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

2018-10-11 06:13老树
老友 2018年9期
关键词:谣言老年人信息

老树

网络谣言泛滥成灾

7月24日央广网的文章《“移花接木”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学会对网络谣言说不》称,随着网络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为迅速,网络谣言也随之层出不穷。网络谣言主要有两种——“借机生事”和“移花接木”。“借机生事”是指趁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夸大事件形势,引起社会恐慌,比如一逢下大雨,就传播“持续大暴雨”“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的洪水”。“移花接木”是指将图片、视频拼接或字幕加工,然后再传播。过去一些文本性的谣言,人们会觉得不可信,但是图片和视频,很多人就会轻易相信。此外,近年来,一些“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网络谣言也是层出不穷。

7月31日人民网发文《食品行业成网络谣言重灾区90%传谣量来自手机端》表示,食品安全领域已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其中有90%来自微信和微博。网络谣言多种多样,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可称得上千奇百怪。6月10日到6月23日,网上仅关于小龙虾的谣言就多达688篇。小龙虾的谣言只是一个缩影。“打了激素的空心西红柿”“草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注胶螃蟹”……各种谣言不仅给消费者造成恐慌,更容易对产业造成冲击,有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2015年的“毒草莓”谣言,致使当年全国多个地方的草莓滞销。其中,北京市昌平区的草莓日销量下降82%,销售价格下降一半多,两周时间损失2600余万元。2017年年初,一段时长两分钟的关于“塑料紫菜”的谣言让晋江紫菜行业损失近1亿元。

7月24日新华网刊文《“提醒”型谣言调查:或追求刺激或用流量换收益》指出,有些网络谣言看似“无伤大雅”,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很多网络谣言如“棉花肉松”“假鸡蛋”等,会给被中伤的企业造成损失,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比眼前显性危害更严重的后果在于,此类谣言看似温情体贴,实则误导公众。每一次的欺骗,都将损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消解公众的善意和爱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表示,有人纯粹为了追求好玩刺激,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无厘头信息;有的是利益驱动,个人或机构为了博取眼球,用流量赚广告费。一些自媒体将部分谣言穿上“养生”“公共安全”等外衣,以吸引更多的粉丝。自媒体账号有了关注度,广告便会接踵而至,形成了依靠制造“关心式”谣言来赚关注、博眼球的盈利模式。

老人沉迷原因何在

7月22日《法制日报》刊文《父母缘何成朋友圈谣言传播主力》称,老年人往往沉迷于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奇闻趣事以及热点事件等类型的网络谣言。武汉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教育研究所所长雷五明认为,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根据年龄和职业划分各不相同,需要从社会层面综合考量。综合来看,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主要有缺乏科学思维、从众心理、绑架心理、缺乏安全感、过度自信及过度善良这六大方面的原因。网络谣言多属于事实错误、常识错误、方法论错误,一般人依靠科学常识即可区分,而缺乏科学思维的老年人则容易上当受骗。同时,老年人在微信朋友圈中随大流转发谣言文章,往往是出于跟随亲朋好友的从众心理。部分老年人基于对谣言中社会现象的同情或是宗教信仰,也会将其转发到朋友圈。此外,不少老年人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谣言文章多用“不转发就会产生××后果”等形式,从情感上对其进行绑架,强迫其转发。部分老年人则过度认同自我能力,觉得“我懂我内行”反而陷入转发的圈套。

7月27日人民网的文章《父母成传谣者,也别全怪科学素养低》指出,人们愿意传播谣言,有一个原因是想从中获得他人注意。父母可能是因为孤独而相信谣言,也因渴望被关注而转发谣言。在数字时代,父母总觉得有些跟不上。从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来看,父母确实通常不如子女,但在养生领域,他们能找回久违的“权威感”——父母接触的养生健康信息相对会更多。这个领域,触及子女知识的盲区,他们也更易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于是,父母一看到那些主打恐惧诉求、简单归因的帖子,便十分热情地转发出去。父母想着,这样做能从中获得他人(比如子女)的注意,甚至是认可。在分享谣言的同时,退休在家的父母,也有了和朋友或亲戚共同交流的话题,成了情感上的共同体。

