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该如何『经营位置』

2018-09-29 05:59
老年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草虫花鸟画花卉

写意花鸟画是用概括夸张的手法、精练独特的笔墨和变化多端的构图来表现各种花鸟,并赋予表现对象丰富的联想内容,写出画家心灵的感受。它不仅为了描绘自然生态中生动活泼的花鸟形象,更要在作品中体现出哲学的理念、文学的意象、书法的意境。写意花鸟画情趣盎然、博大精深,充满着丰富的内涵。要画好写意花鸟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写者,心画也,意者,情趣也。当我们确定了所要表现的花卉题材后,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来画?这就是“经营位置”要解决的问题。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所载的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仅见的一个完整而严密的艺术纲领,给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经营位置”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构图布局,意思是指对画面上要表达的内容,对形态、笔墨、色彩等各个方面,要做一个周密的计划,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我们说中国画要有哲学的理念,体现在构图上就是要求我们运用对立统一法则,来解决中国画构图中的各种矛盾。前辈们将花鸟画的构图原理归结为长短、大小、多少、纵横四对矛盾,科学地概括了构图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正确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就可以派生出各种样式的构图来。写意花鸟画的主题思想、意境和情趣,就是要将各对矛盾的形式因素组合起来,达到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效果。无论写生和创作,都要优先考虑好全局的经营位置。

一、选择最佳的出枝位置

《牵牛花》齐白石

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先要根据花卉内容来决定如何出枝构图。前人总结的“八位出枝法”,就是要求尽量不要从画面四个角上和四边的中间位置出枝,其余位置都可用来出枝。

无论如何构图,都要避免线条的对称平行、“井”字形和“米”字形交叉。此外,有人总结的最基本构图样式有三条线:一是主线,它是画中的主要部分,形成画面的大趋势;二是辅线,附属于主线,起陪衬和辅助的作用;三是破线,往往与主辅线相交,制造出矛盾,起到活跃画面的效果。这些出枝方式较好地处理了主次、大小、长短、多少、疏密等矛盾,使画面达到幅式合适、宾主呼应、变化统一、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不同类型的花卉,其出枝方法也是有区别的。草本和灌木类花卉,如水仙、兰草、萱花、鸢尾、牡丹、月季、杜鹃等,由于它们相对矮小,比较适合于从画面左下角两边和右下角两边四个方位出枝,这有利于表现其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藤蔓类花卉,如紫藤、凌霄、牵牛等植物,由于它们都具有攀缘的特性,比较适合从画面左上角的两边和右上角的两边四个方位出枝,便于表现它们飘逸潇洒、蓬勃舒展的特性;木本类花卉的出枝方向,则四面八方都可以。当然,各种出枝方法,有时可以单用,有时也可以配合起来用。

二、构筑良好的画面气势

在写意花鸟画的构图中,要形成画面良好的气势,既要重视花叶、枝干等实形的取势,也要注意画面空白的处理。谈及中国画的构图,古人曾云:“如棋布势,得势为先,取势必先得之枝干。”在各类花卉中,茎枝好比人的骨骼,起承转合,穿插定势,对整体造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作画须留意空白”,空白不是空洞无物,既可指特定的物象,又能引发人们的联想。那些有意无意留下的飞白、空隙、洞眼,就是画面的“活眼”和“气眼”,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仙木桃实图》 清.吴昌硕

花卉植物的体态动势主要有三种:一是下垂式,有着飘逸潇洒之感,结尾处要有一定的回转态势,防止柔弱拖垂;二是展开式,有着蓬勃舒展之姿,要有辅线配合才有致,防止平倒僵硬;三是上插式,有着挺拔向上之趣,配以破线则更为生动,防止呆板直立。

