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农业类“三区”人才科技扶贫模式探析

2018-10-12 09:26郭军权张诚拓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三区模式人才

郭军权 张诚 拓宁

摘要 通过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类“三区”人才现状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传统的服务方式的弊端,提出精准扶贫中农业类“三区”人才的技术扶贫的新模式,即“多专业融合科技服務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合作社 +农户(贫困户)”,并实施1年。结果表明,新模式使农户接受培训的次数增加30%,服务人数增加50%;每个合作社合作的专业增加3~4倍;“三区”人才服务次数增加60%以上;合作社的业务量增加40%。该模式可为延安市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三区”人才;科技扶贫;模式;陕西延安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270-02

依据科技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10个部门制定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4—2020年,每年选派2万名科技人员(简称“三区”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三区”人才不但对振兴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承担了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因此,“三区”人才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诸多学者开始研究“三区”工作。当前对“三区”人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上,陈军义等[1]对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从健全青年科技人员科技服务能力培养长效机制、创新选派机制、出台配套政策和优化科技服务环境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但目前对农业类“三区”人才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农业类“三区”人才如何服务精准扶贫方面的经验较少。本文通过对延安市“三区”人才现状和科技扶贫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检验,总结提出农业类“三区”人才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以期为延安市技术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三区”人才现状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共有“三区”人才14名,主要涵盖了园艺、农学、畜牧兽医、食用菌、水土保持、林学、土壤肥料、环境保护、农产品营销与电子商务、食品工程等涉农专业。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区”人才中30~39岁2人,占总人数和14.3%;40~49岁5人,占总人数的35.7%;50~59岁7人,占总人数的50.0%。学历层次专科1人,占比为7.1%;本科学历9人,占比为64.3%;研究生学历4人,占比为28.6%。职称结构讲师2人,占比为14.3%;副教授10人,占比为71.4%;教授2人,占比为14.3%;副高以上超80%。分析可知,从年龄机构看,“三区”人才年龄偏高,青年专家较少,应注重“三区”人才梯队建设。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学历占50%以上,研究生学历较少,应提升高学历专家的比例。中级职称占比较少,说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三区”人才均选聘的是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专家。

2 传统“三区”科技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扶贫模式为“专家+合作社+农户”,延安职业技术学院14位“三区”人才分散到14个合作社,仅为合作社覆盖的农户提供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服务面窄,不能满足大部分农户的要求。合作社规模大则服务面大,合作社小则服务面小,如果合作社没有联系农户,就失去了“三区”人才服务的意义。此外,由于传统的服务模式是“单一‘三区人才+合作社”,技术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所有农户和贫困户的实际要求。

3 “三区”人才科技扶贫模式

3.1 合作社贫困村现状调研

调研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情况,包括农户所在村是否为贫困村、是否为建档立卡户、合作社业务技术服务范围、合作社经营范围;调研合作社所在区域是否有贫困村,调研贫困村的主导产业和贫困户情况。通过调研,提出了多专业、多领域专家合作,组成服务团队,解决服务团队专业过于单一、服务面窄的问题。

3.2 成立“三区”人才综合服务团队

“三区”人才科技服务的主要职责是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基层,凭借自身专业特长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与咨询,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管理培训,了解区域产业发展,了解基层群众的心声,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等[2-3]。志丹县“三区”人才每人签订5户贫困户建档立卡,由于“三区”人才专业单一,不能完全满足贫困户对科技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志丹县将果树专业、肥料专业、土壤学和畜牧兽医专业等专家组成综合科技服务团队,分别从果园管理、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养羊、畜禽疾病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对所帮扶的贫困户进行科技指导与服务,克服了单一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贫困户需求的问题[4]。

3.3 利用科研项目成果进行科技扶贫,实现成果转化

“三区”人才在宝塔区万花乡方庄村科技扶贫中,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兴旺的实际,提出了“玉米种植+特色养殖+农家乐”生态旅游模式,利用“蛋鸡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课题成果指导养殖贫困户增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洽谈合作,在所服务的宝塔区庙沟村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延安市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治理专家大院,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将“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项目与延安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进行推广,提出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结合、贫困户与一般户结合、集中建舍与分户饲养结合、短期养殖与长期果植结合等技术扶贫的方法和模式。将“延安北部山地富士苹果幼树管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指导贫困户苹果树栽植、修剪和病虫防治等。

4 模式实践成效

为克服旧模式存在的问题,经过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三区”人才队伍1年的摸索实践,提出了以“多专业融合服务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合作社+产学研合作基地+农户”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扶贫模式。在新模式下,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三区”人才科技扶贫共形成5个服务团队,分别为志丹县有机苹果服务团队、宝塔区农业综合服务团队、宜川县苹果生产服务团、子长县蔬菜服务团、延长县电商服务团(表2)。5个服务团对5个县区的14个农业合作社(公司或者综合服务站)、14个贫困村、70位建档立卡户开展果树、畜牧兽医、食用菌、病虫害、土壤肥料、环境保护等技术扶贫培训。通过新扶贫模式的实践和应用,农户土鸡蛋、土公鸡产销同比增加20%,售价高、销路好,2种产业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50万元。科技服务团服务的村组苹果收入达1万元以上的有300户,果园户最高收入达36.5万元。

5 参考文献

[1] 陈军义,王璐,陈宁,等.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研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188-191.

[2] 袁东,陈小燕.重庆市开州区:“三区”计划助力精准扶贫[J].中国社会工作,2017(21):10.

[3] 陈岩.加强环三区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0(15):120-121.

[4] 张峭,徐磊.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82-86.

猜你喜欢
三区模式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十三五期间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三区”联动培养体系探讨
毛遂自荐
财政政策在天津“三区”建设中的支持作用研究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