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被警告勿卷入贸易战

2018-09-30 10:21萧师言李勇陈一
环球时报 2018-09-30
关键词:贸易战大豆大陆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勇●陈一

中美进行贸易战之际,一条台湾农访团到美国“送温暖”、大量采购大豆的消息显得格外扎眼。当地时间28日,台湾驻芝加哥办事处证实,“2018年台湾农产品贸易赴美友好访问团”与美方签署价值高达15.6亿美元的大豆采购意向书。有媒体测算,这批大豆采购价格比当前市价高出约27%。虽说是商业行为,但舆论普遍认为,背后有政治因素驱动。台驻美代表及多名美国农业州的国会议员参加签约活动,美国政客指责中国大陆的同时,表扬台湾“是可靠的贸易伙伴”。此前,台湾领导人蔡英文、“行政院长”赖清德等都曾拿贸易战说事,鼓动在大陆的台商回台。台当局希望借贸易摩擦渔利的意图很明显,但若是为了取悦美国而故意在被大陆重点瞄准的大豆上施以援手,性质可就恶劣多了。台湾《旺报》称,台湾增购美国大豆,与美国对台军售的意义相同,说穿了,是台湾向美国交保护费。文章警告,卷入美国与大陆的贸易战,对台湾不利。

向美国交保护费?

“美中贸易战当头,台湾挺美农民增购大豆”,台“中央社”29日以此为题称,美国与中国大陆贸易战升温,大陆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与此同时,台湾农访团在明尼苏达州签署增购美国大豆的意向书。根据台驻芝加哥办事处发布的新闻稿,台湾区植物油制炼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洪尧昆率领的“2018年台湾农产品贸易赴美友好访问团”,于美国时间27日在明尼苏达州州长戴顿的官邸,与该州大豆研究及推广协会签署采购意向书。参与农访团的大豆进口业者预计,2018年至2019年将增购60万吨至100万吨的美国大豆。这项增购将使台湾这两年采购美国大豆的预估总量达到390万吨,总值达15.6亿美元。

洪尧昆在签约仪式致辞时称,农访团继去年访美签署采购意向书,今年再度组团扩大采购美国大豆,“以行动展现台湾对美国农民的友谊与支持,期盼台美未来在农业及经济等领域持续加强合作”。台驻芝加哥办事处处长黄钧耀称,“将持续推动台湾与美国中西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

台方披露的消息与此前美国媒体的说法差不多。“美国之音”27日称,台湾农访团本周三在华盛顿国会山与美国大豆协会签订意向书,预订向美国采购大约390万吨、总值约15.6亿美元的大豆。该数额比去年台湾承诺采购的金额增加30%。台驻美代表高硕泰及多名来自美国农业州的国会议员出席签约仪式,美国国务院代理亚太副助卿石露蕊也在场。

“协议背后很可能有政治因素推动,台湾试图增强同美国的关系。”路透社28日称,明尼苏达州的农业官员上个月曾访问台湾。澳大利亚一家咨询公司驻台北的负责人普鲁特说:“他们(台湾)一直渴望巩固同美国的关系,因此这样做的一个途径就是(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大豆。”报道称,今年台湾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暴增。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台湾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比2013年至2017年的平均进口量增加80%,达到120万吨。

香港01网站29日称,按照透露出来的数据计算,此次台湾向美国采购的大豆价格约为每吨400美元。由于出口减少及产量提升,美国大豆价格今年6月初以来有较大跌幅,作为指针的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美豆指数)持续下跌,逼近10年来最低点。当前美豆指数约合每吨316.7美元,台湾此次采购价格较此高出约27%。美国联邦众议员罗斯-雷提南称,中国大陆“以霸凌、恐吓手段对待美国农民,台湾则是可靠的贸易伙伴”。

牵扯这么多因素,这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吗?而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洪尧昆还是台湾福寿实业董事长,今年2月曾被台“外交部长”李大维赠予“外交之友贡献奖”,表彰其“长期协助政府增进与中南美洲地区友邦实质关系的卓越贡献”。

“台湾此时向美伸出援手,的确会让共和党相当满意。可是与军售的意义相同,说穿了,只是台湾向美国交保护费。”台湾《旺报》直言不讳地称,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大陆的贸易战,各国政府无不设法置身事外,只有蔡政府甘愿充当美国的棋子,欣喜地让美国打起台湾牌,自行卷入中美贸易战的旋涡中,宁愿冒着极大风险来讨好美国,却与大陆的关系愈搞愈差。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岂是政府应有作为?

