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地方高等院校艺术类通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2018-10-16 01:18黄丝雨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艺术类互联网

摘 要:艺术类通识课程,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中审美教学的重要责任,在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思潮中,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该类课程为例,对课程涉及的艺术门类进行细化分类,深度剖析目前传统教学面临的短板,关注近几年出现的线上教学新模式,并思考其中得失。在此基础上得出:立体型教学网络、深度交互式教学体验、差异化教育模式三个改革思路。为互联网+教育时代,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詞:互联网 艺术类 通识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40-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教育部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通识教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共识。在1998年颁布的《中国高等教育法》,以及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及2010年《国家中长期交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都提出了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举的重要思路,并为各类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识课程作为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一直是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其旨在于强化本专科学生的基础技能,均衡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品质。其课程体系涵盖广泛,通常呈现出普适性、基础性、多元化的特征。例如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五个领域: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学校要求本科生在四年内必须在5个领域中选修16个学分,其中第五个领域,即文学与艺术必须选够4个学分,且有一门必须为艺术类课程,其他领域的选修在2学分以上即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艺术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根据2017年《广西财经学院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公共任选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类”三大类型。在此基础上,依然规定:本科生至少取得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专科生至少取得1个艺术类学分,且要求艺术类公选课开设的总容量不能少于一个年级的学生总数,其他类型则不作强制性要求。此外,从2016年起开始实行的智慧树(即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共享网络课程选修计划中,艺术类课程占到了40%,这都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我校通识类课程正在积极应对,并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转型,而艺术类通识课程在这样的改革实践中获得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下文就试以广西财经学院艺术类通识课程在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改革为例,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解决广西财经学院本专科生在艺术素质培养方面的迫切需求,为网络时代通识教育的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前瞻性的建议。

1 广西财经学院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分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于2006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

本校的艺术类通识课程设置,完全吻合这一目标,涵盖了八大艺术门类(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主要五项,为本校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艺术素质培养途径。根据艺术形象塑造、表达方式的区别,具体分类如下:

1.1 造型艺术类

这类课程包括《摄影艺术与技术》《中国民居艺术欣赏》《素描艺术欣赏》《油画艺术欣赏》《国画艺术欣赏》《剪纸艺术与欣赏》《手工艺制作与赏析》《公共艺术作品赏析》等,包含了摄影、绘画、建筑、城市景观设计等主要造型艺术。旨在通过课程引导学生欣赏色彩、线条、形状等空间造型艺术的美感、内涵,功能。使学生们掌握造型艺术空间性、凝固性,及再现化的特征。

1.2 表演艺术类

这类课程包括《合唱艺术欣赏》《综合音乐欣赏》《中国民族器乐欣赏》等,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节奏、旋律、和声、调式、复调、曲式等“音乐语言”,引发情绪上的共鸣,从而理解音乐艺术的抽象性、连续性,以及情感上的丰富启发、创造性。

1.3 语言艺术类

这类课程包括《中国经典小说欣赏》《美国现当代文学赏析》 《国学经典导读》《古典诗词欣赏》等,基本涵盖了文学史的整体范畴,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课程通过各类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让学生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理解作品中的社会批判、哲学思考、审美境界。

1.4 综合艺术类

这类课程包括《经典动画赏析》《影视艺术与欣赏》《时尚艺术欣赏》《中外设计艺术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等。一方面,影视艺术作为综合艺术的代表,可以引发学生对其视听、表演、造型、语言等综合艺术的鉴赏。另一方面,时尚艺术、广告艺术、设计艺术等综合性强、涵盖性广的课程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全方位鉴赏多种艺术类型综合运用的作品。

1.5 实用艺术类

这类课程包括《插花艺术》《时尚形象设计》《创意生活品味日常设计》《广告创意与欣赏》等。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鉴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型,启发学生应用与创造思维,力求将生活艺术化。

2 互联网时代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深广度朝前发展,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特征的技术进步催生了互联网+产业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在各高校以局域网为基础推出大量网络课程平台之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慕课,MOOC),辅以常用社交软件,将互联网+教学推进到更深刻的改革纬度,传统教学模式正与在线教学模式产生高度互渗,可以预期,未来高等教育会进入更为多元化的时代。

