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骨节病严重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浅析

2018-10-11 01:23余业曾文钊杨与靖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质

余业,曾文钊,杨与靖

(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眉山 620010)

1 引言

大骨节病是西藏自治区地方病中的主要病种,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又叫矮人病、算盘珠病等,国际医学界称本病为Kaschin-Beck病[1]。该病主要侵犯人类骨骼生长发育,表现为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变形、增粗,屈伸活动受限以及四肢肌肉萎缩,骨骼发育严重障碍者可出现手足短粗、身材矮小、关节活动困难,以致形成残疾。病情具有发展缓慢、病期长的特点。西藏地区大骨节病病区范围广,病情重,危害大,中央及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对西藏自治区大骨节病极为重视,曾多次作出综合治理的重要批示[1]。为此中国地调局部署实施西藏大骨节病严重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计划分两个阶段完成西藏37个大骨节病县的相关调查及打井示范工作。其中第一阶段为试点阶段,完成病情较严重的16县;第二阶段为全面推广阶段,完成病情中等的21县[1]。本文基于第一阶段完成的9县(谢通门县、八宿县、桑日县、林周县、墨竹工卡县、工布江达县、洛隆县、芒康县、嘉黎县)水文地质调查作成果浅析。

2 大骨节病概况

据西藏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统计资料,大骨节病在全区5市2区均有分布,具有分布范围广、涉及县(市/区)较多之特点。在全区73个县(市/区),542个乡,5 261个村民委员会中,患大骨节病县共有37个(其中重病区16个),患病乡镇137个,涉及行政村415个,病区人口数为133 876人,患病人数24 611人,病区总面积约87.9×104km2。患病县(市)占全自治区所辖县(市)总数的50.7%;患病乡镇占全区乡镇总数的25.3%;患病行政村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7.9%,是全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之一[2~4]。

本次实施的9县水文地质调查,实施年度从2010~2014年,查明的病区大骨节病病情见表1。

3 大骨节病的危害

大骨节病是西藏自治区地方病中的主要病种,本次调查走访多位患者,年龄段从儿童至老年人不等,其主要危害为:

表1 西藏大骨节病区(9县)病情一览表

注:依据《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GB16395-1996)判定。

(1) 关节疼痛。区内大骨节病病区的Ⅰ、Ⅱ、Ⅲ度患者中大部分均有此症状,尤其在Ⅱ、Ⅲ度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为指关节掌屈,关节僵硬,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 幼儿或未成年儿童关节增粗、增大或产生畸形,肘关节增粗、屈伸受限。严重者表现为膝关节内翻或外翻,呈罗圈腿或剪刀型腿,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身材矮小,形成大骨节病性侏儒,患病儿童肢体与头及驱干不成比例,上臂明显短于前臂,小腿明显短于大腿,躯干接近正常人(图1)。

图1 女童大骨节病侏儒症患者,16岁,身高80 cm

(3) 指末节弯曲。主要表现为手指的2、3、4指的末指节向掌心方向弯曲,并造成手指歪斜,在调查的病人中以食指多见,其次为中指和环指。主要在病区中老年人中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表现越严重(图2)。

图2 大骨节病患者指末节弯曲

(4) 指关节对称性增粗,呈算盘珠状,曲伸困难,影响正常生活,在大骨节病区成年男性中此类症状较明显。

(5) 膝关节对称性增粗。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对称性增粗,肿胀疼痛,行走困难(图3)。

前段日子遇上了一位在农业管理部门工作的朋友,他认为,目前我国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成规模,应该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大规模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就是上万亩,那样才可以统一管理,才可以节约人工,才可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还有人多,或者在媒体的引导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规模化农业才是真正的现代农业,所以懂不懂的人,一说到农业,就开始说一家一户、种植落后、土地分散等因素影响现代化进程,我只能说在他的评价标准下是没毛病的。

图3 大骨节病患者膝关节对称性增粗

(6) 骨骼肌肉萎缩。特别是小腿和前臂的屈侧肌肉常见萎缩,有时甚至出现关节明显变形,病后期由于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制,导致肌肉萎缩严重,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膝、髋关节屈曲变形,病人蹲下困难,腰部脊柱代偿性前凸,臀部后凸,走路时步幅小,出现摇摆或瘸拐,呈“鸭行步态”,踝关节跖屈和背伸障碍,造成病人残废,不能正常生活。

