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晚稻巨风优1098的选育

2018-10-11 04:32黄志谋沈其文瞿和平刘伟杨汉蔡克桐姜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选育产量

黄志谋 沈其文 瞿和平 刘伟 杨汉 蔡克桐 姜华

摘要:三系杂交晚稻巨风优1098于2017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7023。该品种在两年的湖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655 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42%,品质综合评价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全生育期116.9 d,比对照金优207短1.8 d,稻瘟病综合指数6.8。适合在湖北省作晚稻种植,但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不能种植。

关键词:三系杂交晚稻;巨风优1098;选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6-003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6.00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Breeding of Three-line Hybrid Late Rice Jufengyou 1098

HUANG Zhi-mou,SHEN Qi-wen,QU He-ping,LIU Wei,YANG Han,CAI Ke-tong,JIANG Hua

(Xian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anning 4371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three-line hybrid late rice Jufengyou 1098 was approved by Hubei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April, 2017. The approval number is Eshendao 2017023. The average yield of the variety in Hubei province was 8.655 t/hm2 in the two years trial, increased by 5.42% compared with control variety Jinyou 207. The rice quality reached class 3 of the national high quality rice standard. Its whole growth period was 116.9 d,1.8 d shorter than control variety. Comprehensive index of rice blast was 6.8. It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as late rice in Hubei province, except in those areas with severe rice blast.

Key words: three-line hybrid rice; Jufengyou 1098; breeding; yield

巨风优1098是湖北省咸宁市农业科学院用自选的恢复系咸恢1098(2006年用稳定中间材料测64-7/红突31作母本与CT9836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的变异株中系选而成)与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不育系巨风A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2014年参加湖北省晚籼品种区试;2015年参加湖北省晚籼品种区试续试;2016年进行生产试验,并于同年10月24日通過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水稻专业组委员现场考察,2017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7023。

1 亲本及组合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的选育

不育系巨风A,系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宜陵1A作母本,C414/99的杂交后代作父本,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早籼水稻三系不育系。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12[1]。巨风A株高55 cm,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壮,分蘖力中等;叶色绿,剑叶宽长、挺直,叶片较厚、微内卷,叶鞘紫色;谷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柱头较大,紫色;穗层整齐,穗较大,着粒密;穗长16 cm,每穗总颖花数160朵,千粒重25 g;开花习性好,柱头总外露率78.4%,双边外露率38.5%;花时早,午前花率高,夏季9:00左右始花,10:30—11:00进入盛花,开颖角度25°~30°;育性稳定,千株群体不育株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6%,花粉不育度99.98%。

1.2 父本的选育

咸恢1098系咸宁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是用稳定中间材料测64-7/红突31作母本与CT9836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的一个籼稻恢复系。咸恢1098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浓绿,叶挺,秆粗,穗大,稃尖无色,有芒,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24 d,米质优,田间抗性强。

1.3 品种选育

2010年春在海南用不育系巨风A与咸恢1098进行测配,2010年夏在咸宁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杂种优势鉴定;2011年进行复测;2012年在咸宁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小区产量比较鉴定和小面积制种;2013年在咸安区进行晚稻品比试验;2014年参加湖北省晚籼品种区试;2015年参加湖北省晚籼品种区试续试;2016年进行生产试验和小面积示范。并于同年10月24日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水稻专业组委员现场考察,2017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巨风优1098。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巨风优1098株高103.9 cm,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较粗壮;叶色较深,剑叶长、挺直、微内卷;穗层较整齐,穗型较大,穗颈节较短,着粒均匀;谷粒长形,稃尖紫色,无芒。每公顷有效穗数295.5万,每穗总粒数162.0粒,每穗实粒数125.2粒,结实率77.3%,千粒重27.83 g。后期转色较好,抗倒性好,适合机械收割。

2.2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在湖北省杂交晚籼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8.655 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42%。其中,2014年产量8.42 t/hm2,比金优207增产4.86%;2015年产量8.89 t/hm2,比金优207增产5.95%。两年20个试点中,18个试点增产,增产点占90%。同时在咸安、通山、赤壁等地进行的试种示范中,普遍获得高产。如2013年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试种0.2 hm2,平均单产7.84 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3.74%;2014年在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示范1 hm2,平均单产8.11 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76%;2015年在通山县大路乡示范0.7 hm2,平均单产7.82 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26%;在赤壁市中伙铺镇示范0.8 hm2,平均单产8.21 t/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85%。

2.3 生育期

在湖北省杂交晚稻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生育期116.9 d,比金优207短1.8 d。其中2014年平均116.1 d,比对照金优207短2.1 d;2015年平均117.7 d,比对照金优207短1.5 d。

2.4 品质

2015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荆州农业科学院2家米质送样单位的巨风优1098米样进行了测定,平均结果为:出糙率80.5%,精米率67.0%,整精米率54.6%,垩白粒率19%,垩白度4.6%,直链淀粉含量17.3%,胶稠度65 mm,粒长7.3 mm,长宽比3.4,透明度1级,碱消值3.0级。稻米品质优,达到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

2.5 抗病性

2014和2015年在恩施州农业科学院基地、恩施州白果乡两河口村、恩施州咸丰县高乐山镇青山坡村、宜昌市远安县望家乡及咸宁市崇阳县石城镇对巨风优1098进行了稻瘟病鉴定,在宜昌市枝江市问安镇四岗村进行了白叶枯病鉴定,在恩施州农业科学院基地进行了纹枯病鉴定,结果为稻瘟病综合指数6.8,高感稻瘟病;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纹枯病7级,感纹枯病。综合抗病性与对照金优207相当。

