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应建设自由港而非仅自由贸易港

2018-09-29 11:08杨枝煌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由港海南改革开放

杨枝煌

摘 要: 雄安是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的集大成之作,海南是面向未来改革发展的积极探索,因此海南应建设自由港而非仅仅是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和自由港是不同的概念,存在不同的内容区分;改革开放未来走向、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推动经济全球化、贸易大国转成贸易强国、创新性主动开放、改革开放一百周年奋斗目标等方面皆说明自由港建设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应全面梳理海南现状、科学确定总体要求、出台具体配套举措,特别是加快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加快建成中国特色自由港的意见》、建立省县两级制的新型产业功能区、提升政府配套服务能力和企业配套生产能力等推进自由港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海南; 自由港; 自由贸易; 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 F540.3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8.03.004

Abstract: Hainan is an active exploration for the futur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Hainan should build a free port rather than just a free trade port. The free trade zone, the free trade test area, the free trade port and the free port are different concepts,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content differences; the future trend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to the whole,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deepening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ransition of a big trade country into a trade power, the initiative opening and the reform of innovati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goals, such as the opening of the revolution, all indicate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e port.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comb the status of Hainan, scientifically determine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and introduce specific supporting measures, especially to speed up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pin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supporting Hainan 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ree por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vince. County level two system of new industrial functional areas,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supporting services capabilities and supporting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and so on,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free port.

Key words: Hainan;free ports;free trade;reform and opening up

中国特色新时代伊始,海南迎来了建省30周年。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第二天,中共中央国务院立即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提出两步走构建海南全面开放新格局,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其现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第二步,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2018年5月13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海南全面启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的46条重大举措。笔者窃以为,海南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应建设自由港而不仅仅是自由贸易港。中国特色海南自由港建设要想取得预期效果,我觉得需要把握好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自由港

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事业出现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自由港等种种实践和设想,其中很多概念混淆不清,亟须清晰界定。因此,搞好中国特色海南自由港建设,首先是要搞清楚什么是自由港。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FTA)是由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成员方必须相互取消90% 以上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消除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 实现投资和贸易双重自由化。自由贸易协定内容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还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显而易见,自由贸易区的本质是为实现某种经济目的,依据缔结的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国际组织。简单而言,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了避免第三国货物流入导致商品流向扭曲和避税,自由贸易区组织均制订“原产地原则”,规定只有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原产地产品”才享受成员国之间给予的自由贸易待遇。理论上,凡是制成品在成员国境内生产的价值额占到产品价值总额的50%以上时,该产品应视为原产地产品。一般而言,第三国进口品越是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生產的产品相竞争,对成员国境内生产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原产地原则的涵义表明了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排他性。现实中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近些年来,正是看到了自由贸易区在某种程度上比WTO更加自由开放,更适合于推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大融合,各国纷纷在坚持WTO机制的同时,努力同潜在的合作伙伴共同商议开辟自由贸易区。我国自2004 年开始至今,已经签署涉及24个国家或地区的16个自由贸易协定,例如大陆和香港的CEPA,大陆和台湾的ECFA,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或者说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FTZ)是在对内借鉴CEPA和ECFA经验,对外借鉴已经建设的自由贸易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的更加自由开放的经贸园区。人民日报定义中国自由贸易区为“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自由贸易园区是主动的可控的开放,是主权国家或地区在关境以外划出的境内关外的单独隔离区域,允许仓储、贸易、加工等商业生产性活动,实施特殊的外贸、外汇、税收、仓储、通关等政策;不允许居民居住、零售及消费服务活动。自由贸易区按类型分为:商业自由区、工业自由区、科技型自由贸易区。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自2013年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规划4批,第一批是上海,第二批是广东、天津、福建等3个,第三批是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7个,第四批是海南。自此,我们已经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布局,成立上海单点突破、福建成片开发、海南全省整体纳入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模式。

自由贸易港是典型的中国话语,自2013年中国辟建自由贸易试验园区以来,上海、福建、天津、广东等地开始筹划自贸园区升格为自由贸易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对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笔者认为自由贸易港还是偏向贸易领域,主要是货物和资金的自由进出。自由贸易港和自贸园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允许开展离岸贸易,在离岸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高端服务业,发展离岸金融等相关业务。可见,自贸园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自贸港是自贸园区的升级版。

