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音乐考古研究综述

2018-10-16 10:44张燕雯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张燕雯

摘 要:自曾侯乙墓的发掘出土之时,研究工作就开始进行了。来自考古学、音乐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冶金铸造学、声学等众多领域的学者相继对其进行研究。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自此产生了飞跃的发展。本文拟从音乐考古学角度梳理4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曾侯乙墓;音乐考古;中国音乐考古学

1978年5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发掘是二十世纪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墓葬出土文物总数达7000多件,涵盖青铜器、兵器、木器、金玉服饰、竹简等等。曾侯乙编钟是先秦灿烂的青铜时代的见证,一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着举世震惊的曾侯乙编钟一起出土的音乐文物共126件,其中包括编磬、鼓、琴、瑟、均钟(律准)、笙、排箫、篪,这是一套完整的先秦宫廷乐队和寝宫乐队的乐器编制。曾侯乙墓的乐器,尤其是曾侯乙编钟的出现,改写了以文献研究为主的先秦音乐史,乃至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也由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黄翔鹏先生是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主力之一。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时,他被受邀到现场进行研究。在众多学科的积极参与下,黄先生建立在音乐考古资料上的重大研究成果如泉涌般相继发表。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第一时间,他写下《古代音乐光辉创造的见证──曾侯乙大墓古乐器见闻》,对曾侯乙墓出土乐器做了初步的梳理。随后的《先秦音乐文化的光辉创造——曾侯乙墓的古乐器》一文肯定了这一批“第一手资料”的珍贵;并反驳了国内早期及国际上对于三分损益十二律陈旧的观点;大胆地提出了古编钟的律制系一种“折衷律制”;还指出曾侯乙编钟已经具备选宫转调的能力,对于中国传统乐律史重新估价、对乐律学多个问题揭示有着重要作用。1981年著名的《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是一篇在钟磬铭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先秦乐律学研究的巨作。黄翔鹏先生本人称这份钟磬铭文“好比是曾国乐工有关‘乐理知识的一份‘备忘录,其中涉及音阶、调式、律名、阶名、变化音名、旋宫法、固定名标音体系、音域术语等方面,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先秦乐学的高度发展水平。”這篇文章是第一次对曾侯乙编钟乐律结构体系进行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涉及到的相关问题都给予了鲜明有力的解答,对后来的研究者的研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文还涉及到了“为调式”、“之调式”的问题,同年发表的《旋宫古法中的随月用律问题和左旋、右旋》以曾侯乙铭文、测音所启示的乐律内容对先秦的旋宫古法及其“之调式”在汉代以后的失传、误解和部分得到恢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

《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一文提到,铭文“反”字曾有人怀疑读“半”,黄翔鹏先生与裘锡圭均认为是“返”之义,合“往而不返”之说,曾钟目的是要做到实践的八度返回,故应读“反”更合适。此文更主要的是对历史上“楚商”和“穆商商”的疑惑做了研究和解疑,他以曾墓楚王镈为切入点,通过曾钟钟铭解读和测音研究,对相关的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观察。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得黄翔鹏先生“一钟双音”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才得以全文发表。该文作于1977年,除了“一钟双音”的揭示外,更主要的是运用音乐考古测音资料进行远古、先秦音阶发展的研究内容。

黄翔鹏先生也做过大量乐器辨析的工作,《均钟考──曾侯乙墓五弦器研究》一文是经过他长期的的思考与研究的文章。通过对照文献、详细辨析、以及对器身上的图案的研究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论证。

《音乐考古学在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中的作用》一文提到曾墓所发掘出的信息涉及到了音乐型态学研究的几个核心课题,如律制研究、乐器研究和民族的基本乐理规律的研究。曾侯乙编钟、编磬的复制是当时另一重大课题,黄翔鹏先生的两篇文章《复制曾侯乙钟的调律问题刍议》、《钟磬复制的研究成果》对钟磬的复制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李纯一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和中国音乐考古学的研究开拓,曾侯乙墓出土后,积极投入到编钟与编磬的铭文考释与编次乐悬的研究中。《曾侯乙编钟铭文考索》一文中,对编钟上的铭文做初步考释并探索有关乐制等问题。在《曾侯乙墓编磬铭文初研》一文中,他根据编磬和磬匣保存下来的铭文,研究有关乐制、装匣、编次、旋宫转调和编号等问题。在《曾侯乙编钟的编次和乐悬》一文中,关于编次的问题他认为上层三组编钟及其钟架尽非原有,而是后加的;原来的钟架只有上下两层,共悬五组编钟。关于乐悬的问题,他根据乐器的出土位置,试行复原这个曲悬乐队原来的排列方位。

