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18-09-30 06:26张忠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境界学校老师

张忠萍

1981年,我从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来到北京一师附小当老师,至今已有37年。其间,我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首届“教育部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区人大代表,从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成长为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全国十五大党代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与附小的前辈、老师们一起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忘初心,不懈探索“快乐教育”,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记得刚来到附小,我就被德高业精的附小教师团队深深吸引,优秀班主任徐士超、曹香荣等老师爱生如子的师爱情怀,于渤光、王文元、杨雪岺等老师的教学智慧,让我立志做一名像他们那样的好老师。

1986年,针对当时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在校生活单调、师生关系紧张”的“三苦”现象,一师附小从愉快教学单项改革做起,继而扩展到全校的整体改革,并确立了“快乐教育”的鲜明主题,其实质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让儿童快乐成长”。

在实践中,我从附小教师身上体会到,“快乐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我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严”“诚”“情”三字之中。“严”字当头使我对优秀的学生从不溺爱,创造条件让他们不断迎接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诚”字像一把万能的钥匙打开了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有话愿意和老师说;“情”字如涓涓细流,将我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期待注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1991年,在组织准备召开我的入党发展会的那一天,当我来到教室,在座的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掌声是那么响、那么久,一下子让我热泪盈眶,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有的学生竟然请求党员老师表决时多举一会儿手。作为一名教师,能让学生如此喜欢,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快乐教育”倡导教师乐教善教,我的师傅,著名特级教师张钧篪就是典型代表。他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形成了作者、编者、教者、学者“四心相通”的教学风格与经验。有一次,我和他一起探讨如何达到“四心相通”的境界,他告诉我,深钻教材是前提。张老师深钻教材体现在“六钻”“六变”中,即:钻出思路,变点为线;钻出联系,变旧为新;钻出难点,变难为易;钻出重点,变繁为简;钻出情感,变知为解;钻出思想,变低为高。我用心体会师傅的教导,每一天都认真钻研教材,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乐中悟道、学有所获。1992年,我被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3年,又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1993年,我走上了管理岗位,刘修业校长和吴桂芝书记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影响我至今。他们是“快乐教育”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但从不居功自傲,总是那样谦和、亲切、真诚。与他们接触久了,便明白了他们这种外在的精神气质其实来源于内在的人生追求。他们的办公室里高高悬挂着“校长修身六境界”的字幅:锐意进取的开拓境界、追求智慧的学术境界、高尚格调的精神境界、真挚热忱的服务境界、共识互尊的重才境界、高瞻远瞩的超前境界。后来,这六境界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我一直朝着这样的境界努力攀登!在这期间,我也有幸结识了陶西平、顾明远等教育大家,他们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快乐教育”的指导,深深影响着我,引领着我。

在我看来,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形成特色并且持续发展,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具有先进的、特色的、稳定的价值观念,并用这种价值观念支撑学校的教育实践。1999年,我成为了一名校长,便特别注重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带领教师坚守附小实践了13年的“快乐教育”,不断丰富“让儿童快乐成长”的核心理念及内涵,确立了“乐善、乐学、乐活、乐群、乐行、乐新”的“六乐行”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追求,走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境界。

我任校长的这十几年,正值新一轮课程改革从开始到全面深化的时期。我也像附小的前辈那样,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永远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安安静静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带领干部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快乐课程体系,创设兴趣盎然、智慧共生的快乐课堂,积极探索教与育的结合、教与学的改革,实现各种资源的互融与共荣。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将中船重工714研究所的专家请到学校,建成了国内学校第一家海防教育基地;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乐观的人生态度,整体规划了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良好习惯养成中提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生命涂上明亮的底色。一年一度的读书节、音乐节、科技节、书画节、“六一”快乐城堡、新年party等活动坚持了13年。一师附小在点点滴滴的教育生活中,为学生融入了快乐之源——高尚之魂、儒雅之气、健康之体。

我认为,改变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真正的力量在于教师!我努力让自己成为教师间平等中的首席,创造条件促进教师成长:通过“名师课堂”“快乐论坛”“讲述我们的快乐教育故事”等,让教师感受专家的教育思想,分享同伴的教育智慧,自觉践行“以教师乐教善教促进学生乐学会学”,人人成为“快乐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发展者。一批批有理想、有追求的好老师悄然成长起来。

“快乐教育”倡导“向上向善”,做具有大情怀的教育人,这种大情怀既是超越的又是具体的。新时代赋予了我新的使命,兼任三所学校的校长,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每年主持“全国快乐教育共同体”的研讨活动,让来自全国30多所研究和践行“快乐教育”的同仁们欢聚在一起,谈改革、谈问题、谈发展。看到西部地区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为自己能够在国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做出积极努力与贡献,感到无比快乐!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当我是一名年轻教师的时候,我期待自己能够成长为附小前辈那样的乐教善教、德高业精的好老师;三十七年过去了,一直与“快乐教育”共成长,对我而言是人生一大幸事!如今,附小的年輕教师正满怀“实施快乐教育,办快乐学校,做快乐教师,培育快乐学生”的教育梦想,一步一步,快乐前行。我想,这就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传承与自觉吧。

猜你喜欢
境界学校老师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学校推介
慎独的境界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人师”的境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