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对蝙蝠蛾4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8-10-12 09:26郑方毅王忠黄雪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生长发育温度

郑方毅 王忠 黄雪峰

摘要 在试验条件下(温度8、10、12、14 ℃,相对湿度50%、55%、60%、65%),研究了温湿度对4龄蝙蝠蛾幼虫生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4龄幼虫的取食、发育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取食量增大,幼虫体重递增。湿度的高低对生存环境有明显影响,湿度太高会对生存环境造成感染导致幼虫死亡。蝙蝠蛾4龄幼虫适宜生存温度为10~12 ℃,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

关键词 蝙蝠蛾幼虫;温度;相对湿度;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 S899.9;S56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104-02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4-age Larvae of Bat Moth

ZHENG Fang-yi WANG Zhong HUANG Xue-feng LIN Mei-yan

(Alpha(Fujian)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emperature 8,10,12,14 ℃ and relative humidity 50%,55%,60%,65%),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4-age larvae of bat moth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ee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4-age larvae.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amount of food increased and the weight of larvae increased.The humidity level had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If the humidity was too high,it could cause infection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ause the larvae to die.The suitable survival temperature for the 4-age larvae was 10-12 ℃ and the relative humidity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60%.

Key words larva of bat moth;temperature;relative humidity;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华虫草,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幼虫僵化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1-2]。高原地带的虫草蝠蛾引到低海拔实验室进行饲养十分困难且复杂[3-4]。冬虫夏草人工培育主要有4个重要阶段,首要条件是卵的孵化,其次是不同龄期幼虫的饲养,再是预化蛹阶段,最后是羽化成虫进行室内有性交配并产卵,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5-6]。本试验探讨了不同温度及相对湿度对4龄以上蝙蝠蛾幼虫生存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冬虫夏草人工仿生栽培中蝙蝠蛾幼虫阶段饲养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幼虫

将室内饲养健康且活跃的4龄蝙蝠蛾幼虫进行筛选后,用毛笔轻轻挑入饲养器皿中,并置于养虫室内,以珠芽蓼为主要饲料进行喂食。

1.2 试验方法

在低海拔低温无菌操作间内,人工饲养环境下,调节养虫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比较不同的温湿度处理对蝙蝠蛾4龄幼虫的取食发育及生存环境的影响。无菌条件下,挑取龄期相近的幼虫,饥饿48 h后备用。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在4间不同的养虫室内设8、10、12、14 ℃ 4个温度,相对湿度为50%、55%、60%、65%。每间养虫室的温湿度分别为8 ℃、50%(处理1),10 ℃、55%(处理2),12 ℃、60%(处理3),14 ℃、65%(处理4)。

喂食的珠芽蓼需清洗、沥干并消毒后,制备成薄片放入饲养器皿中进行喂食。称量幼虫初始体重,每个器皿中挑入幼虫1头,每组处理20头,重复5次。将准备好的幼虫放入设置好的养虫室内,每15 d更换1次饲料。记录幼虫死亡情况、取食情况及感染率,在幼虫进入下一龄期后用电子天平称量体重,计算幼虫的体重增长及存活率[7]。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湿度对4龄蝙蝠蛾幼虫存活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4种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幼虫每15 d进行更换观察,90 d后统计存活率,发现温度在10~12 ℃范围内幼虫的存活率高于最低的8 ℃与最高的14 ℃。由表2可知,温度高于14 ℃以后,霉菌感染率提高,说明蝙蝠蛾幼虫4龄的饲养温度应控制在10~12 ℃之间,饲养过程中细菌、拟青霉、白粉通常都由饲料感染引起;在温度>12 ℃后,幼虫排出的粪便由于温度的升高极易引起粪便细菌感染延伸至取食后的剩余饲料,幼虫取食了霉变的饲料和生存于霉变的环境中容易造成感染而死亡。由表3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感染数也相应增多,温湿度的升高或降低不能直接影响已经感染霉菌幼虫的存活率,但高温、高湿环境中天然饲料或是人工合成饲料在饲养环境中都极易霉变造成感染。因此,温度控制在10~12 ℃范围内,感染数相对偏低,幼虫的存活率也就提高。

2.2 温湿度对4龄蝙蝠蛾幼虫发育的影响

由表4可知,温湿度越高,蝙蝠蛾幼虫的体重也越重。在进行15 d更換循环和观察过程中发现,在设置较高温湿度的饲养环境下,蝙蝠蛾幼虫排出的粪便较多,说明在这种环境下蝙蝠蛾幼虫取食量大,生长发育速度较高于温湿度低的环境。由此可以看出,温湿度可以直接影响蝙蝠蛾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温湿度设置的越低则幼虫发育龄期越缓慢。

3 结论

在高于12 ℃条件下饲养的蝙蝠蛾幼虫体重增长较快,生活史、饲养周期较短,且饲料引起的感染率较高,存活率低。饲养温度控制在12 ℃以下,虽然生长速率相对缓慢,但幼虫的体重增长较为正常,感染源相对较少,幼虫的存活率也相应提高。在低于10 ℃的情况下,幼虫取食量较少,本身体内水分缺失,湿度设置较低容易引起干缩死亡。试验结果表明,蝙蝠蛾幼虫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12 ℃,湿度宜控制在60%。

4 参考文献

[1] 李文佳,李全平,魏再鸿,等.土壤和植物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规模化饲养的影响[J].菌物学报,2016,35(4):467-475.

[2] 董彩虹,李文佳,李增智,等.我国虫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虫草产业发展金湖宣言[J].菌物学报,2016,35(1):1-15.

[3] 王晓瑞,林善,柳志强,等.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7):1569-1574.

[4] 朱斗锡,何荣华,王洋,等.我国青藏高原蝙蝠蛾昆虫生态习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7(2):10-11.

[5] 刘飞,伍晓丽,陈仕江,等.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7(2):302-305.

[6] 王宏生.冬虫夏草蝙蝠蛾人工饲养技术的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2002(2):144-146.

[7] 朱斗锡,何荣华,周俊承,等.中国冬虫夏草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7(5):11-13.

猜你喜欢
生长发育温度
化开了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一头猪的哼哧
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与降水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测个温度再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