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干流生态水量恢复措施研究

2018-10-15 07:56李杜元
山西水利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流汾河干流

李杜元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汾河干流概况

汾河是山西第一大河,黄河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39 471 km2,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干流自北向南流经6市27县,纵贯太原、临汾两大盆地,于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全长716 km,按其自然特征习惯上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上游段:河源至兰村烈石口,河道长217 km,属山区性河流。山西省最大的水库——汾河水库,位于距河源123 km的娄烦县下石家庄,其下游约80 km的悬泉寺峡谷段建有汾河二库,万家寨引黄入晋的南干线通过本段河道输水。因此,上游河道水量较为丰沛,根据静乐水文站统计资料,自2003年万家寨引黄供水以来,基流常年在2.0 m3/s以上,引黄供水期可达到8.0 m3/s以上。

中游段:自兰村至洪洞县石滩,河长267 km,干流穿行于太原盆地与灵霍山峡,基本上属于盆地平原性河流。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汾河灌区位于此河段,建有汾河一坝、汾河二坝、汾河三坝3个拦河闸取水枢纽,设计灌溉面积10万hm2。由于该段是汾河主要用水区,河道基流很小,灌溉季河道二坝、三坝经常断流,非汛期河道内基本为太原市和晋中市的污水。

下游段:自洪洞石滩至入黄口,河长232 km,为汾河干流中最为平缓的一段,其中入黄口段常发生黄河倒灌顶托现象,致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口段。该段也是全省主要的农业主产区,沿线设有汾西灌区取水口,东刘、赵曲、东邓、汾南、汾北、木赞等电灌站,设计灌溉面积6万余hm2,灌溉季河道水量衰减严重,近三年河津水文站实测最小日平均流量仅0.80 m3/s。

综上所述,汾河干流生态水量不足的河段位于汾河中下游区。生态水量短缺的原因,一是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大量挤占河道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和煤矿开采排水,破坏了区域的水文循环过程,导致能够产生径流的有效降雨大幅度减少、岩溶泉衰减甚至断流(八大名泉中晋祠泉、兰村泉、古堆泉已断流,洪山泉濒临断流,其它大泉出流量大幅减少);三是由于水资源短缺,蓄水工程为保障供水,不能常年下放生态基流。

2 干流河道生态水量分析

生态水量包括河道内生态基流和敏感生态需水及其过程,对于在1985—2008年频繁断流的汾河中下游干流河道,近期内主要考虑生态基流。生态基流,是指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的河道内最小流量。对于北方河流,生态基流按非汛期和汛期两个水期分别确定,一般情况下,非汛期不低于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10%,汛期可按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20%~30%确定。

汾河流域汛期为6—9月,非汛期为10月至次年5月,按照生态基本需求和生态良好两种情况分析干流生态流量。其中,基本生态需求汛期按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20%、非汛期按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10%考虑,生态良好需求则分别对应为30%、20%考虑。

2008年以来,利用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向汾河每年补充生态水量1亿~1.5亿m3,汾河断流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生态基流仍然偏小。根据汾河干流各站实测资料,河道生态流量与国家规范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详见表1。

表1 汾河干流现状及规范要求生态流量 单位:m3/s

3 恢复干流生态水量的主要措施

3.1 工程措施

3.1.1 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

近期应急措施就是要充分利用万家寨引黄工程已形成的供水能力,加大黄河水利用力度,增加汾河干流河道生态基流。万家寨引黄工程设计年取水12亿m3,其中南干线向太原年供水能力6.4亿m3。目前,总干线3座泵站(设计3×10台机组)已安装一半机组,实际最大年供水能力6.16亿;南干线2座泵站(设计2×6台机组)各安装4台机组,最大年供水能力可达到4.5亿m3;同时,近期年均向太原市供水约0.94亿m3,阳曲工业园和太化实施供水后,仍有2.5亿m3可用于退还被生产用水挤占的河道生态用水。充分利用引黄水后,将大大加快和促进流域生态修复。

根据流域供水体系布局,要实现生态良好水量目标,主要是加快推进万家寨引黄工程机组安装工程、中部引黄工程东干和汾孝支线工程建设。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工程在2022年前向汾河流域调水4.5亿m3,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后,向汾河干流生态补水2.5亿m3;2022年后向汾河流域调水6.4亿m3,可向汾河干流生态补水2.5~3.9亿m3。中部引黄工程东干和汾孝支线工程在2021年可实现向汾河中游的吕梁平川4县、晋中2县(介休、灵石)、临汾汾西县供水,同时具备向汾河补充生态水的能力。

