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及对策

2018-10-13 09:34徐井
青年时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网民媒介青少年

徐井

摘 要:在web3.0网络时代,网络社会不再是虚拟社会,而成为青少年实际生存的方式之一。是。青少年作为网民人群的主体,对信息化的接受度是最高的,但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抵御力却是不强的。网络同时影响了青少年价值观,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带来新的课题。面对日益丰富多样而庞杂的网络信息环境,很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去接触、理解、辨别、使用和处理信息,如何文明地、道德地、理性地进行他们的网络生活。当前很多父母和教师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以某省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网络素养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情况为基础,对当前青少年网络素养在网络使用和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素养

从点击时代到触摸时代,再到人网一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迎来了新一轮革命,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运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奇的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现今我国已成为网络新媒体应用大国,互联网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 2018 年 1月发布的第 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 2017 年 12 月,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增长率为5.6% 。由此可见,我国的网民数量正在大幅增长。其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体的52.9%,是网民人群的主体。青少年作为学习能力最强的群体之一对信息化的接受度是最高的,但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抵御力却是不强的,面对日益丰富多样而庞杂的网络信息环境,很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去接触、理解、辨别、使用和处理信息,如何文明地、道德地、理性地进行他们的网络生活。新情况新问题也给父母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某省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网络素养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情况为基础,对当前青少年网络素养在网络使用和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剖析。

一、青少年网络素养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网络使用方面

1.网络主要成为小学生社交和娱乐工具,网络使用范围过于狭窄

调查显示,小学生上网的过程中,网络使用主题以娱乐和社交为主。最常用的是即时社交媒体QQ和微信,其次是搜索引擎和视频,不少男同学有沉迷网络游戏的趋向。调查显示,19.6%的小学生“总是”、“经常”玩网络游戏。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会看下新闻,虽然时间不多。可以看出,大家把网络更多的当做一个即时社交、娱乐工具。网络作为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带给网民社交和娱乐工具,网络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带来新的视角,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功能时范围过于狭窄。

2.小学生使用网络倾向于网络游戏,且最爱网络在线小游戏

小学生网络媒介的使用情况中,使用最多的是网络游戏,调查中只有83.40%的小学生不使用网络游戏,可见在小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所占比重很高,由小学生上网游戏情况分析可知,小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网络在线小游戏,占小学生总人数的81.15%,所以小学生有关网络游戏的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十分必要。根据之前的数据分析,小学生使用最多的除网络游戏外,就是网络视频,不使用网络视频的人数仅有19.38%,其次是网络音乐、搜索引擎、即时通讯,使用人数很多,而其他上网内容类似于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超过半数的小学生并不会使用,可见小学生的媒介素养课程应着重于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娱乐性质的上网内容,使小学生对上网时间进行合理把控,防止小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3.初中生与小学生网络媒介使用情况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即时通讯

整体来看,初中生和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差异最大的是即时通讯,小学生中使用即时通讯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的73.46%,初中生使用即时通讯的占94.27%,根据单因素分析,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即时通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跟小学生相比,其上网的主要用途从单纯的游戏等娱乐消遣转变为例如QQ、微信等即时通讯,其次的上网内容为视频、音乐等休闲娱乐功能,可见初中生的网络媒介课程应以合理的使用即时通讯设备,聊天中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同时有着健康的上网心态,合理、正确、安全的进行上网,避免被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在使用网络音乐和视频时,家长和学校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合理控制时间、安排时间,视频内容也要避免有血腥暴力的镜头,初中生并没有完全建立完整正确价值观,但他们接受能力强,好奇心重,网络视频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教育,让初中生能够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

