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紫菜走上科技致富路
——浙江洞头紫菜产业优化升级成海岛乡村振兴新引擎

2018-10-13 03:48通讯员叶胜果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9期
关键词:洞头紫菜海洋

文/通讯员 叶胜果

“海上桃园别有天,此间小住亦神仙。”洞头302个岛屿如珠似玉般撒落在蔚蓝浩瀚的东海上,绘就了最美丽的山水画卷。在这幅精美的山水画卷中,点缀着一笔一抹、或淡或浓的海上田园美景,将大海写成了一行行、一方方最富有生活情感的诗句,这就是洞头紫菜。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洞头区,是全国14个海岛县(市区)之一,素有“浙江省紫菜之乡”的美誉。

洞头紫菜作为当地优势特色渔农产业,至今已有50年养殖历史;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养殖规模、产量、产值均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依靠科技支撑、规范管理、政策扶持,洞头紫菜实现产业升级,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洞头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科技支撑加速产业提质增效

说起洞头紫菜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懂行的人都知道育种工作很关键,是保证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前几年由于品种未及时更新换代,紫菜在培育过程中病害频发,导致紫菜养殖效益下降。

淳朴的洞头百姓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在总结紫菜多年育种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寻找到一种适宜洞头紫菜养殖品种引进并培育的方法。

加快新品种引进纯化研发,优化洞头紫菜品种序列。2013年,从宁波大学藻种实验室引进紫菜新品种“浙东1号”(由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正式命名),具有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口感品质好等优点,与传统本地紫菜相比,亩产增产12%。

尝到甜头的洞头百姓,并没有因此而懈怠,而是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他们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共同研发紫菜系列优化品种,已研发成功“木耳菜”、申福1号、申福2号等纯化紫菜品种。加大养殖新模式示范推广,相继研发并推广紫菜深水彩玻杆和全浮流翻转式养殖新模式,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8000亩,使洞头紫菜向养殖海域更深、养殖产量和品质更高、所需劳动力更少的方向发展。

(二)规范管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

光有技术支撑还不够,如何科学管理也很关键。

为了规范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洞头区还出台《养殖海区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上强化养殖海区资源调配与管理,提高养殖海区利用率。

据悉,洞头自2013年获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来,围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建设和海洋管理保障五个方面,坚持统筹谋划、转型升级、亲海护海、张弛有度和挖掘提升,把“人海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

针对个别养殖户长期无序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增长受限的实际,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规范》(DB33/T709.2-2008)并制定《良种繁育技术规范》(DB.330322/T11-2016)、《无公害全浮翻转式栽培技术规范》等洞头紫菜行业标准,规范了洞头紫菜养殖行为,有效减少养殖病虫害发生,提高养殖亩产效率。

此外,针对如何扶持紫菜产业发展,实现养民增产增收、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困惑。他们还实施海区委托村集体管理,走出了一条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可行之路。

(三)政策扶持拓展养民致富空间

全面建成小康,脱贫致富是关键。

为推进洞头紫菜健康有序发展,洞头区将洞头紫菜列入五大产业培育提升范畴,出台产业提升优惠政策。

对于新发展紫菜深水彩玻杆,每亩一次性补助2500元,新发展全浮流翻转式紫菜养殖,给予每亩一次性补助2000元,群众投入紫菜养殖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

与此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积极开展政府服务,加强紫菜从业人员生产技能培训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紫菜整个产业链条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促进紫菜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浙江省率先开展紫菜养殖保险试点,按照中央、省级财政补助50%、区级财政补助20%、养民自负30%的标准,将洞头紫菜纳入渔业互保范畴,大幅提升洞头紫菜抗灾减灾能力。

据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候合海局长介绍,近年来,洞头紫菜养殖面积由原来的1万多亩扩增到3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养民年平均收入翻了两番,成为洞头乡村振兴的样板。

猜你喜欢
洞头紫菜海洋
紫菜蛋花汤
洞头:三无村变身“桃花源”
紫菜云集
温州洞头发出“干部召回令”
揭秘“塑料袋紫菜”
爱的海洋
“意外”的插曲撞击出数学思维“火花”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卷一卷,做紫菜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