自由港(free port)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境内关外港口,又称自由口岸。这种港口划在一国关境之外,外国商品进出港口时除免交关税外,还可在港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但须遵守所在国的有关政策和法令。自由港在当前媒体和政府文件中是自由贸易港的简称,笔者认为自由港应该不仅限于自由贸易,而是涵盖贸易、投资、服务、技术、产业、人才等经济活动或生产要素的自由进入和创新融合,是国际上公认的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特区。汪洋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定义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从历史发展看,自由港概念最早源于欧洲。法国在13世纪就已经开辟马赛港为自由贸易区。1547年,西班牙王国正式将热那亚湾的里南那港定名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随后, 意大利的威尼斯(1661年) 、法国的马赛(1669年) 、西班牙的直布罗陀(1705年) 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开始相继辟建。当前自由港已经超过130个,最有代表性的自由港有中国香港、新加坡、阿联酋迪拜、德国汉堡、比利时安特卫普。从类型上看,笔者认为自由港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维京群岛之类的完全自由港,二是香港的高度自由港,三是新加坡的有限自由港。从代际上看,第一代自由港就是运输中转站,第二代自由港就是生产作业功能区,第三代自由港就是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综合体,也就是自由港经历了运输中转型到加工增值型再到资源配置型的梯次提升。例如,新加坡是综合型自由贸易港,德国汉堡、韩国釜山、迪拜自由贸易港是工贸结合型自贸区,荷兰鹿特丹港为物流型自由贸易区。从个体发展上看,个别自由港本身也经历了转型升级。例如,香港自由港可以大致划分为转口贸易型、加工贸易型、综合型和跨区域综合型4个发展阶段。从成效看,虽然维京群岛、百慕大、开曼群岛、巴拿马等自由港最自由,但由于没有陆地纵深和实体经济支撑,最终只是成为避税天堂。香港、新加坡、迪拜虽然有一定限制,但是有扎实基础和背后支撑,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孵化中心。因此,根据笔者理论“世界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货币贸易”,中国特色自由港就是要因地制宜、融合各类自由港,并成为超越三类自由港的自由港,实现商品、服务、技术、产业、人才、资本、信息的自由进出。就像中国高铁,吸纳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四国技术,真正做到了消化再吸收的集成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要遵守中国安全、卫生、环保等法律,一切诸如商品、服务、产业、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即可以自由进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港对外融入全球大循环,对内辐射引领经济增长的作用。简单而言,自由港就是开放、改革、创新、高效、低税、免税、补贴的代名词,是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制度创新、科技革命、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国际化综合体。海南自由港建设标志中国正在向全球最高标准的开放模式迈进,自由贸易港不仅关注贸易,更加关注营商环境、人才聚集、科技创新等方面,希望打造全球最好的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法制化环境,与国际一流的自由开放规则相接轨。

二、为什么建自由港

国际金融危机十年来,各国经济发展失去了产业引领,发达经济体也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而且已经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理应为世界走出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贡献。因此,建设海南自由港具有深厚的国内外背景和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40年已经形成新的路径依赖,亟须自由港进行战略突破战略提升

改革开放已经形成一个套路,就是陷入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高新区、开放城市、边境合作区、跨境合作区、境外合作区等思维。尽管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了三批试验,但还只是在保税区(1990)、出口加工区(2000)、保稅物流园区(2003)、跨境工业区(2003)、保税港区(2005)、綜合保税区(2006)等6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老套路里转圈。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并强调这些重大举措要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因此,自由港担负着中国改革开放如何突破旧有思维、如何提升综合成效的历史使命。