4.高中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更加复杂

高中生中,使用人数较多的是网络音乐、网络视频、搜索引擎,与初中生的上网使用情况类似,但是使用人数所占总体的百分比都大于初中生,且占高中生总体的90%以上。而其他上网内容例如网络新闻、网上购物、网络文学、微博也有80%以上的高中生会使用,可见高中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更加复杂,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说,小学生的上网内容较为单一,相对来说媒介素养的课程也可以相对简单,而高中生虽然有着较重的学业压力,年龄也相对成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自制能力达到要求,通过访谈可以得知,大多数高中生并不愿與家长沟通,而是喜欢在如QQ、微信等即时通讯设备上与相熟或根本不熟的人聊天,同时高中生阶段并不愿意与家长分担自己感兴趣的网络内容,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就应以学校为主,进行相关的媒介素养课程。

5.移动网络更容易让青少年上瘾,大学生手机使用度频繁

调查显示68%的青少年在课余最喜欢做的事是上网。访谈中笔者也发现,上网是学生们课余时间主要做的事情之一,不管是城市学生、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其中手机和平板电脑(IPAD)是他们最常用的移动上网工具。调查显示,35.5%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上网4小时以上,主要人群是大学生。普遍来说,年级越小,其使用手机上网的可能性就越小,根据多次访谈的经验可以得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小孩子的意志力相对薄弱,家长会对孩子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有所控制,但当孩子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家长的这种控制行为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二)网络素养教育方面

1.青少年对网络理解还有偏差,对信息辨析能力不足

一些青少年依然认为网络是隐形的、不受约束的。一些人“把网络看做发泄的地方”。不少青少年认为很多网民素质低下。这是大部分同学关注点。“从众心理严重”,“对事情的误解很多,情感宣泄不理性”,“是非分辨能力不足”,“个人情绪控制力不强,受一小部分素质低下的人挑拨,容易失去底线”,“缺乏责任感,不尊重他人隐私,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崇洋媚外,法律意识较差,文化素质较低,网民言论粗俗过激,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相关技能”等。

2.家庭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很重要,但是农村家庭忽视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来说,父母都在家的孩子,特别是大城市,老师和父母会严格约束他们上网的时间。但是留守少年儿童,或者农村的、家长外出务工的孩子就没有很多父母的约束和管制。迷恋上网和看电视是他们的生活常态。笔者曾在媒介素养科普教育中发现,青少年网民分布差异缩小,但是农村、外来务工者家庭的青少年明显缺少管制。

3.网络环境和管理不善,给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带来很多问题

不少青少年在访谈中认为,网络和社会环境不好。 “网络上的诱惑太多,网络上虚假信息太多”,“现在的网络泛娱乐化”,“有很多营销”,“网络色情文化等腐朽文化侵蚀网民。”,“盗版猖獗”,“网络诈骗、勒索现象多”,“网络虚拟游戏的过度侵蚀”。有的同学认为是社会的风气投射到网络上。有的同学认为这是网络自由的特点决定的。

很多青少年认为网络素养与网络管理不善相关。“网络环境复杂、管理不规范、还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和诱惑”,“网络法的约束少,社会的整体风气不好,感觉上既没有重视,违法乱纪也没有人来惩罚”,“缺少有效的网络管理、保护”,“法律对这一区域没有明确约束和管理,网民缺乏意识”。

调查显示,67.5%的人曾遇见账号被盗;79.2%的受试者曾修改各种网络账号密码;并且89.4%的人群在其电脑或手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在网络被动性行为中,60.6%的人遭遇过别人吐槽、嘲笑;70.1%受到过陌生人骚扰;69.0%网购时遇到过虚假宣传、诈骗等。在网络主动性行为中,49.7%的人转发过来路不明的信息;高达85.6%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转发或评论过别人;45.6%发过的帖子或评论被屏蔽过;同时,40.1%的人曾观看过暴力、色情等网络内容。这些结果反映当前的网络环境存在去中心化、去价值取向的特点,提示网络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二、网络素养教育的建议

(一)要加强网络约束和监管

一是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力量介入,政府来抵制不良网络行为。二是健全网络言论以及传播的相关法律。言论自由也不是让你想说什么都可以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过滤线。法律行政的力量来约束,网络警察发挥他的作用,打击网络暴力犯罪。应该明确网络环境监管者的方法、權限和目标。网络环境属于公共事业范畴,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行政手段对网络环境进行管理。管理者的权限仅限于监管网络环境,对于网络中的不当行为、违法行为,应该交由相关的执法机关来处理。网络环境监管的目的应该是保障网络环境的健康运作,保障其中活动的人的权益,不应该附加其他的因素。

