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新 难易结合 培养素养

2018-10-09 07:40张铁牛冯秋萍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7期
关键词:综合题试题考查

张铁牛 冯秋萍

今年高考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年来全国试题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试题的结构、难易程度以及命题风格均呈现稳定趋势,继续保持“重基础,重思维”的考查方向。试题材料和设问角度比较新颖,试题难易结合,注重时代性、实践性,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突出了立德树人、选拔人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一、试卷的整体特点

1. 力保稳定

2018年的文综地理题的“稳”体现在两个方面:(1)试题风格形式的稳定,即试卷由11道选择题、2道综合题,2道选做题组成,选做题仍是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二选一。其中11道选择题为4个题组,每组有2或3道小题,题组排列和往年一致,仍是3+2+3+3模式;从各题的赋分看,11道选择题每道4分,共44分;2道必考综合题,综合题36题24分,综合题37题22分,选做题10分,分数分配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综合题的背景材料延续往年“一中一外”的小区域环境特点(2017年为一区域图和一自然带分布图);图表数量与2016年、2017年持平,均为6幅,这种卷面风格使得考生倍感亲切,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今年图表也没有出现特别新颖未遇见过的“款式”,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区域图似曾相似,比如36题“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图”,许多考生都说见过;还有第44题环境保护,其区域图“斯匹次卑尔根岛”也是过去在高考题中出现的。这些都说明试题不回避常见区域。(2)考查内容稳定,即以考查高中地理主干知识为主,比如工业区位,人口变化,河流,地形,交通,区域合作,湿地的形成,湖水盐度等。这些内容也是考生曾经复习过,老师强调过的内容,没出现让考生动不了笔的题。(见表1)

2. 重视思维

重视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高考的重要特色。主要体现在地理图表考查和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图表考查是地理学科考试特色,今年试题共6幅图表,有区域图、过程示意图、曲线图等,图表看似简单,但蕴含的概念、知识、原理丰富。最典型的是图2,通过河段的单侧断面图考查河流流速与沉积物、地壳运动与河流阶梯形成的关系,是一道地理思维要求比较高的试题。从题目中获取关键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读信息,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在今年试题体现很明显。比如2道综合题36、37题,图表文字信息量很豐富,要求学生从图和文字中提炼出关键词,37题“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这段文字中“嫩江西移、泥沙沉积”,“内流河”,“相对稳定”,“面积广大,积水较浅等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忽视任何一个信息都会导致答题错误!

3. 考查素养

中学地理学科需要培养学生四大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观,地理高考也应该顺应这个要求。今年试题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下了功夫。往年考题都是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考查很给力,地理实践力考查稍弱,但今年考题在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方面很足。比如第9-11题,以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相关高速公路信息为题干配以图示,查考地形与公路坡度、车速关系,地理纬度、日期与日照之间关系,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这道题就很好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第37题扎龙湿的形成、发展变化与生态环境;第43题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为案例,要求考生对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意义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的环境修复观;两道题都是反映了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凸显地理高考的育人价值。

4. 尽显创新

创新试题是每年高考命题者的追求。今年试卷在延续近年试卷整体风格的同时,试题的难易题分配、设问思路和综合性有所改变和创新。(1)从难易程度看,今年试题明显降低难度,不以偏、繁、怪的试题来区分考生,笔者在今年高考改卷前参与了试评卷工作,专家们也基本认为今年难度有所下降。根据广东省2017年和2018年的地理高考分数来看,今年整体平均分提高。其中主要是选择题难度降低不少,平均分增加5.56分之多。(见表2)

(2)从材料选取上看,试题素材选择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和重大建设工程、考生身边常见的生产生活现象,取材新颖、时代性强;在这点上比以往任何一年的考题都明显,有助于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第36题“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回答:…经济价值,…益处,…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两国各自的优势等系列问题,体现了这个项目对中俄两国的作用。图3是我国西南地区高速公路信息示意图,深刻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灾后旅游去重建和世界种子库选址等问题。这些素材无不影响激励着我们考生,给予他们足够正能量。(3)从试题设问上看,往年试题一般是围绕材料中某个事物或要素设问,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比如2017年第36题“剑麻”题,4个设问分别是剑麻产需矛盾,剑麻农场区位,收割后剑麻的特点,剑麻农场的利益等,可谓“同点发散”;2018年的第36题“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题,4个设问分别是建港的经济价值、模块化施工方式的益处、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作用、中俄两国的优势,虽然都是跟该项目有关,但回答主体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是“异点聚合”。试题设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综合题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设问不同。2018年第36、37两大综合题分别是纯人文地理题和纯自然地理题,跟往年综合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混杂一起设问有所不同。

二、2019年高考复习启示

1. 围绕主干知识、夯实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础知识是备战高考的前提。新高三的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扎扎实实的打好主干基础,并通过脑地圖把主干知识连成线,结成网,并通过一定的训练不断迁移,能够对每年重点考查的知识内容做到了然于胸。夯实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

首先,高三复习要全面、系统的再现初高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规律。严格按照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的命题要求,全面复习《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考试内容”,利用教材、地图册、相关其他资料系统的复习基本考点。尤其要掌握地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例证,地理基本原理的推导和应用、地理分布规律的演绎与推理、地理基本方法的运用与实践等。

其次,确定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在历年高考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内容,如地球运动中的时间、日期计算、日照图的判读,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分析应用等;二是自然地理中的核心知识,如大气的运动、变化及影响,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变化,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洋流的分布与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三是人文地理中人类重要活动的地理规律、空间差异和区位条件分析,如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和旅游活动等。根据主干知识来削枝强干、化繁为简,以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强化地图语言的运用。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其在高考中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对图像(表)的阅读是大部分考生的弱项,因此必须加大其复习力度,让考生掌握不同图表的解读方法和步骤,要培养学生“无图不题”的习惯。

2. 注重思维培养、提升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欠缺是考生的普遍情况,今年之所以出现似乎试题难度不大,都能有话可说,但得分率仍然很低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综合思维能力不够。高考地理命题又特别重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综合思维能力是四大核心素养之源,往往一道题中会联系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考生拥有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图像判读能力、知识调用和迁移能力等。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信息提取要尽量全面,组织表达要整合概括;注意打开桎梏,突破惯性思维和固有观念,决不能以所谓的固化模式去记忆、大包围式答题。地理学习有两条重要线索,一是时间,二是空间,把时空结合起来去探讨地理事物的形成、变化、发展。

在复习过程中,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在高考试题中,区域地理都占有较大的比重,非选择题基本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和能力,但高考往往以微观区域切入,考查普遍性区域中的特殊性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宏观区域到微观区域的分析方法,学会比较法学习区域,学会深挖,学会细究,学会沉淀。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研究获取资料的基本方法。强化地理实践力考查是新高考的另一大特色,高考题中实践力考查的题目越来越多,比如:今年的选择题第9-11题,综合题第37题湿地的形成等。 在复习基础知识和强化主干时,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现实元素”,如现实中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热点等,高三没有野外实践的可能,但可以多阅读和观看《中国国家地理》、《大国崛起》等杂志或视频,拓展知识面,并对相关问题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提升复习的实用性。

3. 规范语言表达、减少丢分

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使用科学规范的地理名词、地理学科术语,体现地理性;其次要规范条理,按照一定的顺序作答,体现地理思维的逻辑性,地理试题中往往有一些知识点是必答点,而有一些则是可答可不答的,我们要先答主要点,再答次要点。这点在高考改卷中是阅卷老师比较看重的;再次要因题答题、不能胡乱凑数、不能随便抄一些文字上去。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培养学生迅速准确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综合题试题考查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的综合问题求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