(二)全面开放格局或者说新时代的构建,亟须自由港等标志性引领性项目

全面开放格局最关键的就是解决成本与利润问题、体制和机制问题、收益与风险问题,必须有像原子弹爆炸那样具有强大冲击力和震撼性的组合行动。特别是,在某些方面要有超常规的大举措和大手笔。例如,产业对外开放方面,要在范围、层次、结构、布局等方面进一步拓展,除了经济以外,还得有科技、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开放,但主要是建立我国全面开放格局的战略支点。十九大報告其实早就擘画了全面开放格局的四大战略支撑,那就是一带一路建设、贸易强国建设、自由港建设、投资自由化。自由港就是标杆引领性项目,推动中国从边境开放到境内开放,物质开放到制度开放,打造自己的全球价值链或者至少区域价值链。以往我们只是地域上的边境开放,不是产业、资本和制度上的境内开放。自由贸易港主要应该通过高度开放,吸引资金、信息、货物与人才的集聚,打造区域价值链的核心节点。建立生产要素集散中心,控制价值链产业链的源头;建立出口加工区,控制价值链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建立商业模式创新推广中心,控制价值链产业链的流通环节;建立制度创新示范推广中心,控制价值链产业链的基础交易成本;建立科技设计孵化器加速器,控制价值链产业链的上游;建立金融期货交易中心,控制价值链产业链的价格形成和套利机制。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单纯的出口和国内市场开放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当前更紧迫的是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综合利用全球资源,打造更高水平的价值链平台。

(三)因应世贸组织边缘化,亟须通过自由港更加深入推动经济全球化

一是面对国际投资格局巨变,通过自由港分化美元升值后资本流向美国美元升值,政策激励制造业回归,找到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人工智能等新引擎产业,加上特朗普四处出击制造能源战争和经济恐慌,国际资本纷纷锚定美国这个避风港。因此,中国需要一个新的机制来吸引投资,打击美国单边主义,遏制逆全球化现象。这个机制就是自由港,分化国际资本流向就是自由港的必然使命。二是面对逆全球化加剧形势,通过自由港拓展全球化空间和成效。发达经济体目前正在“加深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间徘徊,特别是次贷危机之后,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力量抬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将这种力量推向高潮。特朗普执政以来,大举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引发国际市场动荡,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面对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中国通过大规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探索建立海南自由港以扩大开放姿态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愿意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全球总需求,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发展机会。

(四)自由港建设是国家意愿和未来改革开放战略探索,必须不折不扣推进落实

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必须明确深化对外开放依然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必须在国家意愿上确定海南自由港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清楚地懂得自由港建设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王牌,在充分考虑政策思路、时间维度、国情空间、综合统筹方法论等维度,必须及时地相应采取政策刺激和制度创新来打造经济升级版。国家战略意愿往往通过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提出来,每个领导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经济篇章,都需要自己的开放代表作。邓小平搞了四大特区,江泽民推动加入世贸组织,胡锦涛画了几个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环渤海经济圈),习近平2013年开始分批推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现在海南全省搞自贸试验区和探索建设自由港,这其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情怀情结,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未来的新一轮开发开放尝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4次来海南视察,特别是2013年视察海南时提出的要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但近年来迟迟未有突破性进展。在要用壮士割腕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从海南这个省域试验田突破,来实现这个“很了不起”就水到渠成。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所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使命,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好海南也一直是邓小平同志的遗愿。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提出:“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1987年,邓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因此,自由港和雄安新区一样都是一把手工程,所有部门都必须全力以赴支持,海南更是要全力以赴落实。

(五)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能止步,必须从模仿性被动开放到创新性主动开放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无法自外于整个世界。因此,未来任何时代任何经济体都必须改革开放。商务部当前三大主要工作,一是开好进口博览会,二是妥善处理中美贸易争端,三是建设海南自贸区和自贸港,这都是改革开放大事。国家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既要模仿复制先进做法,又要有超常规的创新引领性举措,要从被动的模仿性开放战略提升为主动的创新引领性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仅要为国内发展发挥作用,还得为国际社会提供样板示范。

(六)海南不仅要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必须面向第三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海南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同时,不仅要加快完成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一百周年奋斗目标,还得面向改革开放100年,也就是说海南的规划要落在2018-2078年这样的大区间,这样才能引领改革开放,继续融入和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最终推动中国在改革开放100周年的时候全面超越美国。

三、如何建自由港

在明确什么是自由港、为什么要建设自由港、定位自由港而非仅仅是自由贸易港的基础上,最关键的是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经验,同时鼓励各种制度创新来推动自由港建设,开辟中国改革开放新航标。

(一)全面梳理海南现状

全面了解海南的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才缺口、可处置资金、制度差异等各方面优劣势,做好建设自由港的理论、资金、人才、技术、制度准备。例如,海南的规划研究被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某些机构垄断。人才方面,没有一个院士,长江学者只有1个,百千万人才计划只有10个,科技人才排名全国倒数第三,12个海南亟须产业方面的人才缺口28万,每年回琼创业只有5000多人。