两强冲突,台祸多于福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勇●陈一

中美进行贸易战之际,一条台湾农访团到美国“送温暖”、大量采购大豆的消息显得格外扎眼。当地时间28日,台湾驻芝加哥办事处证实,“2018年台湾农产品贸易赴美友好访问团”与美方签署价值高达15.6亿美元的大豆采购意向书。有媒体测算,这批大豆采购价格比当前市价高出约27%。虽说是商业行为,但舆论普遍认为,背后有政治因素驱动。台驻美代表及多名美国农业州的国会议员参加签约活动,美国政客指责中国大陆的同时,表扬台湾“是可靠的贸易伙伴”。此前,台湾领导人蔡英文、“行政院长”赖清德等都曾拿贸易战说事,鼓动在大陆的台商回台。台当局希望借贸易摩擦渔利的意图很明显,但若是为了取悦美国而故意在被大陆重点瞄准的大豆上施以援手,性质可就恶劣多了。台湾《旺报》称,台湾增购美国大豆,与美国对台军售的意义相同,说穿了,是台湾向美国交保护费。文章警告,卷入美国与大陆的贸易战,对台湾不利。

向美国交保护费?

“美中贸易战当头,台湾挺美农民增购大豆”,台“中央社”29日以此为题称,美国与中国大陆贸易战升温,大陆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与此同时,台湾农访团在明尼苏达州签署增购美国大豆的意向书。根据台驻芝加哥办事处发布的新闻稿,台湾区植物油制炼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洪尧昆率领的“2018年台湾农产品贸易赴美友好访问团”,于美国时间27日在明尼苏达州州长戴顿的官邸,与该州大豆研究及推广协会签署采购意向书。参与农访团的大豆进口业者预计,2018年至2019年将增购60万吨至100万吨的美国大豆。这项增购将使台湾这两年采购美国大豆的预估总量达到390万吨,总值达15.6亿美元。

洪尧昆在签约仪式致辞时称,农访团继去年访美签署采购意向书,今年再度组团扩大采购美国大豆,“以行动展现台湾对美国农民的友谊与支持,期盼台美未来在农业及经济等领域持续加强合作”。台驻芝加哥办事处处长黄钧耀称,“将持续推动台湾与美国中西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

台方披露的消息与此前美国媒体的说法差不多。“美国之音”27日称,台湾农访团本周三在华盛顿国会山与美国大豆协会签订意向书,预订向美国采购大约390万吨、总值约15.6亿美元的大豆。该数额比去年台湾承诺采购的金额增加30%。台驻美代表高硕泰及多名来自美国农业州的国会议员出席签约仪式,美国国务院代理亚太副助卿石露蕊也在场。

“协议背后很可能有政治因素推动,台湾试图增强同美国的关系。”路透社28日称,明尼苏达州的农业官员上个月曾访问台湾。澳大利亚一家咨询公司驻台北的负责人普鲁特说:“他们(台湾)一直渴望巩固同美国的关系,因此这样做的一个途径就是(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大豆。”报道称,今年台湾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暴增。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台湾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比2013年至2017年的平均进口量增加80%,达到120万吨。

香港01网站29日称,按照透露出来的数据计算,此次台湾向美国采购的大豆价格约为每吨400美元。由于出口减少及产量提升,美国大豆价格今年6月初以来有较大跌幅,作为指针的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美豆指数)持续下跌,逼近10年来最低点。当前美豆指数约合每吨316.7美元,台湾此次采购价格较此高出约27%。美国联邦众议员罗斯-雷提南称,中国大陆“以霸凌、恐吓手段对待美国农民,台湾则是可靠的贸易伙伴”。