3.1.2 实施高效节水

汾河流域耕地面积116.67万hm2,总有效灌溉面积58.33万hm2,其中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4.27万hm2。农业灌溉水量占流域总用水量的60%,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0.52,平均用水3 510 m3/hm2,与全省平均用水3 120 m3/hm2相比还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大力实施农业节水改造,尤其是大中型灌区实施斗、农、毛渠道改造管道工程,规划到2030年末灌溉面积维持58.33万hm2,其中河灌区面积45万hm2,井灌区面积13.33万hm2,高效节水面积达到95%,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0.65。

3.1.3 实施地下水关井压采水源置换工程

汾河干流两岸有超采区8个,超采区面积6 763 km2(其中严重超采区874 km2),涉及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5个市,年平均超采量1.68亿m3。重点推进在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中部引黄、禹门口东扩工程和其配套的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通过水源置换对超采区实施关井压采,同时将引黄水和跨流域调水主要作为工业用水,逐步退还流域内被挤占的生态水量。

水源置换工程供水区,持续实施关井压采方案,2020年超采区面积减少30%,地下水开采量限制在9.4亿m3左右,已断流的晋祠泉基本复流,兰村和古堆泉泉口水位大幅度上升。到2030年基本消除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8.8亿m3左右,地下水位大幅度回升,已断流的兰村和古堆两处名泉基本复流,其余岩溶大泉出流量稳定增加,以山涧水为主体的小泉大面积恢复。

3.2 非工程措施

3.2.1 实施汾河干流生态水量统一调度方案

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将引黄水作为工业、生活用水,逐步退还流域内被挤占的生态水量。根据汾河干流已建工程情况,为了充分利用黄河水,生态联合调度,按6个节点控制,分别为汾河水库、汾河二库(兰村)、义棠、石滩、柴庄、河津。按照干流生态环境良好要求,在保障生态基流的前提下,汾河上游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控制在40%以下,中下游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控制在50%左右,到2020年外调水量不低于10.0亿m3,流域地表水用水量控制在8亿m3,退还河道生态水量2.0亿m3左右;到2030年外调水量不低于12.5亿m3,流域地表水用水量控制在7亿m3,退还河道生态水量2.8亿m3左右。

通过生态补水每年可向晋祠、兰村泉域补水0.6亿m3,向郭庄泉、古堆泉补水0.6亿m3。考虑引黄水成本较高,在太原以下河道水质较好的区域,两岸利用现有取水工程可引水置换超采区的地下水,原则以农业灌溉为主,工业适当引用。同时,发挥流域系统性调节性能,在河道水量富裕情况下,引水至两岸生态湿地或蓄滞洪区,既可蓄存备用水量并增加区域地下水入渗量,又可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

3.2.2 实施关停泉域重点保护区煤矿措施

依据《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关停8大岩溶泉域重点保护区626 km2范围内的煤矿。关停区域涉及4市15县(市、区),分别为忻州宁武县,太原古交市、娄烦县、阳曲县、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晋源区、清徐县,晋中介休市、平遥县,临汾霍州市、汾西县、洪洞县、尧都区。

3.2.3 建立使用引黄水的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将引黄工程、汾河水库、汾河二库、中部引黄、禹门口引黄等各水源统一纳入生态水量补偿体系,建立汾河流域生态水量调度协调机制,各工程在满足设计供水任务的同时,根据其对生态水量的贡献进行补偿。

4 结语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期间,指出“一定要高度关注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汾河干流有连续的、流动的生态基流是这一切的基础。以节水和替代水源为主的工程措施与以调度为主的非工程措施,将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调控流域水资源利用总量及过程,调配出流域生态需水总量并合理补充入河道,保障汾河干流河道清水长流,促使流域地下水位的回升和泉水的恢复,以利于流域进入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状态。

猜你喜欢
基流汾河干流
陪汾河走一走
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秦岭山区-黄土高原过渡带的对比应用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永定河官厅下游段生态基流估算研究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汾河水韵
多种数值模拟基流分割法在鄂北丘陵山区随县的应用对比研究
江西省信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