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繁殖与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8-10-12 09:26夏玉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公猪种猪发情

夏玉芬

摘要 提高猪的繁殖力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本文从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培育等阶段对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阐述,以充分发挥猪的繁殖潜力,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 猪;繁殖;饲养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204-01

提高猪的繁殖力,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猪繁育的“三化”是指母猪土种化(本地化)、公种良种化、育肥猪(一代)杂种化,进一步发展成为母猪一代杂种化、公猪高产品系化、肥猪三系(三元)杂种化,同时还要防止近亲衰退现象。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是繁殖的全部生产过程,只有择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充分发挥猪的繁殖潜力,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 配种

1.1 提高公猪精液的数量和质量

1.1.1 公猪初配适龄。地方品种8月龄,体重60~70 kg;培育品种和引进大型优良品种10~12月龄,体重90~120 kg。

1.1.2 种公猪的管理。为保持健壮体质和旺盛的配种能力,除日粮要求营养外,还须注意圈舍清洁卫生、干燥;适当运动,刷拭;经常修整蹄子,避免蹄伤妨碍配种;定期检查精液;青年公猪配种前进行调教;训练定点排便,养成公猪良好卫生习惯;饲养人员通过经常刷拭以友好的态度接近公猪;已开始配种的公猪要单栏饲养。

1.1.3 种公猪的利用强度。公猪配种过度会降低精液品质和受胎率,反之,长期不配种也可使性欲不旺,精液品质下降。一般初配公猪以每周2~3次为宜,成年公猪日配1~2次,连续使用超过1周,应休息1 d。

好公猪的特点是不肥、不瘦、四肢健壮、肌肉发达、肚子不大、精力充沛、性欲旺盛、性情温和、行动灵敏[1]。

1.2 促使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

1.2.1 母猪的初配适龄。后备猪的初配月龄视饲养条件、发育情况以及品种而定。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地方品种(如互助猪)8月龄,体重40 kg以上;培育品种、国外引入品种及杂种母猪8~10月龄,体重90~100 kg。

1.2.2 促使母猪发情排卵的措施。①母猪配种前短期强化优质饲喂:膘情60%~70%的母猪,断奶后7 d左右就能正常发情,容易怀胎。母猪太瘦会出现不发情或延迟发情,排卵少,容易空怀;母猪过肥同样不易受胎。农户生产条件下,母猪断奶时一般过瘦,在配种前为使母猪尽快恢复膘情,可在断奶后短期内强化优饲,既能使母猪尽快恢复膘情,又能促使发情和增加排卵。对过肥的母猪应减少精料,多喂青绿饲料使其掉膘,促使发情和受胎。②突然一次性断奶或提早断奶也是催情的有效措施。

1.2.3 适时配种。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根据母猪发情的外部症状判断配种适期。在发情期间,当母猪阴户由高度红肿开始消肿,出现皱纹,阴户流出浓稠黏液时;或以手按压背部,母猪呆立不动,反向人靠拢时为配种适期。由于青年猪排卵稍晚,老年猪排卵稍早,故出现上述症状时采取2次交配,即当天配1次,次日早晨配1次,可保证各龄母猪都有较高的受胎率。

2 妊娠

一般母猪配种后21 d左右不再发情,即已经怀孕。母猪妊娠期平均为114 d(111~117 d),可用“三、三、三”表示,即3个月3周3 d。

2.1 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

妊娠母猪的饲料应保证质量。发霉、变质、腐败、冰冻和毒性强的饲料均不能饲喂妊娠母猪,以防增加死胎和流产[2-3]。

2.2 妊娠母猪的管理

妊娠母猪应防止机械刺激和粗暴地追打和惊吓,避免人为的不当措施造成流产。

3 分娩

3.1 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临产前数日,除去产圈内的积粪,并对产圈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地面铺上柔软、干燥、清洁的垫草,将猪体,特别是腹部洗刷干净。做好产圈的防寒保暖工作,备好接产用具(毛巾、碘酒、剪刀等),随时准备接产。

3.2 接产

母猪几经剧烈的阵缩和努责后,羊水流出,很快就会产出第1头小猪。分娩过程持续时间一般为1~4 h。每头小猪产出时都要进行接产护理,即以毛巾将口鼻黏液擦净→擦干全身→捻断脐带,断端以碘酒消毒→扶助吃到第一口奶→将仔猪放在保温箱(筐)休息→全部产完后将全部仔猪放出喂奶并固定乳头,之后每小时放出仔猪喂奶1次。对母性好、护仔性强的母猪和暖季产的仔猪,产后经1~2 d辅助哺乳后,可将仔猪交给母猪,自由哺乳[4]。

3.3 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产前5~7 d,逐渐减少膘情好、乳房膨胀明显的母猪的喂料量(减少10%~20%)。产后母猪口渴,需喂麸皮和少量食盐调成的温汤。产后4~5 d内逐步增加喂料量到哺乳母猪的喂料量,并适当喂青饲料清火,防止便秘。

4 哺乳

哺乳母猪要分泌大量乳汁,物质代谢旺盛。因此,喂料量要比怀孕期多。加料的方法是每带1头小猪,在怀孕期喂量的基础上增料10%,最高增加到70%。对营养不良、奶量不足的母猪,可将小米、粉浆、胎衣、红糖、小鱼等煮成汤或稀粥催乳[5]。哺乳母猪应日喂3~4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 h,并供给充足的饮水。

5 仔猪培育

5.1 过好初生关,提高成活率

一是定奶头,吃好初乳。二是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仔猪死亡很大程度是由寒冷导致的。不同日龄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30 ℃左右,4~7日龄27~28 ℃,15~30日龄20~25 ℃,30日龄以后20 ℃左右,母猪15 ℃左右。

5.2 过好补料关,提高断奶重

仔猪10日龄就应开始補喂带甜味的饲料;危害仔猪的常见病是下痢,仔猪生后3 d左右,注射一次补铁针剂,或在栏内放上红土、木炭,让小猪自由采食,以防贫血性下痢。

5.3 过好断奶关,防止掉膘减重

断奶最好采用全部仔猪一次性断奶法,以促使母猪较快发情,但在断奶前13 d要逐步减少母猪的喂料量,以防发生乳房炎。仔猪4~5周龄断奶,能保持母猪体况,易发情配种,从而更好地发挥母猪的繁殖潜力。

6 参考文献

[1] 余永华.滇南小耳猪母猪的繁殖技术[J].云南畜牧兽医,2015(1):4-5.

[2] 夏生林.猪的育种繁殖技术[J].农技服务,2012,29(11):1251-1252.

[3] 李彩梅.种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4):77-79.

[4] 王道坤.种猪饲养管理与利用技术[J].畜牧市场,2010(12):31-33.

[5] 李存杰,闫平,朱金香. 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4):80-82.

猜你喜欢
公猪种猪发情
解读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
如何调教种公猪
解读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
种猪疾病的有效预防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养猪场引种的注意事项
南方地区大白、长白、杜洛克公猪采精量和精液品质不同月份变化规律的研究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
农场那头公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