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研、勤思、提高

2018-10-10 08:05赖均琪

赖均琪

摘 要:高考作为选拔人材的重要手段,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要考查其学科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所以使高考卷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而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浩如烟海,纷繁芜杂,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使高三的历史备考难上加难。但笔者在多年的高考备考过程中,在对真题的研究中,发现高三备考中有许多方面是可以让我们高效而具有目的性备考的。

关键词:海南卷;全国真题卷;高频考点;选修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15-01

0

2018年是广东高考使用全国Ⅰ卷的第三年,在三年前,全国卷无论在难度和深度上来说都有着广东师生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历经了三年的学习与磨合,我们不难发现全国文综卷在2011年—2013年三年里呈现出了小切口,高难度,学术化的特征。出现了让“老师教的都不考,学生考的都不会”的尴尬局面,使历史高考让人觉得曲高和寡!但从2014年开始,历史全国卷中选择题布局越来越稳定,也越来越成熟,而主观题的新颖和多样总能让我们耳目一新。当全国卷的形式和难度稳定下来后,出题的规律也就浮出水面。以下,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高三教学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了几方面的反思,以就教于大方。

一、关注海南卷

海南省在高考恢复后的1977-2007年间,历经了6次高考的改革。2007年年是海南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后的首批毕业生参加高考,经过海南省政府再三考虑并研究决定,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海南省高考单独命题。而在往后的时间里,海南卷就被冠上了“高考试验田”的美誉,因为在之后的全国卷中,都能看到海卷的影子。如2015年(海南卷)第9题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这道题答案选择是C,主要考的考点就是罗马法的历史影响。无独有而在第二年全国Ⅰ卷就出了一模一样的考点,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第32题.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上题选A.这两道题无论从考点甚至是语言的表达上都极其相似。由于文章长度所限,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其它相似点。从笔者在的高三备考中不难发现,海南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难度都不是很大,但与全国卷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认真研究历年的海南卷,对于在众多历史考点中选取重点是非常有效的作法。但我们也也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相似并不能简单的照搬。因为全国卷往往是从小切口有深度的挖掘,所以在备考时不能简单照搬海南卷的考点,而是要注意把海南的考点进行有效的拓展,上升为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授。

二、关注高频考点

除了上文要关注海南卷外,在研究全国卷时,更应该注意全国卷历年的真题卷,高频考点这个新概念就应运而生了。故明思议,高频考点是就反复出的知识点。通过对真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知识点是全国卷几乎每年都出到的。比如工业革命、一五计划、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等。所以研究高频考点可以使我们备考的目的性与方向更加明确。广东是参加全国Ⅰ卷的考试,但笔者发现与其研究全国卷Ⅰ的高频高点的,Ⅱ卷的知识点更加贴合Ⅰ卷出题的方向。以下是笔者整理的知识点对比:

从以上表格不难发现從2017年全国Ⅰ卷从28题到35题的考点与前三年的全国Ⅱ卷是惊人的相似。这对于我们高考备考是极具参考意义的。

针对以上的高频考点,在集体备课中,老师分工合作,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并形成专题。在第二轮复习中对相应的高频考点进行升华!实现备考的目的性。

三、关注选修教材

高中的三本必修教材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编排的,必然存在时序的缺失。但是高考必考学生的历史能力就是时序性的理顺。所以在备考全国卷时必须注意时序性的整理。而选修的6本教材的内容就能非常完美填补必修所缺失的知识点。比如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里关于一战和二战背景与影响的讲述就填补了必修中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缺失。再比如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关于法国大革命与政体交替的课文就填补了必修一中代议制在法国实现的背景缺失。而2017年第41就是考察了这一知识点。

同时,选修课本的课文设置其实也就是一个个小型专题。如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关于孔子的课文讲解,其实就贯穿了对先秦传统文化的讲解。而2016年第24题恰好就考到了先秦传统文化这一知识点。与选修内容又高度重合。

所以关注选修的教材,把其较好的融入一轮或二轮的复习中,使学生的思维中能构建出一个更完整而鲜活的历史内容。这是对整个高考的备考十分重要的。

以上三点,是笔者在整个高考备考中的一些所思。高考虽“高”,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细心研究,落实考点,必定摸清其规律,有效地的进行备考。

[参考文献]

[1]广东高考年报(2017)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主编.

[2]2014-2017年全国历史高考真题.

[3]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

[4]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