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的“攻”

2018-10-12 06:10
综艺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赛制谢霆锋

颠覆规则 创新赛制

在真人秀中,规则和赛制是无形之手,推进着跌宕情节的自然发生。当《中国好声音》引领的导师与选手“互选模式”成为当下音乐综艺的常规设定之后,2018年新一季的《中国好声音》拿出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勇气。

在盲选环节,节目增设“点歌”“抢位”玩法,以更灵活的节目规则,激发了每一个人物身上的光彩。点歌,即导师一次性拿到所有学员歌单,完全凭眼缘和喜好随机选歌,点名学员上台接受考核。100多名学员同坐候场室等待被点名,这种“时刻准备着”的煎熬感,着实增加了临场感与紧张感。在第五期节目中,周杰伦心疼道:“我觉得他们很可怜,等了这么久,其他人一个一个被叫上去,什么时候才轮到我?抗压性要足够,不然到最后就唱不好。”

学员走上舞台用实力征服导师,是《中国好声音》的核心环节,今年也玩出了新花样。尽管每支导师战队的席位数量固定,但今年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争抢学员。一旦导师战队满员,抢位赛制即刻开启。谢霆锋直言,正是今年的全新赛制给了他疯狂转身的勇气。

在抢位战中,新晋学员可自选一名战队学员发起挑战,每一轮battle都意味着战队构成或将重新洗牌。导师们争抢得越激烈、椅子转得越疯狂,荣誉站台上的学员就越坐不安稳。学员候场室和荣誉战台也构成了“攻擂者”和“守擂者”的竞争关系。

此外,今年在转椅背后也增设了“魔镜”装置,学员演唱期间,可以看到心仪导师的一颦一笑。“魔镜”随时可能对学员的情绪造成波动,也会影响他们接下来对导师的选择。

如果说之前的battle战冲突加剧、反转不断,那么导师对决战则是导师之间的斗智斗勇。引入的新賽制“加分权”就像一把火,引爆了导师对决的炸点。两两对决的导师化身“超级玩家”,在他们的操作下,节目的游戏感和娱乐感大大增强,音乐性也是“遇强则强”。

对比此前任何一场对战,导师对决要来得更加激烈。在团战中,胜者全员晋级,败者,战队淘汰一名学员。分数每变化一次,导师和学员的压力指数就上升一个段位。同时,每一轮对决前,两位主战导师都有调整学员出场顺序的权利,这无疑又是一场心理战。因此,导师如何排兵布阵,谨慎使用加分权利,是让自家战队获得更多积分避免淘汰队员的关键。

例如在第一场导师对战中,周杰伦和谢霆锋斗智斗勇,大玩心理战术,把“音乐战场”变成了“刺激战场”。第一轮谢霆锋不用加分权,周杰伦立马“抢攻”,理由是“他没有用加分代表第一组不是打包安琪”。谁知谢霆锋就是要用打包安琪对宿涵,虽然落败,但第二轮将加分权给了邓紫霄,一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将比分追平。

七强争霸赛更是一场混战。由导师派出学员并选定一支战队发起挑战的全新赛制,像极了卡牌竞技游戏:导师是“高端玩家”,各自战队养成多样性的音乐唱将,个个都是“虎将”,只管放出酷炫大招,用战斗力满格的状态去厮杀、去对战。

可以说,新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将悬念感、紧张感做到极致,赛制和规则的调整,也极大激发了导师、学员以及彼此之间的情绪碰撞不管是心理战还是舞台上的比拼,都催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为观众带来更多看点。

更新导师阵容 擦出惊喜火花

音乐类节目除了学员备受关注,导师之间的碰撞同样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中国好声音》每一季都对导师阵容进行微调,除了那英、刘欢、汪峰等歌坛巨匠之外,也综合了年轻人的喜好邀请过周杰伦、陈奕迅等音乐唱将加盟。

今年,《中国好声音》的导师阵容变化堪称有史以来最大换血。周杰伦、谢霆锋、庾澄庆、李健组成了新的导师男团,不仅符合当下女性观众居多的受众群口味,还创造了“叔圈F4”“175Club”等颇有网感的标签,让人眼前一亮。

从音乐性上来说,民谣诗人李健、摇滚厨神谢霆锋、流行天王周杰伦、放克灵魂庾澄庆,这四位导师在音乐类型上各有不同,避开了原本导师阵容差异性不大的问题。虽然擅长类型各有不同,但在音乐的专业性上四位导师都非常具有说服力。

从人物个性而言,哈林(庾澄庆)是音乐顽童,综艺感极强,作为节目的“元老级”导师,他在节奏的把握、环节的推进上都驾轻就熟,本季基本担任了“第二主持人”的角色,推进流程,抛梗接梗都十分恰到好处。

