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员基本素质初探

2018-10-13 09:34王占江
青年时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员现代化知识点

王占江

摘 要:教育现代化是推动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幸福、个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具备先进教育理念、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的现代化教员队伍。加强教员现代化素质研究是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

关键词:教员素质;现代化;强国

一、引言

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幸福、个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因此,现代教员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1,2],相对于传统教育,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使教育成为加速推动国家的进步与支撑社会的发展的基础力量。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而推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具备先进教育理念、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的现代化教员队伍。

二、新时代,教员素质现代化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征

教员素质现代化的其本特点是具有时代性、示范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具备现代化教育理念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教育现代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国家、社会和人民能力越强。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完整型”或“全能型”教员的素质要求,体现了现代教员素质的发展方向。美国肯特州大学认为现代教员必须是具备研究决策能力“学者”与沟通传递能力的“教者”的统一体;前苏联要求21世纪教员是全面发展的人;日本把现代教员基本素质能力分为: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指导能力、对学生强有力的生活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能力、独立的自修能力五种。尽管各国对“完整型”或“全能型”教员理解不同,但都强调教员应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我国正处于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和中华伟大复兴的冲击的阶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的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员必须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普及全民教育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突破点,规范教学研究、组织管理、自主学习、行为示范等能力素质。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坚定的政治素养

教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体现了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做人楷模的社会属性,其仪表、作风、举止和习惯等外在形象对学员的发展有强烈的示范型与感染性。而坚定的新时代政治素养则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基本要求,教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旗帜鲜明地责任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对承载伟大复兴梦想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担当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责任。

(三)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更新能力

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历代教员必然要求,由于网络信息、人工智能、多元媒体高度发达,新兴科技、科研成果在军事国防、经济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企业管理、院校教育体系当中不断推陈出新,同级学员的视野和知识面与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多元的知识结构及其更新能力则是当代教员必备的典型特征之一。具体包括:一是要求教员拥有知识传递底蕴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二要求教员必须具备获取和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最新成果用于丰富和扩展专业理论的能力。比如,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不断创新,微课、MOOC课新型教育资源不断涌现的时代[3,4,5],教员必须具备现代媒体搜集、设计、制作、综合运用的能力。三、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互联互通、教学资源共享最大化、教育发展体系化的今天,教员还应该具备广泛的教育合作能力。在全球合作成为发展必然趋势的今天,同行之间、院校之间、国内和国际交流不断加深,学会合作也是当代教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四、必须拥有与学员沟通的能力知识结构和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员的教书育人功能,跟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教育需求,才能真正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落到实处。

(四)具备一定的“教研”素养

当前,以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力模式,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现代教员的时代创新性是信息技术时代,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需求,它综合体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学术研究能力、教学器材革新三大教研素养。其中,教学设计能力[5]源于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总结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员和学员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员获得最好的发展。该理论强调了体现教员主导地位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学员主体地位的获取“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能力。从主导能力讲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认真钻研教学标准、教材和学员现阶段教学/教育/发展目标,摸清教学底;二是根据学员年龄、教育/发展水平等明确知识、能力目标;三是比较各项目标的意义和完成时限,确定总体教学目标;四是确定每堂课“最高目标”,合理进行教学設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从主体能力讲,衡量教学效率的指标不应当仅停留在升学率这个指标,还应包括学员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学员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不管教学设计多么“完美”,不管课堂多么精彩,没有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学术型的反思总结、交流推广型的创新传承,就不可能推动和促进教学设计的与时俱进、教育模式的整体变革和现代教员教研能力的提高。而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器材革新是现代教员实现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综上分析,教学、科研创新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者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良好的教研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具备扎实的“教学实践”之功

再优秀的品德、再坚定的政治素养、再完美的知识结构、再强大的教研能力,如果离开教学实践,就如同一把尘封的宝刀、深埋的金子,因此,教学实践是检验现代教员主导作用发挥、教学设计效果合理以及正确评价学员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获取的唯一标准,也是推动现代教员反思自身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过程和改进教育模式的必经之路。围绕学员主体作用,最能体现现代教员主导作用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点讲授能力和实作课演示能力。三者之间以讲授和演示为主,以课堂组织为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课堂组织能力。是指教员发挥主导作用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这些要素包括语言表达简洁富有逻辑性、肢体语言恰如其分、板书优美富有层次、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效能发挥、学员心理特点把握、主体学习方法与潜能激发以及处理偶发事件等等,内容涵盖设计能力、施教能力、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四个方面。