2.6 适宜种植区域

巨风优1098适宜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作晚稻种植,但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不能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一般掌握在6月15—21日播种,不得迟于6月25日。秧田播种量112.5~150.0 kg/hm2,大田用种量22.5~30.0 kg/hm2。播种前用强氯精或咪鲜胺浸种。

3.2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30 d以内移栽,株行距13.3 cm×20.0 cm,每穴插2~3粒谷苗。

3.3 平衡施肥,促早发稳长

秧田:每公顷施45%三元进口复合肥300 kg作底肥,一叶一心时每公顷施尿素75 kg作断奶肥,并施秧田除草剂。移栽前5 d每公顷施尿素75 kg作送嫁肥。

大田:施肥总的原则是控氮、稳磷、增钾。每公顷施纯氮180 kg左右,氮、磷、钾的比例为1.0∶0.5∶1.0。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施复合肥450~600 kg或碳铵600 kg、氯化钾225 kg、过磷酸钙450 kg作底肥,移栽后4~6 d每公顷施尿素、氯化钾各112.5~150 kg,并施大田除草剂。控制后期氮肥施用量。

3.4 科学管水,协调群体

秧田以湿润为主。大田移栽后深水返青,分蘖期间歇露田湿润灌溉,当田间总苗数每公顷达330万左右时排水晒田,待田间开小裂口时灌跑马水,再晒田,如此反复。经2~3次后至拔节期复水,孕穗、抽穗期浅水灌溉,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灌溉,收割前5~7 d排水,防止断水过早。

3.5 适时施药,综合防治

根据各生育期病虫发生动态及各地虫情预测预报,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秧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和稻飞虱,大田期应重点加强对稻瘟病的防治,注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螟虫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安排好亲本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

根據多年试验结果,巨风优1098在湖北咸宁可作夏制、早秋制和秋制。在咸宁市作早秋制种,巨风A播始历期60 d左右,咸恢1098播始历期92 d左右。采用两期父本播种,第一期父本5月25日左右播种,第一、二期父本播差期为7~8 d;母本6月26日左右播种,与第一期父本播差期为32 d左右,叶差为6.5叶;调节好父母本的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2]。

4.2 采用适宜行比,插足基本苗

父母本行比1:(10~12);单行父本第一期与第二期间插,父本穴行距20 cm×20 cm,父本行与相邻的母本行之间距离20 cm,母本穴行距13.3 cm×16.7 cm,制种厢宽2.2 m。与母本行向垂直每隔6~7 m设置一走道,便于农事操作与赶粉[3]。父本穴插2~3粒谷苗,每公顷插足基本苗15万,确保有效穗100万左右;母本穴插4~5粒谷苗,每公顷插足基本苗270万,确保有效穗在330万左右。

4.3 科学管理肥水,搭好丰收苗架

一般中等肥力制种大田,每公顷用肥总量为纯N 180、P2O5 90、K2O 135 kg、锌肥30 kg、硼肥15 kg。氮肥70%作底肥、30%作返青促蘖肥,磷钾锌硼肥全部作底肥。第一次父本移栽后4 d对父本每公顷追施尿素60 kg,第二次在母本移栽后4 d父母本每公顷共追施尿素120 kg,第三次在母本移栽后10 d 对父母本每公顷再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90~120 kg。在母本分蘖盛期(苗数达375万/hm2)严格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4.4 搞好花期预测与调节

早秋制从8月1日开始剥查父母本幼穗预测花期,每3 d剥查1次[3]。如发现父母本花期不遇应及时调节。化肥调节通常效果不理想,激素调节效果比较好。在幼穗分化第四期前后每公顷用多效唑2.25 kg可延缓生育进程2~3 d。在开始破口时每公顷用“九二○”15~30 g可提早抽穗1~2 d[4,5]。

4.5 用好“九二○”,实行高效人工辅助授粉

根据巨风A对“九二○”较敏感的特性,在花期相遇的田块,“九二○”总用量为210 g/hm2。在母本见穗5%时开始施用,连喷3 d,每天1次,用量分别为45、105、60 g/hm2,使父本高于母本,以有利人工授粉。每天赶粉3~4次,赶粉竹竿要直,长6 m左右[6],做到“轻推、重抖、慢回手”,以提高花粉的利用率和异交结实率[7]。

4.6 严格去杂,及时收割

主要在分蘖盛期、抽穗散粉前、收割前对父母本要进行3次去杂,除去异常株和保持系等杂株,确保纯度[8]。适时收割,严防机械混杂。收割后,忌烈日暴晒和水泥地上烤晒,以免影响发芽率。

4.7 注意病虫防治

苗期注重稻蓟马的防治,大田注意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等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赵开荣,王学安,张明海,等.籼稻不育系巨风A高产繁殖技术[J].杂交水稻,2010,25(3):18-19.

[2] 游艾青,刘 凯,尹可鉴,等.两系粳稻新组合鄂粳杂2号的选育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4,43(4):31-32.

[3] 陈 蔚,谢保忠,张绍安,等.优质高产杂交晚稻中9优168的选育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4591-4593.

[4] 谢保忠.三系雜交水稻秋季制种优质高产技术[J].杂交水稻,2008,23(2):47-49.

[5] 梁一柱,陈红光,张耀忠,等.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调整技术依据与方法[J].杂交水稻,2008,23(1):29-30.

[6] 兰陆寿,黄一飞,胡 锋,等.杂交水稻繁殖制种赶粉新方法——垂直行向赶粉法[J].杂交水稻,2003,18(3):30-31.

[7] 沈其文,黄志谋.优质高产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岳优26[J].杂交水稻,2003,18(6):61-62.

[8] 袁隆平.杂交水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选育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