7月3日光明网的文章《网络谣言如何精准地找到了我妈》表示,网络谣言的精准推送得益于近些年快速发展的数字营销。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场景、行为都被数据化,曾读过某一类型的文章、买过某一品牌的服装、看过某一楼盘,就证明你对这些事物有兴趣,之后源源不断的信息便自动推送到眼前。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沉淀,每个人的数据被完善,实现数据圈层化到个人化的转变,于是个性化的精准营销便实现了。营销是这个途径,与点击量和收入相关联的谣言推送亦遵循着这个途径。

多措并举重在关怀

7月27日人民網的文章《没“实锤”的网络谣言还要嚣张多久》指出,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相关部门为了辟谣,不得不耗费十倍百倍的精力,最终得到的结果可能也只是让一部分人相信,很多时候也只能让更新鲜的信息将谣言“顶掉”,慢慢让人们将谣言遗忘。为了解决网络谣言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管理措施,包括实行网络实名制、制定管理规范、加大执法和惩处力度等。这套组合拳下来确实让日益嚣张的网络谣言有所收敛,但细心研究就会发现收效仍不如预期。总有一些人不惮以身试法,谣言的传播以秒计算,等到对其进行处理时已经难以阻止,而且网络谣言制造者的认定困难、执法难度大,也间接导致了治理网络谣言的效果不佳。无规矩不成方圆,要破除网络谣言的“魔咒”,归根结底还是要寄希望于“法治”,需要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监管方式、执法力度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最终找到一条适合这个网络虚拟社会的法治之路。

7月30日新华网的文章《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称,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打消疑虑、安定人心,就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把“银发族”渴求的信息送到他们身边。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谣言的侵扰,走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7月27日中国青年网的文章《父母爱传网络谣言?数字家庭中高质量陪伴是解决之道》表示,长辈们在数字产品使用上的活跃表现,主要来自两个途径:反哺与自学。反哺,即儿女(孙子孙女)时常会教父母(爷爷奶奶)如何使用数字产品。以微信为例,目前子孙对长辈的反哺还停留在较浅层面,排名靠前的微信反哺功能依次为:发红包、发语音、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工具性技能。相反,诸如发布信息、点赞评论朋友圈、选择公众号等偏重于内容的反哺较少。不充分的内容反哺,迫使老年人不得不通过自学获取所需信息。面对海量的互联网内容,老年人很难有效甄别谣言。在老年人出现轻信谣言等“症状”时,年轻人应将抱怨放下,转而采取高质量陪伴的方式与其耐心对话。换句话说,就是要进行深层次反哺,即不仅要教长辈使用语音、发红包等技能,还应与他们一起探讨哪些公众号有价值,在朋友圈发布个人信息的注意事项等。表面上看,年轻人教老年人使用微信各种功能,是一种文化反哺。但本质上,在此过程中家庭之间的代际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成为双方共建数字生活的契机。研究表明,反哺程度越深的家庭,家庭关系越融洽。

链接:国外如何治理网络谣言

美国:美国国会及政府各部门制定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信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限制。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等部门均设有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相关部门研发出“谣言机器人”软件,用于监控网络谣言的源头和流向。

俄罗斯:自2008年起,俄罗斯政府在联邦安全总局、联邦媒体与文化管理局和内务部成立了专门机构,开展网络监管。俄罗斯将网络互动平台作为重点,对网民留言、论坛帖子实行24小时严格监控,并借助技术手段及时甄别,尽可能把网络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

德国:德国法律规定,所有现实社会通行的法律也适用于互联网。1997年,德国出台《信息与通信服务法》,涉及数字签名、网络犯罪等多个方面。之后,德国逐步完善了涵盖10余类法律内容的互联网管理体系。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在网上传播恶意言论、谣言等都属于非法行为。

英国:2001年,英国实施《调查权管理法》,要求所有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政府技术支持中心发送信息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要对服务器上的内容负责。此外,英国的很多社区都设有公民咨询局,为公众提供一些针对网上不确定性信息的咨询和帮助。

日本:日本自2002年开始实施《提供商责任限制法》。根据这部法律,如果網上传播的信息对他人名誉等造成了侵害,受害者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公开信息发布者的资料。另外,日本总务省通过行业协会发布防止谣言传播指令。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去避免网络谣言的产生。

猜你喜欢
谣言老年人信息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订阅信息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