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存在问题探讨及建议

2018-09-28 00:12赵赫男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运行问题污染源对策

赵赫男

【摘 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当前用于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方法,但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管理运行和质量控制两方面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并从管理日常化、管理制度化、管理质量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问题;对策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应用于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实时反映排污情况,进行污染物排放控制的主要方式,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率,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向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应用发现该系统在运行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下文将从管理制度和管理质量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管理制度方面问题

1.管理体制问题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多是单纯依靠环境监控、环境监察等单一部门开展,独立设计构建监控系统-系统的管理维护-实际应用,而非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因此就会存在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大部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无法兼顾掌握监测技术、质控检查、数据审核、数据传输等全面技能;其次,在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等过程中自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自动数据的准确性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再者,目前对于污染源监控的重点放在了“监”方面,因此以“控”为核心的监控系统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2.自动监控定位问题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中,将自动监控设备定位为污染治理设施,因此其产权归属于排污单位,该归属权定位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自动监控设备的建设费用有企业独立自筹、政府BOT项目、企业自筹+政府补助等多种支出方式。基于目前经济形势,部分企业仍处于经营生产资金不足的状态,缺乏对自动监控设备的投资动力;此外,对部分企业而言,认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强加于己身的“紧箍咒”,因此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数据对比、设备检查等工作时配合度较低,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同时,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也无从保证。

二、质量控制方面问题

1.仪器检定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应加强强制性的检定。因当前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还缺乏相关的配置,计量部门也并未实现检定工作的全面开展,这使得监测数据的应用合法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2.仪器校验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需要每月按照设定完成一次质控样校准和实样比对,每个季度均需要重复进行一次量程漂移与零点漂移试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针对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需要不定期开展校准,质控样品考核等相关工作,但由于管理、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该项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3.运营维护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属于精密分析仪器,每周至少需要对系统进行一次维护。生态环境部已取消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实施运营资质,就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企业自身责任心不强等因素,使得部分企业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无法按照要求定期进行维护。

三、具体对策

1.管理日常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越加明显,并在日常监督监测、水质监控、事故预防等各个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应当尽可能地在日常管理中纳入监控系统的管理任务,同时结合运行中较常见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形成完善的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细化纲领性文件、系统验收、运行和更新等一系列的管理文件,使得排污单位责任和各个部门职责得到有效细化。各个部门针对自动监控系统,在管理上能够较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环境监控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以及安装联网计划的制定;而环境监察部门主要负责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检查工作;环境监测部门主要负责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2.管理制度化

虽然生态环境部已取消污染源自动监控实施运营资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已不再强制要求排污单位采用第三方运营的模式对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开展运行维护工作。但由于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具有設备品牌测量方法多样、精度高、易损耗、维护难度大等特点,凭借排污单位自身技术能力很难做好运营维护工作,因此第三方运营方式依旧是排污单位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营的主要模式。第三方运营能够经由集约化管理来实现对维护成本的控制,能够以专业的运营技术有效克服排污单位负责运营维护存在的各种弊端。

3.管理质量化

针对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质量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系统运行质量,其二是运营维护的管理质量。前者重点在于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必须加大频次对排污单位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校验和抽检,包括根据规范要求对质控样进行试验、现场比对试验以及日常运行记录审核检查等,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记录、设备台账以及校正记录加大检查力度。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系统的运行效果,运营维护方应对运营的相关内容进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并确保按照相关规范、制度执行,应按照管理要求提供运营工作相关的证明记录和台账;同时,运营维护方应加强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相关规范文件学习,定期组织运维相关培训,能够熟练掌握系统软硬件的使用、操作以及维护等相关技术。

四、结束语

随着对水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将成为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管理手段和数据支撑,而只有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处理,才能够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张自杰.排水工程(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高雪,傅金祥,由昆.辽河流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816-819.

[3]张万松,缪旭波,朱风松,等.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常见问题及核查方法研究 [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2):22-26.

[4]雷济民,易伟,祝年俊.深层过滤工艺技术与理论的研究发展[J].西南给排水,2010,(11):277-278.

猜你喜欢
运行问题污染源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城镇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渣油加氢装置运行问题与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