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山市林下经济现状及对策

2018-10-11 08:28姜文海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建议对策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姜文海

摘要: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在江山市的贯彻落实,全市林下经济迎来了大发展。通过对产业的深入调研,分析得出制约产业持续壮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产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善和政府扶持力度欠缺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科技服务网络、规范种植管理、提升产业化程度和加大政府扶持5大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建议对策

江山市属于典型的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重点林区县,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18.7万亩,森林覆盖率69.5%,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近年来,江山依托“两山”重要思想,大力发展林下套种中药材、食用菌、山稻等绿色富民产业,成为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一、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林下经济种植面积2.4万余亩,较2017年增加17.6%,发展势头迅猛。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林下套种中药材为主导,食用菌、山稻、茶叶等高效套种模式共同发展的好局面。2017年,全市林下经济实现产值6亿多元,一产亩均增加产值5000余元,创造了多项“一亩山万元钱”的江山样本。全市从事林下经济生产、加工、销售人数达4000人,林下经济给山区乡镇农民提供工作岗位3000余个,农民月均增收2500元以上。通过对江山林下经济产业深入调研,发现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客观存在着一些制约着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的短板。

二、存在的短板

(一)生产管理粗放

江山林下经济产业在当地的林业部门引导下规模逐年扩大,虽然少数以中央、省市项目形式开展生产的基地已经实现了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但从总体上看,全市生产管理方式仍然较为粗放,绝大多数生产主体是大户或个人自发种植,缺乏专业性指导和统一的种植规范标准,生产缺乏记录,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专业化生产程度低。例如作为该产业最大组成的中药材,除少数为国内大型药企供货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能够严格按照大型药企标准展开种植外,其他种植户基本还停留在原始自产自销状态。

(二)组织化程度偏低

具体表现在: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基层科技服务力量较为薄弱,全市30余个乡镇林技员(水果员)中,仅有6名左右人员能够兼职辅导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化种植工作。当地林业部门虽然牵线各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指导及人才培养,但面对全市庞大的受体,在未建立多层次技术服务覆盖体系之前对口指导力度略显不足。产业合作不紧密,相关的专业合作社只有4家,且其组织形式较为涣散,紧密程度不够足,基本以合作社发起人单独经营行为为主,未能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龙头带动不给力,全市还没有一家集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产业发展缺乏龙头带动。

(三)产业链延伸不足

产业基本停留在最初级的一产种植环节,简单地以销售原材料为主。二产加工上,分級设备、包装设备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较少,基本依赖手工完成,效率低、效果差,且以粗加工为主。产品深加工领域,如开发白及养颜霜、野甜茶饮料、覆盘子保健品等尚未形成产品系列研发生产能力。三产上,以林下经济产品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基地数量极少,基础设施不完善、无特色,对消费者吸引力低,产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尚待挖掘。

(四)政府扶持欠缺

金融上,没有制定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农户融资途径少,难度大,尤其是山区农户山场林木等资产盘活途径少,存在资源浪费。财政上,对发展林下经济实行奖补资金偏少,目前江山市对山地造林、田地稻米均采取一定的资金补助,但对林下经济并未出台明确的资金扶持政策。配套设施上,江山市从2008年启动了“千里富民林道”项目建设,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林区道路建设给予每公里3-5万元的补助,极大降低了林区生产成本,但随着物价上涨,该补助标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市场,而绝大部分林下经济园区都位于深山之中,修建林区道路成为建设主体发展林下经济的额外负担。

三、对策措施

(一)科学规划布局

将林下经济纳入当地政府重点农业发展项目,由林业部门协同各乡镇开展适宜发展用地调查,结合农林产品区域布局,分区域确定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目标。如保安乡有竹林3.8万亩,重点发展竹下套种黄精等中药材;塘源口作为江山猕猴桃出产地,重点发展猕猴桃下套种茶叶等经济作物;张村乡有1.5万亩油茶,重点发展油茶下套种山稻,努力形成区域发展优势。同时,坚持巩固老基地,科学拓展新地域,结合最新套种模式,逐步向长台、峡口、廿八都、碗窑、上余等山区乡镇辐射。鼓励“走出去”协作化发展,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在柯城、衢江、常山、玉山等周边县市建立种植基地。

(二)构建科技支撑网络

寻求与技术创新主体合作[1],加强与林科院亚林所、浙江农林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所对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密切技术交流,引进推广新成果、新技术,共同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构筑技术推广体系,实施人才引进战略,聘请林下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实用人才为顾问来江传授种植管理技能。制定人才培育计划,依托大专院校及技术顾问建立林下经济科技服务网络,在塘源口、峡口等地建立农技服务中心或专家工作站,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并积极培养一批本地“土专家”。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建立研发机构,政府给予适当补助,解决自身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三)规范种植管理

逐步推进标准化园区建设,近期在有条件的乡镇重点改造一个以上标准化示范性基地,形成辐射带动作用,鼓励种植大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完善道路、渠系、水池等基础设施,改善园地生产条件,打造各类林下经济精品园。远期引导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通过新建、扩建、改良等方式,建成集生产、分拣、加工、储藏、观光等配套设施于一体、各类生产要素集聚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园区。平稳推广专业化生产管理,依托各层次科技服务网络,依据不同产品严格按照省标、国标进行生产管理,在土壤培肥、整形修剪、抹芽摘心、疏花疏果、病虫草害防治等生产环节,统一时间和技术标准。鼓励经营业主进行“三品”认证特别是有机认证,确保所有林下经济产品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并在各种植大户、合作社中实行生产记录和投入品控制制度,让每一批次产品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建立起从田头到买家的全过程安全控制链。

(四)提升产业化程度

成立林下经济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服务、监管、纽带作用,履行产业信息及政府政策动态发布,标准化栽植技术推广等工作。鼓励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2],发挥市、镇两级“农合联”作用,形成技术统一标准、生产统一管理、农资统一购用、果品统一品牌、营销统一运作、融资统一担保的“六统一”紧密合作模式。着力引进或培育一批集基地建设、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园区观光、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合作社、种植大户、贩销户、电商为补充的完整的产供销队伍,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电商”的产销服务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大型食品、药品、饮品企业来江投资,带动本地主体,走深加工之路,进一步提升林下产品价值。以江山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鼓励支持工商资本打造林下经济特色文化园区,重点支持以林下种植为主题的休闲庄园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发展,将科普、观光、采摘与民居民宿等乡村休闲旅游融为一体,实现林下经济园区“盆景”向产业“风景”转变。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资金上,建议江山市政府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物流仓储、广告营销、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的资金扶持。政策上,农林业部门加强与省市农林部门对接,积极向上争取林下经济科技和产业项目,并降低项目条件门槛,扩大项目实施的覆盖范围。金融上,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和公益林抵押贷款规模,对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开展信用等级评估工作,对资信较好的给予授信额度,盘活林农手中资产。保障上,由产业协会牵头,积极探索建立由公司、农户、协会多家联合承担种植风险的风险共担机制。基础设施上,提升国网资源、水利项目等基建对重点林区、林下经济重点地区和示范区的覆盖范围。同时,整合林区道路向林下经济区域聚集,提高对林区道路建设补助标准,力争实现林下套种山场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朱培林,房海灵.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14,42 (6):35-39,60.

[2]陈天林.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园艺,2018 (6):46-47.

猜你喜欢
建议对策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关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