(二)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媒体形成联动机制

1.政府层面

首先要“加强网络管理”。政府应该完善网络的法律法规,健全对网络言论以及传播相关法律,打击网络犯罪。二是重视舆论监管的方式。扩大信息来源,与媒体保持良性互动,实时发布消息。三是“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四是“加强中下层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对政府官员网络素质的教育”。五是从制定网络问政促进法、建立网络话语公共领域、宣传网络与问政知识、搭建和维护网络问政平台等方面培养"网民意识"。

2.社会层面

“社会要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 “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可以用公益广告”,“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增强实践锻炼,让广大网民在互动体验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要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展课程教育、技能培训、安全竞赛、公益活动,使孩子们从小学安全、知安全、懂安全,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及时辟谣,宣扬准确价值观”。“社会加强监督”。也有人看不到社会层面的作用,认为“社会顺其自然”。“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以一带百带千,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相关宣传片的制作,维护好网络文明安全,以法律约束,从而缔造网络文明。” “舆论媒体及时沟通,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完善网民反映机制,加强群众的责任心”。

3.行业层面

一些大学生能看到行业层面的重要性,认为要“提高行业素质,行业操守” ,“不被利益蒙蔽双眼,不做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的传播者”,有人提出具体措施,“行业层面要与民众、政府保持良性互动,解答疑惑,提出问题”。教育行业要建立健全社会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其他行业要定期进行网络教育,提高网民的素质。

4.机构层面

要“加强网络安全与监管机制的完善”.。网络机构和社会组织受到大家的关注,有几个同学提出“网络社会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网上诚信体系建设,有力惩戒违法失信行为”,“网络机构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个人层面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信谣,不传谣”,“要有自我控制能力,传播健康内容,反对网络暴力,抵制网络犯罪”。“网民也要积极献策”,“专家学者、新媒体代表人士、网络从业人员要发挥积极作用”,“机构的网民首先要自律,规范自身发言,谨言慎行,做好带头作用”。 “提高自身素质和新闻素养,不盲从”。

参考文献:

[1]安娜.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行为分[J].科技信息,2013(5),179-180.

[2]蔡骐.权力的视域: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媒介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1):25.

[3]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30):279-294.

[4]陈羽.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视点,2008(6):27.

[5]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73-79.

[6]龚芳敏,刘晗,毛奥,王召君.职业院校学生手机上网行为差异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基于湘西自治州5所职业院校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6),47-55

[7]胡祖辉,施佺.高校学生上网行为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2),26-32.

[8]黄旦,郭丽华.媒介教育教什么?——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变迁[J].现代传播,2008(3):76-77.

[9]黄永宜.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7(6):31.

[10]蒋宏大.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54.

[11]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2]林保平,张建新,刘舒羽,李富强.手机上网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2016(8),214-21541.

[13]刘峣.7亿网民如何影响中国社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8月15日,第005版.

[14]马敏.信息过剩带给受众的负面影响探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4(5):83.

[15]潘旭濤.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国网民规模突破7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8月4日,第004版.

[16]彭少健,王天德.2008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7]邱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选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7):54-56.

[18]沈金萍.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网民达7.3亿[J].传媒,2017(2)上,30.

[19]宋迎秋,万稚慧,莫洁安,等.现实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375-1378.

[20]苏德悦.《中国网民规模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N].人民邮电,2017年1月24日,第001版.

[21]王国珍.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网瘾防制机制探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9):82-96.

[22]许柳威.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与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2(1),193-194.

[23]姚伟宁.青少年网民群体特征与上网行为的动态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7(2),90-97.

[2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286-288.

[25]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6]章小兰.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4),85-87.

[27]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1-16.

猜你喜欢
网民媒介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书,最优雅的媒介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