经过了几季节目的洗礼,周杰伦越来越放得开,从原来的接梗人变成了现在的抛梗王,跟庾澄庆一唱一和,跟学员和新导师之间不断引发新话题,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观众也对这两位导师不陌生,这种熟悉的感觉自然而然带动观众找回观看节目的节奏。

新加盟的谢霆锋和李健,可谓本季节目的神来之笔,两位新导师的加盟打破了原来的状态,四个人碰撞出新的火花。此番,谢霆锋以歌手身份回归《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导师开场秀中展现了自己对乐器的掌控,抢人环节更是让观众看到了他对于音乐的坚持和热爱。

“段子手”李健出口成章,面对成语还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总能在温文尔雅的状态中用自己独特的冷幽默让人开怀一笑。与其他三位导师总是一头雾水而后又恍然大悟的化学反应组成了本季《中国好声音》的惊喜宝藏。

可以说,四位导师不同音乐风格和人物个性的碰撞,都使得《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更像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音乐游乐场,在这个游乐场中,四位队长带领学员们一起玩转多元化的音乐,在舞台上享受纯粹音乐带来的快乐,这种磁场也感染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多元曲风碰撞 探索未知边界

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语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但音乐作为艺术语言中的特殊部分,它的发展并不受到太多地域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全球各地的音乐艺术形式也如繁花一般不断绽放。《中国好声音》所包含的音乐元素无疑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百花齐放的多样性碰撞,不仅从观赏性上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推动了音乐市场的发展,成为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包罗万象,让观众大开眼界和耳界,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包容的音乐气质。节目中,声音空灵的藏族歌者、用AI写歌的清华学霸、死亡金属黑嗓mix二次元萌音的新锐组合等多元化歌手类型,混搭民族风、热血硬摇滚、民谣小清新、“华语”流行风、潮流嘻哈派等多曲风呈现,用多元化的碰撞引领大众的音乐审美和情趣,去感知未来的流行。

例如,在第一场导师对决赛中,打包安琪的《尼古拉斯狂想曲》将古典与金属结合,以《威廉古堡》为主歌,加入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经典乐章,更暗藏谢霆锋的声音“爸,我回来了”作为彩蛋。融合了《以父之名》《梯田》《一路向北》《双截棍》等16首作品的新版《夜的第七章》,各种元素交叉致敬周杰伦,高音与说唱无缝转换,配上周杰伦御用编曲黄雨勋的钢琴伴奏,效果相當震撼。

当然,多元曲风的尝试也伴随着些许争议。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围绕《权御天下》展开的有关黑嗓、二次元、重金属音乐的争论不休。有人难以接受黑嗓,说“打包安琪的黑嗓,让我的耳朵流产”;也有人认为,“对于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请保持应有的尊重”。

有争议,其实也是一种意义。发源于欧美国家、缺少本土文化阵地的重型音乐因其地下音乐重口味和暴力美学鲜少为人所知。但是,很多新物种的诞生,早期都不被理解,如今大火的说唱也曾经历被抨击和不被接受的过程。《中国好声音》第一次让黑嗓在主流舞台上发声,难免会引发争议,但它出现的意义不在于观众接不接受、喜不喜欢,而是让更多人听到,还有这样一种声音、一种音乐风格存在。

“这个舞台有资格介绍一种新的音乐给全世界。”高举摇滚旗帜的谢霆锋,多次强调《中国好声音》的音乐责任。音乐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不论是独立民谣、地下摇滚,还是金属朋克,都将音乐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带领观众欣赏到了多元化的音乐类型。

而在作品改编方面,导师和学员们也更加大胆和自由,将重心放在自我超越和突破上。《想你的夜》被哈林改编成blues rock(蓝调摇滚);《千年之恋》《将军》《黄金甲》三首原本毫无关联的歌,在周杰伦的巧妙编排下相遇,重摇滚、街头饶舌与中国风合三为一毫无违和感;哈林80年代作品《爱你的记忆》被Evis、吴奇“打捞”,他们对美式曲风的驾驭如鱼得水;抖音神曲《离人愁》由黎真吾、毕晓鑫演绎成工业音乐,获得李健高度赞赏,“仿佛两个人在后工业化时代中发出的呐喊与抗争,这种多元化的美感,填补了近几年这个舞台的空白。”

“时间让我的容颜衰老,只是物理状态。可是我有音乐,那是我的化学状态。”第四期节目中,活到老、唱到老的陈彼得,让观众看到了美好的音乐是不会老去的,而且在进化、在蜕变。而《中国好声音》一直在做的事就是用音乐探索明天。不管是导师选人的标准,或是具体音乐作品的表达,都呈现出一种可贵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中国好声音赛制谢霆锋
对羽毛球11分赛制的分析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赢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