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退役大学生实际困难助力高等院校思政教育

2018-10-15 09:26欧阳欣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实际困难思政教育

欧阳欣

摘 要:近年来,退役大学生数量逐年升高,成为高校一个新的特殊群体。退役大学生复学过程中在学业生活、消费观念、自身价值认同等方面会面临许多实际困难,需要引起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力量。

关键词:退役大学生;实际困难;思政教育

一、选题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指明了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作战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部队对兵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大学求学的过程中也选择投身军旅,参军大学生数量逐年提高。入伍大学生经过2年的义务兵服役期后,他们有的通过士官招录、军校考试等途径继续留在部队深造,还有相当一部分入伍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大学校园继续完成学业,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新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复学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实际困难,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着重关注、加强引导和帮扶。同时,这样的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学生群体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宝贵的教学资源,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充分调动退役大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他们的优秀品质,着力把这个学生群体打造成校园思政教育的新力量。

二、退役大学生复学后面临的实际困难

退役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面的一个新的群体,复学后,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重新磨合的过程。适应外部环境快速转变,完成自身角色重新认知定位等实际困难困扰着这些退役复学的大学生。

(一)大额的安置津贴,带来消费观念上的偏差

根据国家关于大学生征兵入伍的有关政策规定,大学生两年的义务兵退役复学后可享受的经济待遇包括:津贴、家庭优待金、大学生服役增发优待金、自助就业一次性退役金、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退伍费、学费补偿金。合计下来,每一个退役大学生将获得一笔数额可观的优待安置津贴。拥有大额的退役津贴,缺少关注和正确引导,使得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甚至有时会出现偏差。即使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入伍之前是学校贫困建档学生,复学后也开始出现购买摩托车、奢侈品等大额消费行为。

(二)急剧的环境转变,带来学业生活上的困扰

退役的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活,复学后面临重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的问题。一方面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转变,从部队强调严明的纪律、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变大学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从部队里熟悉的连队班级到复学后编排进入的完全陌生的新班级,从熟悉的战友到刚刚认识的新同学、新老师等等都是退役大学生所要去面对的,在这个过程中,退役大学生很容易因为环境变化而导致短期的不适应,因为观念差异导致与普通大学生沟通障碍,表现除心理上焦虑和孤独感。另一方面是在部队强调身体意志上的锻炼、特殊技能的实际操作和掌握、实际任务的执行等方面。复学后,在大学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考核,退役大学生离开课堂两年,基础知识的遗忘,复习准备时间的紧迫,缺乏高效有针对性的帮扶等因素,会导致他们很难快速适应和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较为沉重的学习压力很容易使他们感到迷茫。

(三)较低的关注程度,带来心理上的落差

通过与很多退役复学大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到,他们认为学校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比起准备参军入伍的大学生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的人文关怀比较缺乏。退役大学生复学后,新的针对性的关心和指导没有跟进,在一些退役大学生需要帮助指导的方面,与普通大学生同等对待,没有能够获得相应的政策倾斜,退役大学生复学相关手续的办理缺乏相对复杂缺乏指导和必要的帮助,部分入伍之前宣传的政策,也因学校自身的原因没有完全落实。退役大学生一些比较关注的问题没有能够及时妥善的解决,导致部分退役大学生复学后心理上产生落差。

(四)较少的展示渠道,带来自身价值认同缺失

退役复学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活锻炼,大多数都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强,还具备一些特殊技能。这些品质特征在部里是非常推崇的,但是在大学校园中这些品质特征的推崇程度不及部队,能给予退役大学生展示这些优秀品质特征的渠道也不多。这些情况会导致退役大学生会对这些优秀品质特征的价值认同感降低,还有一部分退役大学生甚至会对自己两年军旅生涯的收获产生置疑,自身价值认同感低。

(五)不完善的交流平台,导致退役学生之间沟通缺乏

退役大学生复学后,大部分会根据入伍前的专业编排到原来的院系专业的新班级。从部队退役后,即使以前是同一部队的战友,也会因为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寝室分布安排,再加上学校没有搭建或者极少搭建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退役复学大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得退役復学大学生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沟通交流。一方面使得退役大学生复学后在校园的归属感不高,另一方面也使得退役大学生零散的分布于学院的各个院系专业,没有有效的组织,没有形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助力的新力量。