(二)科学確定总体要求

1. 确定原则。一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政府要由管理转向服务,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然后与时俱进地提供高端服务。二是解决成本利润问题。成本问题就是哪些税该免,哪些税该轻,哪些税该期限内减免,哪些税该永不征收,杜绝一切法外之费。三是解决风险收益问题。保障企业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杜绝企业的道德风险、违约风险、法律风险,只要不违反中国安全、卫生、环保等法律,即可欢迎自由进出。

2. 准确定位。1843 年6 月3日,英国殖民地部文件中记载了英国殖民地部常任次官詹姆斯·斯蒂芬爵士的主张:“香港必须实行其他英国殖民地闻所未闻的做法……(香港的)法规和条例……在很多方面应该服从超出其制订者预料的迫切需要。”我们对于海南自由港也应该放手,坚持非必要不干预原则,把海南自由港加快建成为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中央2018年12号文对海南的定位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着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应该可以北有雄安南有海南,雄安是全面总结过去改革开放40年经验教训的集大成之作;海南是面向未来改革开放允许试错的最自由空间,是新时代的开局之作。如果说经济特区是制造业开放,造就了中国制造;那么海南自由港就是服务业开放,将造就中国智造和中国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的发展不能仅仅基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而是要基于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不仅要配置全球资源,还有占领全球价值链一席之地。海南自由港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整装再出发的对外开放世界性宣言,是彰显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自由港的使命不仅仅是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还包括金融国际化、行政精简化,也就是说不仅是经济特区,还是政治特区,不仅是开放特区,也是改革特区。第一,要成为高新技术集聚的区域创新中心。第二,要成为体制机制改革的区域引领示范区。第三,要成为中国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的试验田。第四,要成为中国扩大进口的快速通道。第五,要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量级旗手。第六,要成为中国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桥头堡。第七,要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全球化的加速器。第八,要成为高端服务业的区域集成综合体。简单一句话,海南自由港就是要在现有某些自贸试验区以及其包含的自由区的基础上,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建立高标准的对外开放区域,立志成为全球贸易枢纽中心。基于此,海南自由港应建成全球自由港或自贸区的最高级版。

(三)出台具体配套举措

1. 加快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加快建成中国特色自由港的意见》,聚焦统领自由港建设。海南现在是帽子太多,需要统领;帽子太大,需要聚焦。要将中央支持海南的全部政策,特别是加快整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整合成统一聚焦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加快建成中国特色自由港的意见》,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202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35年,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避免外方等中方、中方等外方”的尴尬,“中央等地方、地方等中央”的无奈,“省里等市县、市县等省里”的内耗。也就是说,有这个尚方宝剑以后,海南就可以到各个部委要政策,各个部委就可以按照这个意见出台支持海南的举措。

2. 全面考察学习国际自由港自由区,重点学习超越新加坡、迪拜、香港。香港、新加坡、迪拜这些我们熟知的自由贸易港,都要成为学习、竞争和超越的对象,超越这三个地方就是成功。不是仅仅学高度自由的香港,而是还要学有限自由的新加坡,还有完全自由的自由群岛。甚至可以大气一点,全面超越新加坡、迪拜、香港,做到人才、货物、资本、服务、信息、技术和产业自由进出和融合创新发展。因为香港过于注重房地产业和服务业,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新加坡虽然解决了住房问题,但是人口和土地有限,只有依赖国际社会,交易成本巨大。迪拜则因为沙漠气候,只有冬夏两季,冬天气温虽平均20度,但会感觉寒冷;夏天气温有时高达50度,让人很不舒服,未来可持续发展成为问题。海南是国际旅游岛也是军港,附近驻军不仅可以保卫自由港安全还可以保障南海整个区域的安全,任何生产要素自由进出和融合创新发展,都在我们安全可控范围之内。类比而言,英国远离香港,但是一百多年就能依靠制度创新建设好香港,海南背靠广大腹地更应该能够通过制度创新发展为繁荣昌盛的自由港。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早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前,当年6月7日英国侵略军上校义律就单方面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商人可以“自由进入香港”,“进出口货品均不必课税”,“不向英国政府支付任何款项”。英国人郭伯伟(John Cowperthwa ite)1961~1971年期间主政香港财政司期间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甚至拒绝收集经济统计数据,担心这会给政府官员以增加干预的借口。因此,我们海南自由港要真正对得起自由两个字,要真正弄懂自由并且保障合规自由,要严惩非法自由。要建立自由港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在行政体系高效、投资领域开放、金融开放、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良好的监管环境、财税环境宽松、法律完善、生产要素进出效率等方面设置合理指标,并且接受中央、媒体、中介的评估。