三、表现夸张的花卉形态

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中说:“大势既定,一花一叶亦有章法。圆朵非无缺处,密叶必间疏枝,无风翻叶不须多,向日背花宜在后,相向不宜面凑,转枝切记蛇形。”花朵必须形状美观、姿态动人。既要对花卉的形态刻画准确、符合生长规律,又要有所夸张、变形;既要注意花卉的透视关系和动态方向,又要进行合理的增删取舍、概括提炼;既要出于构图上的考虑添加一些辅助题材,又要适当地注意与环境和时令的统一。

花朵的外围形状不宜太圆,否则容易呆板机械。根据画面“势”的需要,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一些花瓣,延长或缩短某些花瓣,使花朵的外围出现曲线变化,使其在形态上变化多样,也可用枝叶遮挡一小部分花瓣,以避免外形上的死板。在花头的安排上,不论大小花朵,都要有含苞、盛放、高低、向背之分。

花卉的情趣和美丽,也要靠枝叶、干茎的势态配合,才能相得益彰,产生变化多端的画面效果。数花相聚要有聚散虚实、避让穿插,花叶安排须相互映衬、正反相间、偃仰舒卷,使画面上下呼应、左右顾盼,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选择合适的叶子组织

花卉叶子的组织,是整幅画构图成功的重要环节。画叶子其实就是组织线条的长短粗细、宽窄疏密,能充分地表现出中国画笔墨的韵致和线条的优美。尤其是长叶类草木花的叶子,以兰叶最具代表性。

传统的经验是“破凤眼”法。第一笔和第二笔长短曲直不同地交搭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凤眼”般的椭圆形,第三笔从凤眼中间穿过。依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生发开去,把各类叶子处理得疏密有致、穿插合理。

叶子的方向是千变万化的,既要注意它们不同的透视关系,也要重视它们的组织安排。切忌“粗枝大叶”,随意为之。首先要抓住叶子的主要方向。绝大部分叶子要顺着“主线和辅线”的方向,起到统领的作用,将少部分的叶子顺着“破线”的方向安排。这样的组织才能达到统一中有变化的效果,增添画面的生动趣味。其次是突出叶子的主体部分。在变化万千的叶子中,要善于从中选择一两组叶子进行重点表现,尤其是画面空白处的叶子,用笔要生动,组织要适当。再次是注意叶子的掩映疏密。在叶子的组织过程中,要处理好叶与叶之间的交叉重叠关系。在疏密关系的处理上,密处要敢于添枝加叶,疏处要减之又减,达到“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艺术效果。

五、添加丰富的情趣内涵

画面主体确定后,辅助地安排一些花鸟、草虫和石头。如画兰草配以竹子,象征虚心向上的谦谦君子;画牡丹时,与水仙搭配,寓意“富贵神仙”;画鸢尾时,添加一些蝴蝶之类的草虫,可以增加春天万物复苏的意境;画兰草、萱花时,补画一块石头,在花与石的质感对比中,使花卉更有婀娜多变之态,对于画面也有稳定沉着之感。

《芥子园画传》“破凤眼”法示意图

《秋色佳》齐白石

无论添加什么,都要与周围环境相配合,与时令变化相统一。添加草虫要因需要而定,一般情况下,花大虫小、花小虫大、花整虫碎、花碎虫整、花冷虫暖、花暖虫冷。草虫的姿势或顺花而站,或逆花而立,或背花而飞,或向花而行。另外,还要与时令季节相符合,如冬季的花卉尽量不要在画面上安排蜂蝶之类的草虫,不能只是为了画草虫而加草虫。为了助长趋势、增加层次、串联画面,可以添加一些杂草、野卉、芦苇等,或起辅线助势的作用,或起破线对比的作用。

题款和印章既是画面构图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民族绘画的明显特征。题款和印章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直或横,都要慎重安排、恰到好处。题款和印章的运用,在画面构图中不仅可以助长画面的情势,沟通物象间的联系,起到调节画面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题写诗词等内容,补充形象的不足,抒发作者的情感,深化创作的主题,扩大作品的思想。

猜你喜欢
草虫花鸟画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李霞珍作品
——草虫系列
草虫小品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花卉之二》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