2.知识点讲授能力。每堂课的知识点指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也是授课的核心目标。而知识点讲授能力就是让学员主体能够学懂弄通知识点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语言表达、板书技巧、提问互动、师生沟通、结课技巧等具体实施能力。

3.实作技能演示能力。实作技能培训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知识点吸收的最有效途径。教员实作技能演示能力,是教员知识结构全面性的重要体现。尤其对于一些大型、复杂装备的操作培训来讲,其结构原理讲解、分系统操作和维护保养等知识讲解往往都由不同教员分别讲解而产生教、学、做脱节现象。而任何装备的操作规程都不可能详细规范每一个操作步骤,因此,培养教、学、做全面型现代教员是提高实作技能培训效率的催化剂。

三、加强教员队伍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清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不断创新现代化教育理念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发展、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幸福与希望的重要事业,教育现代化是加速推动国家的进步与支撑社会的发展的基础力量。而教员队伍教育现代化理念是教育现代化实现的前提,教员队伍教育理念越超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越早到来,这是加强教员队伍现代化的内在动力。目前,对于教育现代化内涵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现代化、社会教育现代化、自我教育现代化等内容,由于研究时间相对很短,这些理念还不成熟,有待整合完善。但从学校教育现代化出发,从整体上找准我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军队院校教育和训练机构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融合等问题,是不断研究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的突破点。

(二)培养坚定的政治素养,筑牢社会主义师德品质

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教员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职业道德,在教员的“师、范”(加入海工学习知识)作用渲染方面做的还不明显,教育对社会发挥正能量方面做的还有距离。因此,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世界,培养坚定的政治素养,筑牢社会主义师德品质是维护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增添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强大魅力的底蕴。一是地方院校教员须从小学、中学、大学到企事业单位和国家职能部门,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策培养,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和依法治国的政策根基;二是军校或训练机构教员必须紧贴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蓝图,强化自身铸魂的政治修养和育人的工程实践。这是提高一切精神的动力,是提高教员思想品德修养、培树良好的职业形象根基。

(三)树立合作共赢理论,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

1.大力培养现代媒体处理能力,规范教员多元知识结构。目前,一部分教员还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现代媒体实施教学,而且对于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归一化思考我军各层次基本教育学科知识点的深度还不够。比如我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以及军地院校之间融合深度不够,军队院校与训练机构之间由于培训方向不同也没有形成现代化一体化教育合作机制,这对教员队伍现代化发展不利。因此,一要加强网络信息获取能力和现代媒体融合、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拓展多元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如微课、MOOC、公开课资源的搜集整理整合能力培养,这是借鉴、提高自身素质的高效捷徑;二是不断拓展教育合作能力,大力构建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微课、MOOC、公开课资源等授课资源的体系整合,提高军民融合能力,不断发挥现代教育媒体主导作用,为学员主体的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平台;三是规范和培养教员自我教学效果评价效益。在知识传递目标和学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对自身的教育思想、教学法过程、教学效果的检查与反思,有助于更新教员教育理念,提高教员教学能力。

2.树立新时代教员教育合作理念。目前,我国小学、中学、大学之间还存在整体交流不够现象,军地院校之间也存在融合深度不够现象,没有形成现代化一体化整合发展机制,这对教员队伍现代化发展十分不利。在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在强化同行之间、院校之间、国内和国际交流的同时,打破小学、中学、大学之间存在分层交流现象,打造现代一体化教育理念,是加强教员队伍的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四)规范教员“教研”素养培训机制,将教员“教研”素养培养纳入教员选拔、晋升的指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规范教学设计能力标准。一是将教学标准、教材主体内容作为量化教学设计能力关键指标;二是将学员年龄结构、学历基础、兴趣爱好及学员现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等学情分析作为量化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指标;三是围绕知识点将引课、提问互动、教学手段运用等要素在教案和课件的体现量化为教学设计能力的基本指标。

