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

2018-10-12 06:20罗颖卓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京剧

罗颖卓

当天采访李淳正好是他结束了一连串的拍摄工作,即使有些疲惫仍然能从他坚定明亮的眼神中感到他对待工作的执着,对待身边朋友及工作人员的礼谦与温和,李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给人的感觉很温和但是又有一些属于自我的执着与不服输的劲头。

作为演员的李淳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使父亲李安的成就出众,但李淳也坦言父亲的光环对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可以有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他,但与此同时也是一种压力,来自于自己的压力,这种压力更加激起了李淳不服输的韧劲。李淳讲:“我觉得年轻的人是需要有一点压力的,就是不要过得太舒服,就是对自己的标准要很高,但是这同时也是一种压力。高中的时候参加戏剧的社团,自己喜欢上了表演,就是单纯的喜欢,是我自己选的,其实并不是父亲要求我说你要去当演员,他当时也不知道我会选择做演员。因为我本来也是一个对自己比较严格的人,喜欢反思批评自己。因为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压力更多是来自于自己。”

李淳爱上了表演成为了一名演员,对于旁人来说会认为这是因为来自父亲日常的熏陶,其实不止于此,李淳喜欢上看电影与表演更多是来自于母亲,李淳说因为小时候妈妈礼拜五礼拜六礼拜天都是会去上班,所以妈妈会带他去跟她上班,在她的办公室写功课。然后作为奖励,同时也是让李淳接触到电影的一个机会,妈妈会带他去附近的图书馆先租两三個电影,然后就会去到她办公室的电脑上看电影,那时候李淳第一次感觉对电影有兴趣了,刚好也是在上七年级八年级快到高中的时候李淳就已有了想要裹演的一个欲望。开始他先是看了一些上世纪60、70年代的经典电影,然后看了很多都是妈妈推荐的电影,上了高中以后参加剧团才更多接触表演,最后决心要选择报考表演专业。

其实一开始父母认为会是哥哥走E演员的道路,因为哥哥李涵曾被爸爸李安央求在《推手》中扮演杰米这一角色,但是之后很显然哥哥对表演并没有那么感兴趣,没想到后来是弟弟李淳做到了。李淳从第一次“触电”是在两岁的时候在妈妈的怀抱里参演了《喜宴》,而后在2011年,李淳出演了好莱坞喜剧《宿醉2》,后来又在吕克·贝松的《超体》里扮演一个门童,而后开始步入华语电影圈,出演了李岗导演的《想飞》以及王童导演的《对风说爱你》。最为人熟知的是2016年上映、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虽然是父亲的作品,但他并没有享有特权而是以配角出现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位亚裔士兵,并在拍摄前同一众演员接受了非常严苛的特种兵训练。直到2017年出演《目击者之追凶》,因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内心阴暗的变态杀人犯,李淳获得了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获得金马奖的提名对于李淳这样一位新生演员来讲无疑是一个有力的肯定,虽然没有获奖但李淳十分清楚自己当下的目标就是要多多磨练演技,增加不同的体验。所以在而后的作品还未上映的《郊区的鸟》和《智齿》中,都能看到演技日渐打磨的李淳,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经杀青的《武动天地》中,李淳第一次出演男一号一代武生名角儿,并在开机前一年就开始了接受系统的戏曲训练,力求还原武生的一招一式。李淳表示,自己因这部戏深深地爱上了京剧。这也是他融入华语电影文化氛围又向前迈出了的一大步。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李淳

选择表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Q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以表演做为事业的呢?

A从高中的时候,当时就是单纯的喜欢表演,然后高中高一到高四都一直在两个剧团演出,可能从一个剧团排练完就去另外一个,当时演的都是话剧。到要申请大学的时候,就觉得好像没有想到要选择其他的专业,所以选了表演都是自然而然的,然后差不多到大学三年级意识到快毕业了,要选一个事业那就是表演吧。

Q当时在剧团表演舞台剧对你以后的表演有没有什么帮助或者影响?

A嗯我觉得挺有帮助的,但是话剧舞台上的经验比较少都是在高中时期,台下的观众都是你的爸爸妈妈或朋友的爸爸妈妈。但是到了大学,在暑假的时候演了一个专业的话剧,就是在演《宿醉2》之前,算是第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那时表演的压力会比较大。

Q你还记得名字吗?

A就是那个剧团是Second Stage叫第二舞台剧院,因为舞台剧有百老汇和外百老汇的区别,第二舞台就是外百老汇当中很有名的一个剧院,表演的剧名叫《移民》,当时有四个卡司(演员阵容)这样子,是讲柬埔寨的难民在加州的故事。

Q参演到《宿醉2》这部电影,是什么契机让你获得其中一个角色的?