三、合理帮扶引导,助力高校思政教育

退役大学生复学后往往会因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行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做好思想引领,建立健全学业帮扶和心理干预机制,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走出短期的迷茫,与此同时,还要汇聚退役学生中的佼佼者,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展示优秀品质特征的渠道,充分调动退役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投身校园管理、班团建设中去,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新力量。

(一)加强思想引领,注重人文关怀

高校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征地,退役复学大学生更是高校思政教育急需关注的重点人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退役大学生要给予人文关怀的同时,做好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里面培养了政治立场坚定,规矩意识强,作息规律等优秀品质特征,我们要肯定他们的优秀品质,在某些方面可以把他们树立为学生典型,采取一些措施帮助鼓励他们保留这些良好的品质特征;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尽快的完成由一个退役军人到一名高校学生的认识转变,为他们尽快的重新适应校园生活提供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正确看待和使用退役津贴。与此同时,我们要注重加强对退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到复学同样有归属感,在校园一样能体会到家的温暖。学校武装部门应该成立自己的类似于“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官方组织,为退役复学大学生做好入伍政策解读答疑,为退役复学大学生办理复学手续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为退役复学大学生反映诉求打通渠道。负责征兵工作的辅导员、相关班主任老师、同学,都应该加入到关心这一特殊人群的行列中来,让高校大学生放心参军入伍,安心退役复学。

(二)学业帮扶为主,心理疏导为辅

退役大学生复学后在学校生活中会遇到困境和迷茫,普遍表现出学业压力大和心理上容易出现困惑。高校应该学业帮扶和心理干预机制,相应出台一些政策。做好针对性的学业帮扶和心理疏导,将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落到实处。在学业帮扶方面。班主任、班级同学、任课老师对于退役复学的学生要多关注多帮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集中退役复学学生开设一些由任课老师或者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授课的学习兴趣班,帮助他们尽快的跨越学习障碍,跟上教学进度。在心理疏导方面。学校心理健康部门应该多多关注这一学生群体,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重点学生还应建档跟踪关注,采用有效的途径对他们做好心理预防和心理干预。辅导员、班主任也要多关注退役大学生,多了解退役复学大学生复学后生活适应情况和学业上的负担压力等,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疏导技巧,帮助他们增强心理素质,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三)汇聚退役学生精英,形成育人新力量

退役大学生在部队里培养有一些优秀的品质特征,是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在一些品质方面,可以说退役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标杆和模范。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将这些优秀的退役大学生汇聚起来,以他们为基础成立退役军人工作室,高校民兵组织等正式、非正式的社团组织,为退役大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参入到高校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征兵宣传动员、班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中去,充分利用退役大學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朋辈效应,使他们为高校思政教育加油助力。助力高校征兵宣传动员、爱国主义教育,退役大学生现身说法,从学生的角度为大学生解读大学生征兵政策,介绍军营生活,会比单纯的教师宣讲会更有说服力。助力校园民兵组织建设,退役大学生参与校园民兵组织建设,在校园弘扬尚武精神,帮助普通学生离开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教室,走向操场,在校园里引领“去娱乐化”的风潮。助力高校国防教育,如军事技能训练,挑选优秀的退役士兵作为参训教官,不仅让退役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军事技能和获得自身价值认同感,还可以在高校中营造“军人无上光荣”的氛围。助力高校班团建设,部队培养了退役大学生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力,班主任在班团建设中可以大胆的起用退役复学的大学生担任班团干部,这样即能帮助他们加快适应融入班级,缓解他们与班级普通大学生短期的沟通问题,还能让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得到很好的发挥,为班团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退役大学生复学后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宝贵教学资源,高校思政工作者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认同的同时,还要把他们作为优秀典型,是他们成为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实际案例,利用好这样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思政教育模式,让普通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高校思政教育,使退役大学生这个群体成为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力量。

四、结语与展望

在习总书记十九大强军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是新常态、新趋势,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也会成为必然。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给予退役大学生更多引导和关注;同时要求我们高校思政工作者与时俱进,在了解掌握这类学生群体的特点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使他们成为助力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新

力量。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7(001).

[2]胡俊宇,陈永光,李蒙蒙.大学生应征入伍及退役复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8):44-49.

[3]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政策问答[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07)

[4]董桂清,王翠华,梁文辉,黄梓莹,樊建明,陈凯辰.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05):167-168.

[5]马雯瑄,李昂.基于精准理念的退伍复学大学生再适应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1):34-38.

猜你喜欢
实际困难思政教育
一八六团工会开展帮扶救助送温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