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优质小麦种植的综合管理

2018-10-08 11:04熊雁江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熊雁江

【摘要】小麦是我国三大谷物之一,在小麦生产中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流行快、受害面广,不同时期的麦田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基于小麦病虫害的特点,提出了优质麦田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可行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提高优质小麦的年产量。

【关键词】优质小麦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一、优质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1.冬前的田间管理

小麦冬前的田间管理应该以促进为主,培养茁壮的幼苗,为保障小麦可以安全过冬来奠定一定的基础。小麦的间距要疏密均匀,要适当的补种较稀疏的地方,保证麦苗的均匀生长。之后还要对麦苗进行检查,把有些出苗过多的地方的进行梳理,把多的麦苗移栽到麦苗过稀少的地方,移栽后要检查是否踏实,并且要给笑着小苗进行补水。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进行浇水。如果是旱情比较严重的或者是天气预报说冬天没有大雨雪天气的时候,就需要在小雪的前后灌溉一次越冬水。在浇灌时一定要确保浇的水够足够透,保证小麦可以安全的过冬。在小麦苗的生长期间要进行适当的耕种,这样可以起到增加温度、除杂草等作用。由于近年来许多地方麦苗情况不理想、杂草过多等不良现象,所以各地一定要把冬天来临前的麦田管理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小麦出苗之后如果淋了雨,就更要及时地去进行管理,促进麦苗的根系的健壮生长。

2.春季时节的管理

小麦过冬后的田间管理要将区域分块、分类别来加强水和肥料的实施控制,整体提高小麦的质量,这样可以为稳产高产打下基础。

(1)选用良种的原则: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

(2)种子的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3)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增强地力。肥沃的土壤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本保障,要保证小麦在获得高产的基础上,品质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整地时,一是要求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农家肥缺乏时,实行水稻、玉米秸杆还田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二是测土配方,科学施肥。中高肥力地块,一般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磷酸钾15—20公斤,硫酸锌1—2公斤等。

(4)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二、优质小麦育苗管理

1.旺苗管理

引起旺苗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播种时间不当、雨水偏多再加之施肥不当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麦苗长势过旺。对于旺苗需要采取镇压、深耕、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方法来抑制其生长进度,尽量压制分蘖发生,进而实现控旺转壮。

2.弱苗管理

由于土壤肥力不均或者是墒情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出现幼苗长势较弱现象,因而需要对其及时进行浇水追肥,同时对土壤进行耕松,这样可有效促进弱苗根系以及分蘖的生长。

三、优质小麦中期管理

1.春季追肥

在小麦的生长期一般需要追加3次的速效氮肥,而追加速效氮肥的量需依据播前施底肥情况而定,一般为667m2需追加16~24kg尿素,注意需分次追加。一般第一次追加时需与浇头水同时进行,667m2需追加12~14kg尿素为宜,通过此次追肥可有效促进幼苗早发。

2.适时灌溉

一般小麦的灌溉在其生长期一共需5次,头水最好是在幼苗3叶1心时进行。而该阶段的需注意拔节期的浇水,同时还可进行及时的松土,这样可有效实现保墒、通风,以此来提高地温,促进大蘖生长,强化麦苗的碳代谢水平。

四、优质小麦后期管理

在小麦进入开花期后,尤其是在灌浆后期,若土壤中的含量过高,其必将会降低小麦的质量,因而在小麦进入开花期后,需有效控制土壤中水份的含量不宜过高,一般是在浇过开花水后就不用在进行浇灌。

五、优质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小麦的播种期,其病虫害的防治整个将影响其整个生长发育的防治效果,该阶段若能够有效实施病虫害防治工作,那必将有效降低小麦的整个生长期的病虫害基数。播种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白粉病、纹枯病的防治措施;蛴螬的防治措施;吸浆虫的防治措施;金针虫的防治措施。

2.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物理防治手段:通过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人工捕捉和杀虫,或者设置屏障来保证防止害虫无法大规模繁衍;生物防止手段:根据生物相克的规律,将对小麦产生危害的害虫进行分类,找出害虫天敌,并将害虫的天敌引入麦田,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维护生物物种的平衡,还能加强防治小麦的虫害,却败小麦的产量稳定,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化学防治手段:化学防治要避免使用剧毒的化学农药,尽量使用生态化学制剂,在抽穗前进行大面积的喷雾,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使用生态的化学制剂,污染较少,对于小麦的正常生长不会产生太多影响。在今后病虫害防治中会越来越普遍,成为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必然趋势。

结束語:总之,加强冬小麦越冬期田间管理,重点落实好各项抗旱防冻保苗措施,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优质小麦品质优,种植效益较好,很受群众欢迎,广大群众有强烈的种植愿望。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草害的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同时病虫草害的种类也不断发生变化。致使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不断增加。本文主要介绍了优质小麦在不同时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能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抢种暮春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