2.树立教学过程最优化理念,将教学反思作为科学修订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一是通过教学实践,反思引课、授课、教学手段运用等作为自我修订教案和课件的基础;二是利用授课、辅导、答疑、测试等环节,跟踪学员作为主体其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获取作为自我修订各要素时间分配的基础;三是撰写相应的改革论文推进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四是说课和听评课作为集体反思的要素反馈到教学设计。使集体反思和自我反思相辅相承,互相促进。

3.共享教育资源,优先研发教学器材。目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实施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器材的现代化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节省大量的实装训练经费。2014年我军首个大型计算机兵棋系统建成,并已培训了我军中高级军事指挥人才上万人次。其实模拟训练已不仅仅限于作战训练,在国际空间站模拟、虚拟外科手术训练、商业竞争模拟、院校教学等方方面面都已广泛应用。如源自战争推演的企业沙盘实战模拟训练系统,同样适合企业对中、高层经理的培养锻炼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或制定企业发展策略、人力资源、产品研发、市场策略等;如中国自主研发的ARJ21-700飞机其模拟机可代替真实飞机训练;如微软件的虚拟世界模拟器可以用于无人机、无人汽车驾驶训练。据《2016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指出VR市场规模在中国乃至世界已经达到绝对领先,因此,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模拟训练系统必将产生巨大的军事、经济效益。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院校与训练机构应该树立集成优势、以研促教的教育理念,优先鼓励教员研发现代化教学器材,并且要发挥院校与训练机构训练资源的集成优势。不断促进教学保障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新时代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物质基础。

(五)夯实教员授课基本功,提高“传道”之功

1.提高课堂组织能力。一是教员要根据设定目标注重引课中提问互动环节必须给学员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二要突出重点难点施教方式与学员主体现场表现的调整应变能力。如“改变教员授课节奏、改变多媒体与讲解配合时机、提问集中学员注意力”或“将单纯教员讲授改为师生互动、学员集体研讨”等形式,但要注意调整好课堂节奏;三是辅导课要组建帮学对子,实现优势互补,或开展群众性比武竞赛,活跃课堂气氛等;四是注意高危科目教学的训练安全,提前制定教学应急预案和按计划组织预演等。确保课堂教学秩序正规、教学效率高质高效。

2.提高知识点讲授能力。如何将知识点有效地传递地学员?首先,需要教员提前备课,精熟知识点所涉及的外围知识和知识点本身的实际应用情况,即所谓“教员给人一滴水,自己要备一桶水”。其次,要求教员在了解知识目标、掌握学情动态的前提下科学引课,调动学员对“知识点”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三要求教员要根据教学设计调动语言强调、板书提醒、关键词强化,多媒体应用或实物的直观演示与讲解的通俗性结合等一切要素,加深学员的认知和理解,必要时适当停顿,抛出个别“难点”进行集中讨论,由学员“集体攻关”创新思维找出答案,达到发挥教学主体作用的真正目的。第四是科学结课,提纲契领串讲知识点,加强辅导,巩固练习。但要注意一个知识点应该在一节课堂上完成。

3.培养实作技能演示能力。一是必须掌握所属装备的基本结构、原理与信号流程,这是科学操作装备的前提;二是掌握完备、规范的操作规程;三是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时间指标完成实装操作訓练;四是完成规定时数的实装维护保养;五是必须熟悉与装备操作相关附属设备、器材的操作训练。其中,第五点看似无关,但往往因突发情况导致新教员手足无措。

四、结束语

教育现代化是加速推动国家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而建设一支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品德良好、知识多元和善于推动教学改革的现代化教员队伍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推进教员素质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各个领域的院校、训练机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现代化,https://baike.so.com/doc/6140068-6353232.html.

[2]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途径[J].群言,2012(12).

[3]《电化教育研究》[J].胡小勇,朱龙,郑晓丹.2016,(06).

[4]《中国教员报》,2013.08.21,第11版.

[5]《现代教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青年导报, http://roll.sohu.com/20130423/-n373719754.shtml,2013年04月23日14:18,https://wenda.so.com/q/1375742923067987.

猜你喜欢
教员现代化知识点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