在此背景下,反观我校目前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状况,与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诉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在线教学规模、方式、效果上都有未尽人意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2.1 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逐渐凸显

2.1.1 大课堂在交互式教学上的局限

本校公共选修课程采取教师申报——学生网选——构成班级的形式,形成组合型班级。由于艺术类通识课程被规定为必选课程,选课人数众多,班级构成人数往往达到了阶梯教室的最大承载量,例如《影视艺术与欣賞》《综合音乐欣赏》等课程,这就形成了艺术类通识课“大课堂”的常见格局。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并来自不同专业级班级,课堂上较难开展提问、讨论、分组协作等交互式教学模式,因此,除了少部分课程以外,大部分艺术类通识课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对于概念解释、作品案例剖析、审美特征提炼等方面均具有优势,但在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考、交流心得、培养共同协作精神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此外,“大课堂”教学会导致人均教学资源占有率下降,例如一些需要涉及教学器材的课程中,学生观察、学习、使用器材的几率不高,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1.2 短课时对立体式教学的限制

本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学时通常为16课时,小部分为24课时,周学时为2学时,且均为理论课时,不包含实践学时,相对于通常与32学时为主的专业课教学而言,这被称为“短课时”,而教学时长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

艺术类通识课程,承载着高等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责任。正如列维史密斯所言,“艺术可以引发审美体验,当它直接为个人服务时就更明显,从而成为启蒙与智慧的源泉,刺激个人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发展,对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2]审美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艺术品乃至广大的自然界、广义的人类精神产品,使人们获得审美体验,引发情绪共鸣及人文思索,并最终形成审美观念。审美教育是感性与理性融合的过程,它最终能够建立人类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通道,形成艺术化的认知途径。这要求,审美教育首先依赖于人类感官的调动,在本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对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的作品输出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课时有限,完整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及整体内涵。在城市景观、装置艺术等艺术品的鉴赏上,"短课时"的天然缺陷愈加明显,无法建构从课堂内但课堂外,校园内但校园外的立体教学模式,也从而很难建立艺术类作品到自然界之间的审美通道。

2.2 在线教育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2.2.1 本地网络课程平台开课率不足

近五年来,本校基于局域网的内部网络教学平台不断进行技术更迭,于2016年开始启用智慧校园业务系统,系统中包含了网络教学平台模块。相较几年前,当前所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扩容、多模块建设、学习记录统计、进程维护更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各类课程的线上教学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政策方面,连续三年开展的"百门网络课程"申报计划,也为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撑。但由于多种原因,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网络课程开出率严重不足。深究内在原因,主客观因素均有。

主观上,艺术类通识课程开课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视程度不高,申报资助计划的人数非常有限,此现象也发生在其他类别的通识课程中,致使近三年的“百门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均为专业主干课程。客观上,这体现了学校重点先行,后续扩展的建设思路,未来资助计划仍有望拓展到通识课程建设中。另一方面,目前网络课程平台的技术短板也客观上限制了在线教学模式的发展,从师生的体验来看,目前还存在着页面浏览不够便利,资源上传下载不够便捷,维护几率过高等问题。以上各方面原因,都致使目前艺术类通识课程的线上教学计划还处在起步时期。

2.2.2 智慧树共享课程教学效果待考

2016年开始,本校开展了“智慧树”共享网络课程教学计划,目前只针对公共选修课程进行开设。两年来,供选修的艺术类通识课程包括《影片精读》《艺术与审美》《手机人像摄影》等。作为中国最大的慕课(MOOCs)课程平台之一,“智慧树”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跨校大课堂直播互动、学分认证及学位支持。既能满足学生关于艺术类通识课程的修读,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在线自主学习、网络互动、大课堂直播互动等典型的在线教学模式。目前,《影片精读》《手机人像摄影》采用全在线式教学,《艺术与审美》采用混合式教学(即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配备一名指导老师,在第一次课上指导选课学生熟悉有关课程注册、系统操作、课程学习的相关内容,并在混合式教学中指导学生课堂讨论等。