3. 政府必须确实精兵简政,建立省县两级制的新型产业功能区。政府业务管理机构设置可以按照国内开发区体制,去掉政协和人大,只设省委兼自由港党工委,然后省长兼管委会主任,内设部门可以仅设党群工作、纪委监察、组织人事、综合办公、教育科技、公安保障、财政金融、发展改革、生态保障、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管理、贸易投资促进、卫生医疗、文体旅游、市场监管、应急保障、单一窗口服务中心等部门。地方行政机构可以进行“去市升县变产业功能区”改革。海南最近提出要整合东、西、南、北、中五大行政区域,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全省总体空间格局。笔者认为这种可行性还需要商榷,建议全省作为一个自由港管委会,然后各县市作为功能区进行新的行政区划。也就是说,去掉海南省下辖4个地级市,海口市的秀英区、龙华区成为一个副厅级的县,琼山区、美兰区成为一个副厅级的县,三亚市的崖州区、凤凰区为一个县,吉阳区、海棠区为一个县,儋州市也划分为2个县,三沙市改为一个县,这样海南原来的正厅级地市单位就变为7个副厅级的县,加上原有的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海南就变成22个副厅级县,而这些副厅级县要根据总体规划打造成不重复的产业功能区,也就是每个副厅级县都是一个产业园区,而这些产业园区可以形成一个上下游产业链,也可以成为互补的协调发展产业园区,每个县政府就是一个精干的产业园区管委会,真正实现统筹规划招商项目,做好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

4. 重新审视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前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不够,因此需要一次市场经济的重新启蒙。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质量经济,因此自由港必须杜绝假冒伪劣。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高质量合法合规人员、资金、商品、技术、信息的自由进出,从而引导各种亟须产业的健康发展。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简单而言,政府、企业、第三方中介、个人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每个主体都可以在区块链这个系统中依法平等共处、依法互相监督、依法自我保密、依法自觉公开。也就是说,大家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大家是去中心化的平等主体,大家要有创新要有新举措,也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监督。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无禁止即可为,违法必严惩。货物、人员、车船都能够自由进出,但是得实施严格监管制度,任何进出车辆、货物或个人海关有权随时检查。一旦触犯法律或者造成其他市场主体的损失,就必须永远禁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介经济,必须建立政府+第三方+企业(个人)的行政管理服务体制。政府无偿服务个人、中介、企业等市场主体,个人、中介、企业之间进行有偿交换,政府不直接与企业(个人)进行经济往来,企业(个人)找政府通过市场化中介,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第三方中介限时办理。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综合经济,在核心主业之外要发展共同体。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需要核心产业的支撑,然后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海南发展自由港就得有大力发展流量经济、体验经济、规划经济、数字经济、研发经济等综合经济体的准备和目标。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必须融入世界全球化。开放不仅对外开放而且对内开放,开放不仅要符合国内法规,而且要符合国际惯例,要会充分利用国际规则。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型经济,必须不断创新。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改革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更新应对。