A就是运气好吧(笑),我也不知道,当时他们在公开找女主角弟弟这个角色。然后就跟我的表演的同学去试镜,然后导演觉得OK就是你了。

Q那个时候还在大学吗?

A是大学二年级的暑假。

Q你选撵走表演这条路,爸爸有没有给你什么建议?平时会和你讨论一些表演上面的一个问题吗?

A我们会交流一些看法,也会讨论。但是一开始他就说演员跟导演是有一些不同的,因为导演可以自己写剧本,然后自己导,但是演员就比较被动,所以他说我要加倍地主动,就是加强我的基本功,反正他会讲得比较现实,比如说我要来亚洲发展,我的语言和文化底蕴都要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方向上他会讲一些,但是路都是我要自己走的。

Q是什么原因决定要进入华语电影圈的呢?

A因为我就是大三请假去拍《宿醉2》拍了三个月,毕业了之后,接下来的一年里都是在试戏之类的,突然间有一部戏邀请我去台湾,我没什么事就提早去,加上他们开拍的时间又延后了好几个月,所以大概有了一年的时间,就是纯粹在台北生活。然后就是发现我挺喜欢台北的,然后留下来继续拍电影。然后拍戏就慢慢接触到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慢慢开始喜欢在华语电影圈发展这样。

Q前一阵也收获了一个很好的成绩,在《目击者之追凶》里面的表演有获得第5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看过你的表演,将一个变态的杀人犯的心理状态表演的很张弛有度,得到了这个提名,爸爸当时说了一句话是“即使没有获奖,但是也是一件大好事”,你怎么看待这句话呢?

A当时可以跟大家说我提名了,就是肯定了自己当时有了一个小小的成绩,爸爸说没有获奖也是一件好事,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家的男人都是比较晚熟的类型,比如说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是比较晚,我觉得我这段时间就是很开心能有这种尝试,后面的结果不是很重要。

每一个角色都是全新的挑战

Q就像你参与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前期准备方面也下足了工夫,还要接受特种兵的训练对吗?

A对,就是不管你是哪一国人,可能最难体验到的一件事情就是上战场。这个是很难透过你的想象力去表现,我在郊区长大完全很难去体验,所以我做了一些初步的就是看纪录片,一些战争的书。你的身体里面,会有一种记忆力,然后也是被训练出来的,通过你的大脑去体验它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所以他可能想要我们真正去有一点改变。所以就是找了美国海豹突击队,陆军的特种部队训练我们。

Q你们这种在强压下这种训练会不会承受不了?因为会比正常的军训训练要严格很多。

A我们有一些演员他们都是从洛杉矶来的,我们都在一个办公室集合,然后那些军训的教练就直接让我们在办公室开始了训练,后来把我们放在一个车里面直接开到了郊区训练地。大家想要拿手机都不行,任何消息都不能发。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训练了三个礼拜的战斗力。当时真的把我们都吓坏了,他们的训练非常严,也会说很言辞犀利的话,大家的身体到了军训后面也都出现了各种小伤。在拍摄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准备的过程,当时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团结。训练第一个礼拜的礼拜五,我旁边的兄弟,如果跌倒不行了,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替他很害怕,就是觉得你一定要救他,我们不能没有他,就提前进入了战斗的一个状态,所以它是很奇怪很奇妙的。那些训练真的很有用,让这种自然反应被慢慢培养出来,在真正到了拍摄电影的时候我们就完全是自然流露的,而不是演出来的这样的一个感觉。

Q在战场上的残有需要枪战的部分,拍摄起来你的感受怎么样?

A拍摄战场的戏前期准备得非常透彻,因为片场的顾问、教练都有去过伊拉克,他们经历过很多悲惨的事情,所以他们什么都知道,比如说那个M16枪我们要学会使用,有的剧组一般的时候演员要开枪,但是如果槍卡住了,就会有工作人员上来解决,然后再重新拍摄。但是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教练们就说在战场会发生的情况就是这个戏里最自然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是教我们遇到各种情况该怎么处理。真的当我们拍摄的时候抢卡住了,我就会蹲下自行处理,然后继续拍摄,就会让你的这个镜头更真实。我们战场的戏是最后去摩洛哥拍的,就是前面的故事都拍完了,然后两个多礼拜就去拍战场。其中有一个镜头大概拍了一分钟,是我们第一次开枪,当时就真的感觉你的身体全部都燃起来了。

Q拍摄你父亲执导的电影,当时会有很多压力吗?

