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面加强道德教育建设

2018-10-13 09:34范守勋
青年时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范守勋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思想基础,是社会文明和谐的理论保障,是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力量。它是形成的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为实现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由于转型期社会状态呈现出复杂性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差异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持续而有效的从各个方面、各领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培育和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一切道德体系都在教诲向别人行善,但问题在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1]當前的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的调整令人们无所适从,因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核心并将其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中,全面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引人向上、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显得格外重要,逐渐地备受重视。具体而言,不同领域活动主体都有其需要开展的道德建设:包括执政党建设、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需要在道德主体艰苦不懈的努力下,贯彻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在全方位的、持续有效的加强道德建设中,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执政党的思想道德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需要国家层面的价值引导,因此自然离不开执政党承担主体责任,发挥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掌握公共权力的执政党,其思想道德面貌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局。“党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面对这项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执政党要勇于承担这一责任,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向人民群众做出表率。只有如此,才能适于新形势、完成新使命,才能始终保证走在科学的道路上。正确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前进道路中所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领导群众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

首先,要在深入理解马列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成果,这是我们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理论与实践源泉。因为这一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作为宝贵的思想财富,能够引导我们深刻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与嬗递的规律,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完整准确的理解其及精神实质,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提升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能够提高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锻炼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排除干扰,战胜困难。其次,将群众的利益放在贯彻精神、开展工作、落实目标的“第一顺位”,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地位,中共作为执政党自然应时刻牢记自身的性质与宗旨,号召全体党员不忘初心,时刻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以及维护群众利益的奉献精神应大力提倡;同时不断地提高个人的道德涵养,增强德性党性的自我锻炼。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这要求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公德的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与社会公德虽然在文本表述中存在差异,但在语义上无需做严格区分,都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群体都应该遵守的一些基础性、根本性的公共生活准则。这一准则也是评价社会成员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杆。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面貌直接体现了其人民的基本道德水平,因此必须从全民的道德教育入手,把启发公民的诚心和爱心作为关键点,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曾提出以“个人层面讲文明礼貌、人际之间要互帮互助遵纪守法、公共空间中要保护公共财产及生存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此内容为基础开展教育工作,来不断提高教育对象的基础德行素养,发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才能够确保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三、加强个体道德建设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与作为个人生活基础组织形式的家庭对于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个体公民的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这样一种建设以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的教育为集中体现。

(一)学校层面

第一,注重理论性与现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抑或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指引着我们走在科学的道路上,同时也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为其提供了合法性支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在学校课堂内外的德育工作中,要坚持用这一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武装自己的思想,为学生在成才成人的过程中打好思想理论方面的基础,以抵御西方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对于学生的道德腐蚀。其次,坚持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凝聚思想共识。虽然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形势、新情况,但是伟大复兴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仍没有变,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与精神支持。以共同理想作为凝聚青年学生的“黏合剂”,引导学生自我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力。

第二,强调专业性与现实性,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既要在其所教授的专业领域具有渊博的学识,同时也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与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影响和感染学生。对其而言,人格魅力其实就是指其在待人接物、专业研究、人际交等方面所具有的,能够更多获得学生认同的力量,实质是教师在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魅力,对于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准则、人生道德理想的形成,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能够深入了解课程所构建的内在知识体系和教材编写行文的知识逻辑;能够带着一种“人文关怀”的自觉意识,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其个体层面的特殊性,把握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授课内容,采用教学相长的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生动巧妙地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二)家庭层面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亿万个家庭组合起来构成了社会;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中国的家庭组织无论是在传统社会抑或是现代社会,在个人的成长与人格的形成中自始至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亲属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如:来源于传统社会的宗法血缘关系以及父母权威之下的依附关系,使家庭对人思想道德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感染和影响。

第一,以家长为主体积极进行营造家庭德育的良好环境。以当下最为典型的“两代——三口之家”模式为例,首先需要提高父母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使其在孩子成长与培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好榜样作用,率先垂范。同时父母在其婚姻关系中的相处模式直接影响着所有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谐相处,这在家庭德育的过程中自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保证孩子成长于一个完整而健全的家庭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基于学者們大量的调查研究与量化分析,或是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直观了解和主观感受:由祖辈看顾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中由父母一方抚养的孩子,相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更多,例如敏感多疑、内向胆小、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等,这不仅影响到孩子自身的性格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学校方面对于孩子进行的道德教育。

第二,进入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思路也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提升必不可少。首先,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强化以及高考改革中各类分数权重的变化,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层面)应当作为家庭教育关注点的重中之重,过去的“唯分数论”、“唯排名论”等片面化的思想应当予以摒弃,即便二者仍然在孩子的升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如果将其作为学生评价机制中的唯一尺度则难以再适应当今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全员育人”的发展大势下,家长也应摆正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定位,改变传统模式中“命令式”的教育方式,更多地在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中扮演“朋友式”的角色,主动了解孩子在兴趣爱好、学习心态以及个人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对于这其中积极的方面,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对于一些消极的方面,也要及时以引导为主帮助孩子在充分理解自身错误的前提下改正。

第三,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应当重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始终是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成才期望的话语表达,“品学兼优”是对这一期望的最好概述,这其实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呈现出一致性,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二者却经常会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仍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没有普遍建立起长期沟通与互动的有效机制。进入信息化时代,以QQ、微信、微博、公众号、论坛等网络公共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沟通方式正愈发深入并有效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家庭和学校之间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以此为载体增加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与有效性,帮助家长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发展,有针对性地在家庭教育中以学校方面为参照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互动配合。

参考文献:

[1][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