5. 加强调查研究和项目工程意识,做好产业引领和产业突破。自由港要坚持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财税、绿色生活。1)绿色经济方面,在博鳌论坛里面开辟世界能源论坛,引导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能源期货交易等产业;开辟世界科技创新大会,引导科技服务、科技孵化、科技加速等领域;开辟世界服务业融合创新大会,推动金融、贸易、商事、物流、会计、财务、法律等服务业的融合创新;贸易方面,既做转口贸易又做离岸贸易,既做货物贸易又做货币贸易服务贸易,特别是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健康等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控制区域产业链价值鏈;发展高端农业,生产高品质的水果,把高价水果作为龙头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2)绿色金融方面,取消外汇管制,实现人民币港内自由可兑换,不管是在岸还是离岸金融,都大力支持低碳绿色产业。要加快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到2020 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到2025 年,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同时,上述《意见》还指出,“支持依法合规在海南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支持创设海南特色农产品期货品种”),在海南产权交易所、海南股权交易中心、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基础上,提速发展海南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金融事业。可以考虑,建立第四板即要素金融交易中心,特别是茶叶、咖啡、金属等交易中心,激活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的深加工和金融化交易,特别是LNG期货交易中心、碳排放区域中心等。建立第五板即面向农民的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农地、林地、宅基地、房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入市,推动农地、林地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3)绿色财税,免关税;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财产利息税;一定期限内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向符合政府鼓励政策的项目提供各种补贴。4)绿色生活方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高端教育、舒心旅游、普惠医疗等绿色生活方式。

6. 政府要善于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打造石破天惊的政策体系。深圳特区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企业界形成了产业配套发展能力,政府形成了服务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因此,自由港建设成功与否就是要形成这两大配套能力,而这就必须有王炸或者同花顺那样冲击力震撼力十足的新政策。石破天惊的国企改革政策,实现所有国企的混改,建立淡马锡式的国有资本控制投资体制,建立清一色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没有民企、国企、外企之分,实现轻资产管理,实现轻松上阵建设自由港;建立石破天惊的保障体系,本岛居民+本科外地人才及其子女,全部享受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生育、免费住房、免费养老,这样必然能够马上吸引全球各地的人才;建立石破天惊的人才引进战略,当前就得有类似千金买骨力度的鼓励政策,例如可以出台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二胎三胎鼓励政策,高级人才生二胎保证分大房,保证好学校,保证好医疗,保证小孩专业护理,保证免个人所得税,三胎保证由政府发补贴培养到18岁。还可以实行双重国籍政策,吸引华人华侨回来报效祖国;建立石破天惊的考核选拔晋升机制,特别是学习法国ENA的选拔培养办法。法国ENA相当于中国中央党校,但是进入ENA学习必须经过200名考官的综合打分,学习期间严格学分制,毕业后根据学分安排副部长到副厅级的工作。所有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其领导或各处室负责人直接拿出来向全球招聘,对于原有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赎买,通过竞聘可以继续就业;建立石破天惊的人才服务机构,首先向组织部门开刀。省委组织部必须重新组建,原有工作人员全部赎买或者安排到其他部门,根据海南自由港建设需要,建立新的处室,例如行政专业处,专门引进全国各地的政府工作人员,规划指导自由港总体建设;金融专业处,专门引进金融高级人才,规划指导自由港金融事业发展;医疗卫生处,专门负责引进大健康产业高级人才,规划指导自由港绿色健康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处,专门负责引进从事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人才,规划指导自由港生态环境保护与开放;高新科技处,专门负责引进各类高新科技人才,规划指导自由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教育专业处,专门负责引进各类各级学校的优秀教师,规划指导自由港从幼儿园、中小学、大学、高职、培训等教育培训事业发展。

7. 做好自身修炼,全面参与国家战略。海南是中国的海南,国家需要为海南发展提供支持,海南也必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一个离岸市场,充分使海南和国外参与融入中国国家战略。一是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自由港本身就是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资金、技术来创业,这必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合作链、生态链,参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例如,可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泛北部湾建设。二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秉持丝路精神,引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项目孵化器加速器,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陆海空通道网络、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三是要融入国际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由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构,进一步提高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与自由化,完善营商环境,同时配套税收、出入境等优惠政策。自由贸易港应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国际贸易中心的能级;培育发展国际航运、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产业的全球化功能和业态。四是要融入中国制造2025进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推进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提升,海南自由港要建设成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云计算、3D打印、区块链等高新技术融合制造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五是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国内区域一体化建设。国家对内提出了东北全面振兴、京津冀一体化、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海峡西岸经济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重大举措,海南自由港可以充分发挥离岸市场优势,参与上述重大项目的建设。六是融入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美国政府把夏威夷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由此催生出强大的国防工业经济。国家在海南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同时国家在海南部署大量军用设施,以及部署国防工业。海南岛拥有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可以考虑建设军事科技基地,同时成为军民融合促进中心,推动军事科技的民用以及民营科技的军用。七是融入国家生产力南下纵深战略。从客观实际看,中国生产力应该尽量南下,实现纵深发展和形成对外闭环。因为北向和西向的人口均十分有限,而南亚东南亚则有20多亿人口,海南自由港完全可以考虑通过建成区域性国际经贸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文化中心来建设东南亚和大洋洲辐射中心,成为中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从当前形势看,中国亟须争取东盟和印度洋经济圈。在中美摩擦对抗时代,东盟成为中美争取的重点甚至是焦点,中国必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战略控制,进一步坐实太平洋经济圈。海南可以通过一定的优势吸引东南亚资金,或者与东盟结成战略联盟,同时吸引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资金,融入东南亚+大洋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延长和扩大中国经济战略纵深。中国也可以联合印度打造孟加拉湾经济圈,如果印度不愿参与,中国可以联合其他国家打造印度洋沿岸经济圈。海南可以通过离岸贸易离岸金融,带动全球企业一同打造中国+印度洋经济圈,真正实施两洋战略,把中国变成太平洋和印度洋经济引擎。