A因为演员们都是精心挑选的,都很厉害,而且每个人都非常有个性,所以当时的想法只是不想输给他们。

Q很多时候要在一段时间内拍摄多部作品,怎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充足的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A就是要知道你的重点在哪里,然后小的细节也要在前期就琢磨好。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能说有的细节不是非常重要就可以忽略,还是要很挑剔的去琢磨细节,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Q像是已经杀青的《武动天地》,你要去学习京剧的一些动作,也苦练了将近有十个多月,感受怎么样?

A当时见到导演,然后确定要演一个武生的角色,就知道了要求我在摄影机面前要表演一段京剧。因为表演京剧一定是需要基本功的,这个绝对不能作弊。所以知道大概什么时候开拍,然后就开始练,在台湾找了一个京剧老师,期间我接拍了《目击者之追凶》,但是有时间就会去练,那段时间就是不管在拍什么戏都要练习京剧的动作,我人在哪里就在哪里找个老师来继续练。

Q所以《武动天地》前期的准备其实是挺长的,花了很多心思在学习京剧上面,感受怎么样?

A学习京剧是很值得的,因为这里面的京剧是一个武术表演,虽然演京剧的表达方式不像现代的话剧,但是他们对于空间的概念,还有角度的概念,就是怎么亮相,都很清楚。而且京剧比一般的运动还要累,因为你要保持那种精神。

Q所以你现在有爱上京剧吗?

A对,觉得它是一个在西方很难接触到的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它是框架限制非常多,但是我觉得很喜欢。

Q学习了武术,是不是对学习功夫有了兴趣?

A对,最近有开始学跆拳道,还有就想想多学一些武术类的功夫。

Q以后会有想要武打戏路的打算吗?

A不排斥,但是就算不走那种路线,还是觉得学是对的。因为你会发现练功之后你的精神很好,你的心情也很好,所以就喜欢上了。

Q你有想挑战或特别想演的某一种类型的角色吗?

A我比较不会因为这是一个不同的背景或者不同的身份去挑战这个角色,我都是以剧本为主,然后就是这个人物是否有打动我,就算是演三个警察,但每个的状态都很不一样,或者角色的内心世界丰富,或者他的表达方式和我不太一样或是跟我很相似,我觉得更多的是我想要去探索这个人物。

Q那你怎么定义一个好演员?

A因为越接触到不同的演员,越发现他们个性非常不同,有一句谚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觉得一个好演员是很单纯的,就是按照他的表达方式,让人觉得是一个很完整的表演,但是别人则没办法复制这个人的表演方式。

O那你想给自己怎样的一个定位?就是想要自己未来是怎样的一个走向或者突破?

A目前觉得我还在学习。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就是说你要成为一个大师,就是需要1万个小时的磨練,才能有你自己的一个风格。所以我觉得先不要太管其他的事,就是演。要让自己变得足够好。

普鲁斯特问卷

Q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A好空气。我去了瑞士,新鲜空气吸进鼻子里,真的是得到快乐的那种感觉。

Q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我对钱很没有概念,比如说股票,玩牌,抽奖等等,从来没有赢过。尤其我打牌很情绪化,都会输,最好能保持理性。

Q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A失控,不管是情绪、行为,还是秩序、环境。

Q目前的心境是怎样?

A最近刚录完了一个让我压力很大的节目,要分享故事,都是自己写的。所以现在有一种完成后的放松,同时还有很急躁,因为下一件事情又要赶了。

O你认为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A对世界有正面的影响。没有把事情搞砸。

O你身上哪个特点让自己最痛恨?

A执着。

O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A纽约大学刚毕业,妈妈带我和我哥哥去大峡谷,我们一起划船,很惊险。

O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A我不喜欢装的人。

Q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比如说亲情友情爱情或者其它?

A下一个问题吧。

O你觉得自己拥有的最奢侈的是什么?

A我收集的光碟片。

O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A被人捏一下。

O你认为哪种美德被高估了?

A虽然我是蛮重视礼貌的人,但是有时候,礼貌会变成暗藏心机的工具,被利用。

Q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A演员。

Q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最不满意?

A扁平足。

Q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谁?

A现在没有。

Q最喜欢男性什么品质?

A直接。

Q最欣赏女性什么品质?

A想得开。

O你使用过的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A就是。

Q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A高中被第一个女朋友甩。

Q你最看中朋友的什么特点?

A随意。

Q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者东西是什么?

A妈妈。

O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A溺水。

Q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A在途中。

Q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A我会希望,即使是负面的情绪或者想法,我们也可以开放地探讨。

Q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A少啰嗦。但是我是一个很啰嗦的人。

猜你喜欢
京剧
现代京剧《冰道》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看大戏
——京剧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京剧中的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