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将军”史可法

2018-10-08 09:34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6期
关键词:史可法南明清军

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至死之后,明朝灭亡。当时,在南京的一些明朝旧臣便拥立福王做了皇帝,建立了南明政权。

福王手下担任兵部尚书的大臣叫史可法。他治军有方,对士兵体贴入微,经常深入士兵之中,与他们促膝谈心,因此,士兵也都很信赖他。

清军主帅豫王多铎,率大军渡过黄河,一路向南进逼。史可法竭力主张抗清卫国,但当时南京的大权旁落于结党营私、荒淫无度的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手里,他们哪管国家沦丧和人民的死活。这时清兵已经逼近扬州,局势已十分危急,福王不得已才派史可法去扬州防守。

其实,当时的扬州城内还有几支明军,但互不团结,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而互相残杀,闹得城内外乌烟瘴气。史可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对一些害群之马进行惩办。经过一番整顿,部队纪律有了明显好转,但此时南明内部将领们仍在不断地为个人私利而争斗,史可法的军队显得孤立无援。

不多日,十几万清军将扬州城团团围住。清军主帅多铎派使者前来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并撕毁了劝降书,将其和来使一同扔下护城河。接着多铎又一连给史可法写了好几封劝降信,还许以高官厚禄,史可法都严词拒绝了。

清冷的夜晚,史可法亲自对扬州防务进行巡视。

他见战士们衣衫破旧,粮食缺乏,忍饥挨饿地坚守阵地,心里阵阵难受。他向战士们诚恳地道辛苦,说:“如今清军围城,战况很不乐观。如果扬州失守,南京就会保不住,大明江山就会完全落入清军之手,我们只有同心协力,用一腔热血为国尽忠。我史可法已下定决心,跟大家共患难,同生死,誓与扬州共存亡!”

听了史可法的一番话,将士们的爱国激情沸腾了,他们振臂高呼:“誓死紧跟史督师,死守扬州,决不投降!”视察后,史可法回到住处,拿出笔墨,给老母和妻儿写了遗书,并安排了后事。

在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扬州的明军总兵和监军副使先后拔营出降,这大大地削弱了城内的防守力量。清军围城数日后,见史可法仍无投降之意,便集中兵力攻城。史可法率领战士们顽强抵抗,虽然击退了清军的数次攻城,可终因雙方兵力过于悬殊,扬州城被攻破了。

史可法见大势已去,不禁热泪盈眶,他面向南京跪倒在地,高声说道:“我生为大明臣子,死后魂魄也忠于大明,决不投降清朝。”说完他拿起宝剑,毅然地往自己脖子上抹去,却被身旁的参将抢先抓住,劝他留得青山在,他日再图大志……并将他拥到城边的小东门,不料又与大批清军相遇。

史可法见敌众我寡,实在难以抵抗,为保全战士们的生命,便挺身而出,喊道:“我就是督师史可法!”清军立即将他押到多铎的帐内。多铎再次劝史可法投降,许以高官厚禄,并举出洪承畴投降后,过着如何幸福的生活。史可法冷冷一笑,答道:“我此刻只求一死,以报国家。我史可法头可断,志不可屈,无须多言。”

多铎费尽心机,多次诱降,可都没能达到目的,于是便下令将史可法施以最残酷的尸裂,即平常所说的五马分尸。史可法面对酷刑,毫无惧色。一代抗清名将史可法就这样悲壮殉国了。

后人怀念史可法,称他为“不死将军”。

猜你喜欢
史可法南明清军
家乡桃花美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清至民国“南明”史概念发生与传播探论
酒祭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史可法以身殉国
史可法:书生英雄
论康熙末年清军入藏及阿拉善和硕特的作用
一个“围魏救赵”的出色战例——太平军歼灭清军江南大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