8. 做好法治化建设,早日出台自由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分阶段推动制度建设,一是202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二是2035年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三是本世纪中叶形成高度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因此,我们要科学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新加坡、香港等先进法律文件,合理吸收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多边服务协议)的原则,加快出台全世界最完整最有效最自由的自由港法。1)立法保障自由。一是贸易自由。除了化学毒品、枪支弹药等妨碍安全、环保、卫生等物品外,一律可以自由进出。二是投资自由。各个领域都对所有资本自由开放,不限制资金的来源、投资的行业、股权的比例,内外资一视同仁。三是经营自由。除少数公益性行业限制外,企业的经营范围、发展方向、竞争策略不做任何限制。四是金融自由。所有货币自由兑换,取消外汇和贵金属管制。金融机构自由开办、自主经营,金融市场完全开放。五是航运自由。任何国家的民用船只、航空器均可自由进出香港,除提前通知外无需办理申请手续。除掌握准确的违法情报外,对所有船只一律免检。六是进出自由。全面保障货物、人员、资金、信息、服务、产业等自由进出,岛内可以自身不设海关,海关后撤到湛江或者香港,但是被一旦托管海關抽查出问题,立即清除并永久禁入。2)立法防范风险。对于道德风险,或者说故意违约,必须进入黑名单并且立即责令破产清除。对于制度风险,要坚持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管,做到行政相对人心知肚明口服心服。对于安全风险,只要触及威胁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触及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坚决严格惩戒。对于风险应对,要制定实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金融、外汇、投资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控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解决风险防控中的重大问题。3)立法规定税负。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哪些免税,哪些可以退税,哪些可以免增值税,哪些可以减税,哪些可以永久免税,哪些可以限期免税。4)立法规定行政体制。海南行政体制改革,在征得国家支持后,应该立法推进,确立省委兼自由港管委会+县委兼功能区的两级行政架构。对于不适合继续工作的,应该妥善补偿;对于全球招聘的人才,应该依法安置;对于机构设置,应该依法定编制定制能定人员;对于行政区划,应该科学论证然后立法规定,加快依法重新确定命名和改革到位。

参考文献:

[1]张远军.世界主要自由港发展经验[J].中国金融,2017(24):91-92.

[2]胡凤乔.世界自由港演化与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05-30.

[3]张伟,杨文硕.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兼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演 进路径比较[J].商业研究,2014(1):132-136.

[4]苏珊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分析——基于中国台湾基隆自由港区、韩 国釜山自贸区的比较[J].当代经济管理,2014(9):42-47.

[5]江林.探索建立舟山自由港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2013(12):12-15.

[6]吕绍坤.近代大连自由港制度的实施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 2004(3):110-112.

[7]关效融.创办大连自由港可行性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2(5):87-92.

[8]宋福铁,金波.厦门象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自由港)转换的策略[J].国际贸易问 题,2004(5):47-51.

[9]陈丽君, 郑天祥.港澳自由港与低税率经济制度比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6):112-127.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猜你喜欢
自由港海南改革开放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59国免签游海南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热带宝岛海南
宁波—舟山港航运物流软实力的发展研究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