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播音主持人的专业学习能力

2018-10-13 09:34陈莉
青年时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信息时代

陈莉

摘 要:近年来,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我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一批基于互联网和手机传播平台的新媒体应用功能日益强大,在为受众提供海量资讯的同时,也满足着人们随时随地互动表达、参与娱乐及信息共享的需要,这为传统广播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善于捕捉优质信息对其业务开展会有帮助,但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依然需要加以甄别,因此这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出更重要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时代;播音主持人;专业学习能力

一、引言

长期以来,传统广播一直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播介质,人们收听广播都是通过收音机。这种线性收听的方式使传统广播节目转瞬即逝,不利于广播节目多次利用和长久保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广播纷纷开办自己的网站,将节目上网,开展在线直播和点播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广播的劣势,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广播的形态和传播空间。进入21世纪,一些电台更是专门开发出完全依赖网络进行传播的网络广播,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银河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北京广播网的实时广播和视频直播等。这些网络广播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要素集为一体,使传统广播迈上了多媒体互动的新台阶。近年来,电话广播、手机电台、微电台等一些更新形态的广播也纷纷出现,它们借助于新媒体手段,从不同方面拓展着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使人们收听广播具有了更多的选择。

新媒体在极大丰富传统广播传播手段、拓展传统广播发展空间的同时,使广播主持人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广播主持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制订职业规划,对自己进行职业训练。

二、信息时代对播音主持人的特殊要求

信息时代,信息传递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这就要求广播媒体对音视频节目同样采取碎片化的处理,播音主持人需对节目的形态、结构,变以前讲复杂曲折、情节完整的新闻故事,为讲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笑话段子,主持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较短时间里精彩演绎人物角色,加上精良的后期制作,才能赢得更受众的认可和追捧。

三、新时期播音主持的新能力培养

(一)丰富的舞台掌控能力

随着“开门办广播”理念的不断落实,广播主持人开始逐步走出直播间,参与各种跨界融合的线上、线下活动。2012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共举办各类旨在打造媒体品牌、提升媒体价值的活动252场,这些活动多在广场、剧院、社区等公共场所举行,现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电台等全媒体共同参与,有些大型活动如全台的推介更是实现网上直播,这些都对主持人的现场掌控能力、舞台调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身份的多元化

传统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身份较单一,分为新闻主播、体育主播、娱乐新闻主播等,形式单一固化,缺乏活力。随着新媒体如潮般的涌动,播音主持者的身份也逐渐趋向多元化,许多播音主持行业的人不再单纯地从事某一类播音主持节目,而是积极发展自身,朝着多方面,多维度的方向发展,在新媒体下,跨界主持现象早已風生水起,不再新鲜,播音主持行业的确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如何在如此大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三)加强素质培养

众所周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各行各业优秀人才都可以在网络中获得重要的地位,倘若不稍加用心,便会被淘汰,因此,从播音主持自身的发展来看,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基本的职业素养,相比其他行业的人,跨界发展是存在风险的,因为他们缺少专业的教育,对播音主持行业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作为一名相对专业的播音主持者,最重要的就是立足本职,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无我有、人有我优”境界,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意识,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向,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遵守法律法规等,这里举一个反面教材的实例,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四川汶川地震的采访中,由于并未抵达现场,就随机自编自导,后被广大观众质疑,风波不断。可见,作为一名播音主持无论怎样创新发展,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万不可变的。

(四)深度挖掘信息内涵,变信息传播者为信息加工者

第一,信息爆炸减低媒体信息价值。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发布权不仅集中在传媒工作者受众,新媒体逐渐成为热点新闻的首发媒体。据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年156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有102起,占比超过60%,比201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如今,平民已成为热点话题的发起者,平民话语成了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力量。第二,公民发生传播信息需要再加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媒人略逊于普通公民在抢夺话语首发权上。例如,在“7.23”甬温动车相撞事故中,事故发生不到15分钟,有一名叫 “羊圈圈养”的网友第一时间发出了求助微博,此后这条求助微博的转发量达到10万多次。从这样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普通民众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比较关注的是较为显性的事实陈述,很少关注事件中的人物的感受,以至于被报道出来的新闻往往缺乏很多关键性信息,甚至让观众感觉缺乏人文情感。这对于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需要对“公民新闻”进行深度解析。需要从信息加工者的形象转变成提升信息附加值的人,对新闻发生的背景及深层原因和深远影响等进行深入解读和报道。

四、总结

当前互联网时代,播音主持人的身份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可否认的是机遇与挑战永远都是并存的,所以,作为媒体人应该积极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不断创新发展,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不仅有利于播音主持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媒体行业的进步,形成良性的发展趋势,给受众者带来更加优质、更加有效的广播节目,为受众者带来新的视觉上、听觉上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姣.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角色定位与能力塑造研究[J].科技传播,2017,9(03):5-6+9.

[2]沙睿.浅论记者型主持人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J].才智,2014(01):264+266.

[3]刘毅涛.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力构成分析——基于一种“树形”素质能力模型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3):85-89.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人信息时代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文学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分析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与应变能力刍议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思考
论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