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探讨

2018-10-11 03:20吉艳艳
系统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内斜视共同性眼位

吉艳艳

德州爱尔眼科医院,山东德州 252100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临床眼科中一种罕见的内斜视疾病,患者发病较为突然,出现双眼视轴不平衡,眼位偏斜,同时还会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个方向上是相等的,患者并无眼外肌麻痹症状,同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也并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是临床眼科中十分特殊的一种恒定性斜视疾病[1]。此种眼病多见于青少年儿童,成年人比较少见,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该次临床调查研究中,该院将结合以往的临床治疗经验,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治疗心得体会做出以下探讨,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作为该次临床研究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作为临床调查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15岁,平均年龄为(8±1.2)岁,根据患者屈光度和斜视度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参与调查的患者物其他感染及神经系统疾病史,经小儿神经内科及头颅CT检查并无异常,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者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1.2 治疗方法

该次临床资料调查过程中,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入院后,该院对患者进行了常规行眼前节、眼底检查,对合并屈光不正者给予全部矫正,然后检查患者裸眼和矫正视力,通过九诊断方位检查、眼球运动、三棱镜遮盖法检查患者斜视度、同视肌,此外还对患者使用了Bagolini、Titmus立体图检查,从而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周期性内斜、分开不足、麻痹性斜视等疾病可能。而在治疗方面,该院采用了早期压贴三棱镜正斜视保守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病症情况,进行单眼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或外直肌缩手术,其中斜视度≤50△的患者在主斜眼上进行,斜视度>50△的患者在3条水平肌肉上进行。在患者术后6~8个月后进行随访,检查患者视力、斜眼度及眼部直觉功能等,从而判断患者术后眼位纠正情况[2]。

1.3 临床观察指标

该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眼别及屈光度、治疗前斜视度、治疗方式、术后眼位。

2 结果

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眼别及屈光度、治疗前斜视度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眼别及屈光度、治疗前斜视度情况

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所选取的治疗方式以及术后眼位,见表2。

表2 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治疗方式、术后眼位分析

3 讨论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在临床眼科中比较罕见,主要病症特点就是患者内斜视角度大,有复视症状,通过屈光矫正,斜视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3-5]。而在临床之中,Burian教授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3种类型。首先Ⅰ型又被称之为Swan型,患者一眼遮蔽后或者一眼外伤及其他眼病出现,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从而出现内斜视症状。Ⅱ型又被称之为Franceschetti型,主要特征就会患者在急性期出现大角度的共同性内斜,同时还常伴有一定的复视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远视,但是对斜视度并不会产生影响,通过临床检验可发现,患者神经系统正常,无外肌麻痹症状[6]。Ⅱ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斜视症状,有可能是间歇性的,也有可能是恒定性的,现下临床中对于Ⅱ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患者身心受创有关。Ⅲ型又被称之为Bielschowsky,此种症状主要出现在-5.00D没有得到有效矫正的近视患者,此种症状与患者机体或者心理存在紧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此类患者往往看近视位比较正,但是看远视位则会出现倾斜,患者同样无外直肌麻痹症状,而导致此种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原因,猜测与患者本身存在近视有一定的关系,Ⅲ型通常预后效果较好,患者在经手术纠正后,Titmus立体视检查大约可以达到40[7]。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增多,Kothair教授又将以往的3种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扩充为5种,新新增的Ⅳ型称之为屈光调节型,这一类患者往往有高度远视的特征,但通过屈光矫正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新增的Ⅴ型,又称之为颅窝病变相关型,此类患者手术后眼位比较稳,可以保持较好水平的立体视。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在治疗过程中,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其中内斜度比较小,复视干扰不大的患者,可先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用最低度的三棱镜,分别带于患者的双眼,从而帮助患者中和复视,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6~12年可以斜视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8]。而对于一些斜视对比较大的患者,则应该在症状稳定后,以留个月为最佳,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单眼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或外直肌缩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Maddox杆加三棱镜反复调整手术量,直至复视消失,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9]。在该次临床资料调查过程中,该院收治的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就是采用保守治疗加手术治疗结合的方式,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周期性内斜、分开不足、麻痹性斜视等,然后在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给予患者差异化的手术治疗,这是提升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治疗效果的关键,在该次临床资料调查研究中,通过这样的治疗方法,该院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10]。

邱晓荣等[4]的研究中,所得出5例患者均神经内科会诊,烦脑核磁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所有患者给予压贴三棱镜矫正复视,观察3个月或6个月后进行手术。在手术设计上,根据多次测定的斜视角,以双眼或单眼内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术进行斜视矫正[11]。术后患者眼位均恢复良好,复视消失,恢复了双眼视觉,达到满意疗效。而该文主要是以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经过手术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临床眼科中比较罕见的一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全范围的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周期性内斜、分开不足、麻痹性斜视等,然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才能更好的保障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内斜视共同性眼位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形成的共同性、差异性原因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
思想、图像与风格——略论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配镜不当引发的思考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日本孩子斗鸡眼增加
远用瞳距的测量方法与眼位的关系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
6.82实用眼位攻略
DOTA2终极眼位攻略(夜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