牵扯这么多因素,这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吗?而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洪尧昆还是台湾福寿实业董事长,今年2月曾被台“外交部长”李大维赠予“外交之友贡献奖”,表彰其“长期协助政府增进与中南美洲地区友邦实质关系的卓越贡献”。

“台湾此时向美伸出援手,的确会让共和党相当满意。可是与军售的意义相同,说穿了,只是台湾向美国交保护费。”台湾《旺报》直言不讳地称,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大陆的贸易战,各国政府无不设法置身事外,只有蔡政府甘愿充当美国的棋子,欣喜地让美国打起台湾牌,自行卷入中美贸易战的旋涡中,宁愿冒着极大风险来讨好美国,却与大陆的关系愈搞愈差。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岂是政府应有作为?

两强冲突,台祸多于福

其实,大陆与美国爆发贸易冲突以来,台当局多次流露想借机渔利的想法。据台湾《工商时报》26日报道,蔡英文25日出席“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第24届年会”开幕典礼时,再次邀请所有台商利用经济复苏机会,加大对台湾投资。台媒认为,民进党当局鼓动台商返台投资,是呼应美国的贸易战策略。今年3月,赖清德公开宣称,台湾要借贸易战“得到有利的事情”,“如果美中贸易战无法解决的话,势必让台商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甚至回到台湾,因此美中贸易大战有助分散台湾投资风险”。

在岛内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台当局想借机渔利不切实际,在贸易战中选边站队尤其危险。一方面,台湾经济上对大陆依赖度高;另一方面,台湾对美国也有贸易顺差,特朗普最后未必会放过台湾。台湾雅虎网站的文章称,尽管民进党政府一再宣称,要降低对大陆经贸的依赖,但这两年来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有增无减,2017年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比重高达41%,几乎是所有贸易对象中对大陆依存度最高的一个。

台湾《联合报》29日在社论中称,受到关税影响,大陆出口的商品有可能经由台商转单,让台湾出口受益,甚至部分产业将生产线移回台湾。但应该忧心的是,台湾属于中国产业链的一环,恐受波及。不同的调查报告都显示,中美贸易战可能的重灾区,台湾最容易受到冲击。“我们政府与企业都应该未雨绸缪,毕竟两只大象打架,周遭草地都遭殃”。

“中美冲突升高对台湾而言,绝对祸多于福。”台湾《中国时报》29日称,中美摩擦激化,美国政府、国会、学界较以往更为同情台湾。但强烈的“反中”情绪以及对台湾的同情,是否会转化为对台湾的绝对支持,在中国崛起、美国收缩大趋势下并不确定。民进党政府切莫见猎心喜,甘为美国棋子,反而提高两岸风险。

大豆是中国反击美国征税措施的重要目标。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大豆8月的对华成交量约为13万吨,骤减至去年同期的1/10。尽管欧盟、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等近来增加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8月份美豆出口甚至超过去年同期,但总体上很难抵消中国的进口减少。《日本经济新闻》28日称,从年度(2017年9月—2018年8月)出口数据来看,美国大豆的总出口量为5638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量为2768万吨,大幅减少850万吨(23%)。伊藤忠商事旗下食品公司的本部长服部秀城表示,“美国没能将对华出口减少部分完全弥补回来”。

而且,贸易战让美豆价格降至10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商业内幕”称,特朗普周三在纽约称,“大豆价格正在上涨,我们只受到很小的伤害”。但现实情况是,自从中国对豆类征收25%的进口关税以报复特朗普政府后,大豆价格下跌的幅度超过12%。农业管理专家、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施尼基说:“人们对未来非常担忧,因为豆农将看到关税导致大豆价格更低。”

“对华贸易战会带来危险的长期风险”,彭博社28日援引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话说,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可能意味着长期的疼痛,许多国家和公司在对美贸易上可能向后撤。保尔森说:“企业和国家想与美国做生意,因为我们有可信赖、稳定的经济政策。如果他们认为美国将要切断这个供应链,那么他们还会把美国作为一个供应方吗?如果他们担心将来会陷入关税战,那么外国投资者还想来到这里在美国建厂吗?”▲

猜你喜欢
贸易战大豆大陆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冰之大陆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