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大渡河流域羊肚菌气候适宜性分析

2018-10-12 09:26王敏王长城刘成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王敏 王长城 刘成刚

摘要 对甘孜州大渡河流域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分析,就甘孜州内羊肚菌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进行调研,探讨羊肚菌最佳生长环境及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结果表明,大渡河沿岸各气象要素条件均适宜羊肚菌种植和生长。

关键词 羊肚菌;气候适宜性;大渡河流域;四川甘孜

中图分类号 S6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83-01

甘孜州内大渡河沿岸海拔较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近年来,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实行院州合作,在甘孜州大渡河流域开展羊肚菌人工栽培种植。人工种植羊肚菌多为一季大棚种植,大渡河流域最多,农历10月中旬后放菌苗,1个月后放营养袋,次年3月后出菌,清明前后收菌。大棚内气温和湿度、光照等条件控制直接影响羊肚菌收成质量和产量。本文针对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分析气象要素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以期对院州合作项目——羊肚菌栽培种植起到指导作用。

1 羊肚菌生物学特性

在成都平原、“三州”地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秦巴山区等海拔500~3 400 m地区均有羊肚菌分布,多长在各种杨树、栎树、苹果树及云杉、冷杉林下和各种阔叶树采伐迹地石灰或白垩质土壤中,在腐殖质土、黑黄色壤土、沙泥混合土、栎壤土中均有生长,尤喜火烧迹地及旧苹果园[1-2]。

羊肚菌出菇期为3—4月,10~30 ℃条件下均能形成正常菌落,但菌丝生长较慢,10~25 ℃菌丝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加快,>28 ℃菌丝生长速度直线下降,25 ℃时菌丝日生长快,但菌苔层薄,易老化,20 ℃左右时菌丝生长速度快且菌丝浓、壮,所以温度以17~22 ℃为宜。菌丝生长阶段适宜土壤含水量约50%,湿度较低,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空气湿度70%左右[1]。

2 羊肚菌气候适宜性分析

甘孜州大渡河流域沿岸地形复杂,流域辽阔,气候多样。海拔多在2 000 m以下,属典型干热河谷气候,连绵起伏的高原挡住北方寒冷气流入侵,峡谷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4~17 ℃,年均无霜期>300 d,年均降雨量600~800 mm,河谷底部终年温暖,土壤多为木叶砂土,肥沃、沥水性好、灌溉便利,适宜羊肚菌栽培种植。

2.1 气温

地下菌丝1~2 ℃开始生长,最适温度13~25 ℃。10~30 ℃时均能形成正常菌落,菌核形成温度14~18 ℃,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4~16 ℃。大渡河沿岸地区10月至次年4月平均气温4.7~17.1 ℃,极端日最高气温:丹巴36.5 ℃(4月)、姑咱37.0 ℃(4月)、泸定36.3 ℃(3月);极端日最低气温:丹巴-7.2 ℃(12月)、姑咱-5.4 ℃(1月)、泸定-4.8 ℃(12月)。气温满足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及子实体形成需求。

2.2 降水

甘孜州大渡河沿岸10月至次年4月平均降水量0.7~46.2 mm,丹巴0.7~46.2 mm,泸定为1.0~34.0 mm。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雨水偏少,为0.7~2.5 mm,春、秋季降雨量适宜。

2.3 空氣相对湿度

甘孜州大渡河沿岸10月至次年4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丹巴40%~60%、泸定52%~70%。泸定平均空气相对湿度较符合羊肚菌对湿度的要求,丹巴相对略低,但可通过喷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保持羊肚菌不同阶段对湿度的要求。

2.4 日照时数及光照强度

甘孜州大渡河沿岸10月至次年4月日照时数为84.7~204.6 h,日照时数相对州内高海拔地区略少(高山阻挡),但甘孜州内冬、春季光照较长,强度较强。羊肚菌生长不适宜强日照,可利用人工、生态遮阳,使透光率符合羊肚菌不同时期对光照的要求。

2.5 霜冻

甘孜州大渡河流域极端日最低气温-7.0~-4.2 ℃,冬、春季日最低气温在凌晨,日最低气温≤2 ℃在12月至次年2月,地表易产生霜冻。如果持续气温<-3 ℃,菌丝停止生长,甘孜州大渡河流域12月至次年2月日平均气温<5 ℃,因而夜晚应做好菌棚保温[2]。

3 羊肚菌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对策

甘孜州大渡河沿岸气温、降水、日照等条件适宜种植羊肚菌。虽然温差较大、日照较强,但对羊肚菌子实体形成有利。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进行科学种植,适当使用遮阳网,以提高出菇量和质量。

3.1 加强对羊肚菌科技投入

重点对州内大渡流域羊肚菌资源保护与研究,明确羊肚菌遗传特性,建立菌种质量标准和规范菌种生产工艺,加大针对不同生态环境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为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2 增加野生(生态)羊肚菌天然环境生长条件普查

对人工培养羊肚菌生长环境、气象条件、生物学特性等要素资料进行监测和收集,优化人工羊肚菌各种环境条件指标,提高质量和产量,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种气候指标区划。

3.3 打造甘孜州羊肚菌产业链和羊肚菌品牌

基于甘孜州环境和资源条件,打造羊肚菌品牌和产业链,组建羊肚菌产业技术研究团队,扶持羊肚菌菌种、生产和加工企业,开发高端羊肚菌食品和保健品,加强甘孜州羊肚菌品牌宣传,促进羊肚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3-4]。

3.4 适度规模、科学规划发展

根据羊肚菌本身特性,科学规划,确定适宜栽培地区,精细栽培和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和栽培效益,引导羊肚菌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周晓丽,杜晓利.铜川地区羊肚菌生长气候适应性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81-83.

[2] 陈大春.羊肚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关键栽培技术[J].农业科学,2015(6):6.

[3] 戴婷婷,王立.羊肚菌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30):82-83.

[4] 陈杭,唐明先,姜邻,等.甘孜高原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优势、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7(1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