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与学的有效融合例谈

2018-10-15 09:20王先秀刘成燕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例谈评价标准小学

王先秀 刘成燕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构建的荔美课堂评价标准追求教育本真和学习本质真正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体现教是为学服务、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其核心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开展有效的共同体学习。荔美课堂评价标准的构建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

关键词:小学;荔美课堂;评价标准;例谈

作者简介:王先秀、刘成燕,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教师。(广东 广州 5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阳光评价下的荔美课堂标准的研究”(课题编号:ZC2015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4-0012-02

一、荔美课堂评价标准

“让教育回归本真”是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一直以来的教育追求,也是探索荔美课堂教学改革的旨归。为有效推进荔美课堂的深度变革,经过多轮次的研究探讨,建构了荔美课堂评价标准,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见表1。

二、荔美课堂评价标准解读

1. 一级指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的共同体学习。教学评价的要素是构建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建构荔美课堂评价要素时,更多的是追求教育本真和学习本质真正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体现教是为学服务、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因而在一级指标中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的共同体学习3个要素。这更清晰地指向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引领老师用科学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思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

先学后教:它指的是老师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独立自学和与伙伴的共学。先学后教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践行。先学具有以下特性:①超前性。先学即学生的学习在前,教师的教学在后,超前性是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②独立性。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思考乃至作业活动,自行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化、拓展和提升;③差异性。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进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从效果上讲,每个学生由于基础和能力不一样,同样的内容先学的质量和理解的深浅也不一样,这种差异是课堂开展共同体学习的宝贵资源。

后教具有以下特性:①针对性。后教强调必须根据学生先学中提出的问题或疑问进行教学。针对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元素,也是區别于传统课堂的显著特征;②参与性。先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基础。通过先学,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困惑、思考、想法、见解和意见进入课堂,课堂真正成了学生求知和展示、互动和评论的舞台。在这样的舞台上,学生不仅参与了学,也参与了教,师生真正成了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③发展性。先学后教的课堂具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其一,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其二,先学后教的课堂为教师关注每个学生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机会和平台,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以学定教:通俗地说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以学定教是先学后教的必然结果。每个学习者都要把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前提必然是找寻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的教应该教在学生需要教之处。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定教的着力点是教什么、怎么教。

这两个着力点揭示了教的本质属性——针对性和提高性。教师的教只能根据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疑难进行,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当然,学生的先学有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学生都读懂了,教师也要进行提高性的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掌握教材背后的思想方法和智慧内涵,从而使教学有高度、深度,学生的学习有品质。

有效的共同体学习:这是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组织策略的规定性。要求尽可能让学生能动、自主地学习成为学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成为教的最高追求。将学生的个体学习(自学)、小组学习(互学)、全班学习(共学)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主动的、快乐的、个性的、丰富的,而且是完整的,有结构的、系统的。

在课堂文化方面,共同体学习致力于一种安全、润泽的课堂文化,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潜能得开充分开展、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得到充分展开、自信得到充分培养,心理更趋于宁静与从容。这种课堂文化浸润下的学习过程还具有更丰富的心理意义和教育意义,它对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感恩心,以及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利他性品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二级指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荔美课堂评价标准的二级指标从教和学的两个方面来考量。

(1)教的部分指向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设计的4个观察点:①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明确具体可检测;②能对学情做合理分析,准确把握教学起点;③能够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抓住关键和难点,容量恰当,坡度合理;④善于设计开放性的核心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强调的是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好学、有效学、真实学而设计。

教学实施的4个观察点:①面向全体,关注待优生,因材施教;②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③能营造安全润泽的课堂,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角色融入课堂,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④能及时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指引。这四个观察点指向的是教的真实与高效、课堂文化的和谐与温暖。

(2)学的部分指向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学习状态有3个观察点:①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参与面广、参与度高;②共同体学习效果好,善于倾听、反思、质疑、评价和总结;③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过程真实有效。其强调的是学的真实与高效、过程与体验及每个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并致力于学习力的培养。

学习效果有2个观察点:①思维活跃,敢于大胆质疑。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善于发表对问题的独到见解;②目标达成度高,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得到有效提升。其强调的是真实学的结果是高效的。同时,学习效果的评价还指向学生的自我生长。这不仅是知识的递增,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情感精神生长。

荔美课堂评价标准,致力于要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致力于建立让学生的潜能得发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既重结果的有效性,更重过程的有效性;既关注教师真实的教,更关注学生真实的学;既强调知识的获得与递增,更强调学生自我的生长与成长,较好地促进了教与学的融合,也实现了教学关系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易继斌

猜你喜欢
例谈评价标准小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