,将生成诸多硫化物,并在地表形成锈红色,如此,在断裂带上盘找矿时,相关人员可直接根据该标志,寻找可能含有矿体的位置,为后续矿体勘探减轻工作强度[3]。在找矿过程中,可具体参照以下几点:其一,在围岩蚀区域,矿体多位于绢英岩化、硅化等蚀变带的发育位置。其二,蚀变强度直接决定了矿化的强度,蚀变带的宽度,直接决定着矿体的规模。若蚀变区域强度较高,且蚀变带较宽,则易产出高品位矿体,且矿体较为厚大。其三,实际上,围岩蚀变的形态,直接影响着矿体的形态,围岩蚀变的边界,多与矿体边界类似,根据探测发现,蚀变强度与蚀变带宽度,直接影响着矿体规模与品位。

三、矿体侧伏的规律

须知,在成矿预测中,矿体的产状是找矿人员参考的重要参数,其中包含有矿体倾向、矿体侧伏、侧伏角等。对于多数断裂控制下的矿床,在矿体发现初期,相关人员就能够详细了解矿体倾向与倾角,而侧伏与侧伏角却需要经过详细探查才能得出结论。对此,在成矿预测过程中,掌握什么是侧伏角、侧伏向、侧伏等,并了解矿体侧伏规律非常重要。

侧伏角:在倾斜断裂面上,矿体最大截面的长轴与断裂面的走向线夹角,则为侧伏角。

侧伏向:侧伏角那一端的方向即为侧伏向[4]。

成矿构造单元:一条或一群断裂构造形成的地质构造单元,一般来讲,矿体会直接充填其中。

单侧伏和复侧伏:断裂带区域断裂,形成了雁列状破裂中心,且破裂中心可扩展为成矿构造单元,各个单元互不联通,称之为单侧伏。若断裂区域递进变形,多个扩展中心通过压性桥联通,形成波形控矿断裂,而断裂由多个成矿构造单元构成,则其的侧伏称之为复侧伏。

在灵北断裂带的上盘,矿体侧伏的规律较为明显,经过探测表明,沿着矿体NE侧伏的方向,矿体呈现出连续产出状,展现出该区域矿体仍有继续向NE方向侧伏的趋势。对此,找矿人员可之内利用以期,沿着矿体侧伏方向,向深部探测是否存在矿体,以此快速寻找到矿体资源。

四、灵北断裂带上盘的找矿标志

在灵北断裂带处,为快速找矿,相关人员应综合分析矿化富集的规律、矿体侧伏的规律等,准确判断矿体产出位置,为后续开采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在断裂带上盘找矿过程中,可参考以下找矿标志:其一,构造。根据断裂带的构造,能够有效判断矿体发育部位。由上文可知,断裂带产状直接影响着矿体产状。通常,断裂带产状变化较大,常出现膨胀、缩小、断层泥发育或凹陷等新情况,在破碎带发育的舒缓地段、次级发育地段,多是矿体产生部位,因此,找矿人员可据此判断矿体所在位置。其二,围岩蚀变。在绢云母、硅化、钾化等较为发育的区域,多数存在矿体,并且,蚀变带发育程度越高,蚀变强度越强,则可能存在的矿体规模也相应较大。其三,脉岩。在断裂破碎的脉岩中,通常时矿体膨胀的区域,可见,在被构造破坏严重的脉岩中,极可能存在矿体。其四,侧伏。一般情况下,在侧伏沿线方向向下,多是矿体发育区域,对此,在找矿过程中,找矿人员可观察侧伏情况,并利用相关仪器探查矿产。

五、总结

当前,矿产资源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前期发展中的不科学开发,矿产利用率差的同时,矿产资源大量减少,找矿成为诸多矿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矿化富集的规律,矿体侧伏的规律两方面探讨了简述了找矿方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提高找矿几率与效率,推动矿产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建强. 关于在灵北断裂带上盘找矿探讨[J]. 新疆有色金属, 2014, 37(1):26-28.

[2]温建强. 灵北断裂带中黄铁矿的特征和找矿意义[J]. 新疆有色金属, 2014(2):31-34.

[3]颜倩琼, 杨斌, 祝涛,等. 灵北断裂带凤凰庄测区多元异常信息找矿预测[J]. 黄金, 2016, 37(2):22-25.

猜你喜欢
找矿
激电中梯勘查石墨矿的应用效果
关于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分析与方法探讨
青海成矿单元划分
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