(7) 胸骨、脊椎弯曲变形。该类病人在大骨节病患者中相对较少,患者病症主要表现为胸骨或脊椎外凸弯曲变形,并向侧方弯曲(图4)。

图4 男性大骨节病患者,脊椎变形向外凸出

大骨节病发病时间长,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老病区之一。病区群众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大骨节病带给他们身体和身心的痛苦,并殃及子孙后代,给病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困难,对病区人民群众生存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该病也成为广大病区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形成了越病越贫、越贫越病的恶性循环,大骨节病成为病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极大障碍,病区群众渴望摆脱病痛的愿望十分强烈。

4 已实施工作区取得的主要成果浅析

通过对此次9县的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测绘及非病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测绘,查明了病区与非病区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地质、水质、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差异,现浅析如下:

4.1 地形地貌差异

通过调查,各县大骨节病村寨主要分布于支沟谷地冲积阶地及沟口洪积扇。地貌上属深切割高山峡谷区,谷底地面高程一般3 200~4 400 m;非病区一般分布于高程4 000 m以上的冲积河谷平原和大型支谷地带以及海拔4 400 m以上的草原牧区。

4.2 土壤植被差异

大骨节病分布区土壤类型主要以亚高山草原土和亚高山草甸土为主,植被类型主要为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非病区土壤类型以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灌丛草原土为主,非病区植被类型主要为高山灌丛和高山草原。

4.3 地层岩性差异

大骨节病村寨分布区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全新统冲积层、坡洪积层和洪积层,岩性主要为漂卵石及碎石土,基岩以燕山晚期-喜山期酸性花岗岩、闪长岩为主,其次为变质砂岩、板岩等;非病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板岩、灰岩等。

4.4 病区水文地质条件

4.5 水质特征差异

本次调查在各县县域内按小流域和断面进行了水样采集测试,采集的水样主要有居民饮用水、泉水、溪沟水等。通过现场取样和水质测试笔初步测试对比,县境内病区与非病区水质差异明显,尤其是在饮用水源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上差异最明显,仅芒康县表现为腐殖酸含量差异。在大骨节病区居民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普遍在80 mg/l以下,重病区在20~50 mg/l之间,最低为16 mg/l(八宿县吉达乡),表现为极低矿化软水。而在非病区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普遍高于病区,在非病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普遍>100 mg/l(表2)。因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偏低,造成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元素含量也相应缺乏,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大骨节病的发生。

表2 各县病区与非病区水质特征对比表

5 大骨节病重病区地下水供水安全示范

全区16个大骨节病重病县的居民长期饮用沟水、河水、沼泽湿地地下水等地表水源,饮用水源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偏低,严重危害区内人们身体健康。在西藏自治区实施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供水安全示范打井工程项目,解决大骨节病区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从饮用水源角度降低或消除大骨节病的致病因子,减少大骨节病的发生,缓解病区病情,改善人们身体健康,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结合年度任务书安排,项目于2010~2014年在调查项目的9县共实施探采结合孔58个,成井56口(未成井的原因分别为温泉和铁锰超标,分别位于桑日县和林周县),钻探总进尺4 876.83 m,总涌水量19 577.59 m3/d,直接解决了大骨节病区14 47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表3),同时,供水安全示范井水质矿化度可达到150 mg/l以上,水质与大骨节病非病区水质接近或优于非病区,对大骨节病预防具有明显意义。

供水安全示范大部分工程所在地为饮用水最短缺、群众要求最迫切、大骨节病情最严重的地方,项目的实施为大骨节病区人民提供了安全、清洁、卫生的饮用水,项目实施深得民心,得到了当地群众和政府大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图5)。

图5 大骨节病区居民用上洁净、安全的饮用水

县实施年度探采结合示范井数/口探采结合示范井/m涌水量(m3/d)解决饮水问题/人谢通门县20105374.41076.00966八宿县20115362.551383.941 333桑日县20108660.97601.451 722林周县20109670618.001 225墨竹工卡县20108672.553 664.242 545工布江达县20126612.23 411.291 465洛隆县20126622.2484.811 873芒康县20135400.6364.362 101嘉黎县20146501.43973.501 245合 计584 876.8319 577.5914 475

6 结语

(1) 大骨节病是西藏自治区地方病中的主要病种之一,其发病时间长,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是我国西南地区地方病的典型病区之一。

(2) 大骨节病在西藏自治区具有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全区患西藏大骨节病县共有37个,其中重病区16个,是全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

(3) 通过已实施的大骨节重病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查明已实施重点工作县内大骨节病区病情的分布范围、患病率及特征,基本查明病区地质环境条件,为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 目前已实施完成的58口供水安全示范井总计可解决病区14 47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项目的实施为大骨节病区居民提供了安全、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为大骨节病病区找水打井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5)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改善病区人民的健康状况,使病区人民摆脱病痛,提高病区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劳动力水平,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质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大骨节病,你知道多少?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藏医《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