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智慧树共享网络课程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北京大学等优质艺术类教学资源,并聆听戴锦华等名师的亲自讲授。智慧树共享网络平台的互动系统,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共同选课的外校同学,形成了相互讨论与交流的氛围。然而,经过细致地询问调查,目前智慧树网络共享课程的短板也非常突出。例如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缺乏真正的约束力,碎片化吸储知识的方式容易打破思维的连贯性,难以形成对艺术形式的整体认知。此外,网络教学始终无法实现面授式师生互动,名师师资的稀缺性,也让个性化、差异化教学不可能真正开展。

3 互联网时代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3.1 建构艺术类通识课程立体化教育网络

互联网+教育时代,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的结合是一条必由之路,但立体化教育网络并非两种教学模式的简单结合,它意味着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学评价系统的多元化融合。

在教学方法上,线上线下教学应该产生本质上的关联,例如教学资源的共同使用,课堂问题的沿展思考,甚至分组项目的实时跟进,都应该贯穿于两种教学模式中,此外,还应当考虑校园教学与校外教学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教学情境上,无论传统课堂教学还是网络平台教学,都有其限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这与审美运思过程中需要广泛接触、细致感悟、并产生情感迁移的规律相矛盾。因此,对于艺术类通识课程而言,切换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大自然、社会生活、文化场馆、文化活动都应该成为立体式教学情境的有机构成。对于教学评价系统,单一的考试模式应成为过去,根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乃至校外活动等不同教学形式的特点,考核方式也应有综合性构成比例。

目前,《影视艺术与欣赏》课程正初步建构立体式教学网络,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创业实践项目、微信公众号、校外电影沙龙等。综合校内及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影视艺术的审美熏陶。

3.2 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深度交互性

交互性,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即时社交软件的大量涌现,新媒体的兴盛蓬勃,使点对点的传播、交流变得十分迅捷,互联网+教育也朝着资源共享、实时互动的方向不断更新教学方式。由于本校艺术类通识课程有“大课堂”、“短课时”的特征,学生在课上交流的机会十分稀少,即使课后有少量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但离教学目标仍距离遥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媒体矩阵”,使多学科共享型审美教育的众多学习者有深度交互的可能。具体包括:常用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群、QQ群等;常见新媒体平台: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型社会平台:豆瓣、知乎等,再加上网络课程平台提供的课内讨论区,一个立体型、交互式教学交流网络可以构建完成。

在整合媒体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处理两对矛盾:一是资源共享与资源浪费的矛盾,二是实时互动与注意力分散之间的矛盾。媒介与工具的组合运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需要巧妙搭建,各司其职。例如,《影视与艺术欣赏》课程的交互式平台只利用了三种工具: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影视作品进行评论,使用微信群进行师生即时交流,并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影视资源的共享。

3.3 有限度实施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育的教学思路来自于孔子有关"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论语·雍也》中提到:“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3]艺术类通识课程"大课堂"的现状,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需要聚在一起完成审美教育,由于人数众多、且思维习惯、专业背景的差异,每位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思路差异很大。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没法兼顾学生的差异化教学诉求,也无法制订个性的教学计划。即使构建了立体式教学网络与深度交互式教学系统,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固然可以广泛吸收感兴趣的教学资源,但仍不利于审美教育与审美训练向常规化、系统性开展。

因此,在教师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以兴趣小组或文化社团的模式,开展差异化教育,是一条可探索的道路。例如以文传学院写作类课程教师组成的创新写作班模式,又如由本地高校影视专业教师构成的迷影·影评小组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为一部分对文学、影視兴趣浓厚,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提供了进一步系统学习和强化训练的的可能。为教学资源稀缺的现实情况下,差异化教育的可行性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未来十年,互联网科技仍会以更快的速度向纵深发展,教育行业持续变革的步伐不会停止,承载着审美教育重任的艺术类通识课程也应不断思考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 参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

[2] 列维史密斯.艺术教育:批评的重要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J].北京:中华书局,2002.

作者简介:黄丝雨(1981-),女,瑶族,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文传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传播、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艺术类互联网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