陈应时先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乐律学。《评“复合律制”》一文中,陈先生认为黄翔鹏先生所提出来的“复合律制”,在理论内容上仅是杨荫浏先生放弃了的“二律并用”之重复。对可以多种选择的测音数据中的音分只取其中三个音的做法表示不够全面。认为黄翔鹏先生的钟律诸说都是由于混淆了“律种”和“律制”的概念所致。在《再谈“复合律制”》中,陈应时先生主要是针对李成渝先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作出一些回应与看法。

秦序先生对曾侯乙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曾侯乙编钟的“双音”研究。在《先秦编钟“双音”规律的发现与研究》中梳理了从“双音”规律的发现到证实的过程。文章《音乐考古测音研究的误区——侧鼓“双音”及其“生律法倾向”、“律制”研究评析》一文促进了对古乐器音响采集方法、理论及应用的研究。

王子初先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音乐考古。在与修林海先生合著的《乐器:看得见的音乐》中对东室出土的一件“十弦琴”作了这样的考证:依据该器出于主室以及曾侯乙嗜好音乐歌舞的推测,认为它是“房中乐”中的实用乐器;同时由于注意到音箱面板上的弦纹位置与弦上“第九徽”相应,以及十根弦调成一个八度内宫商角徵羽五声加二变位置四个变化音,可以构成不同的七声音阶的可能性,认为其“暗含有律器的功能”。在《朱载堉和中国音乐史上的异径管律》一文中,王子初先生针对中国古代的成套律管,是同径还是异径这一问题作如下会带。他由曾侯乙箫的结构指出:这类管乐器本有其自身的音响学规律:当管长与管径呈最佳比值时,其发音效果最理想。曾侯乙墓排箫13根箫管由短而长排列,随着管长增加的同时,管径逐渐加大,这是一套地地道道的“异径管”。它不仅显示了先秦乐器科学上的高度水平,也为上述律管管径应为异径管一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中国先秦乐钟冶铸中的音律问题》中认为编钟的音梁技术是与其双音技术同消共长的。

冯光生先生参加曾墓发掘时是个23岁的年轻小伙子,跟随谭维四队长参与到具体的考古研究中。1981年与谭维四先生共同创作的《关于曾侯乙墓编钟钮钟音乐性能的浅见——兼与王湘同志商榷》中,他们认为现在的上层二组、三组钮钟,本曾悬置于现在的中层一组甬钟的位置上。随着一些其他原因的发生,它们被一分为二移至上层,迁移后,这组钮钟可能遗失一件或另有它用而不在此套钟内,还原它们原本的面貌后再进行音乐分析就顺理成章了。在参与复原编磬的研究时所作的《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复原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从磬料的确定和选择、音高的推定、磨制与调音三个方面阐述复原编磬的步骤以及相关问题。同样是围绕着复原编磬而产生的成果有《编磬音时程特性的分析》与《编磬音时程特性的分析》(续),是作者从磨光的、提供给鉴定的三十二件复原磬的时程特性图出发,求得磬音的衰减系数及介质的吸收系数。在《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中,冯光生先生从历史文化背景、考古类型学、音乐型态学分析认为:在战国早期前后,曾、楚编钟在双音结构及组合上已有了差别,前者更多地保留了周制。源自周文化的楚文化在春秋中期才形成特色,但直到战國早期尚没能全面影响、渗透到楚的附庸──曾国。自西周中期到战国早期周钟与楚钟相比,楚钟的宫为G和#F,其余的宫在bB至#C之间。曾侯乙编钟的宫与周钟及周系钟一致,而与两组楚钟有别,它们不同宫。曾侯乙编钟与楚钟不同宫,也不完全同调(式)。曾侯乙编钟循着西周已形成的编钟双音结构及规范而发展,它不是楚钟,也不是楚文化的产物,只是曾、楚及其它国家音乐交流的工具。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周文化的范畴来审视。

李成渝先生分别在1983年与1984年发表的《曾侯乙编磬的初步研究》与《磬簨编列辩证——曾侯乙编磬研究之二》由浅及深的阐述了关于编磬音列的研究。在《钟律的实证——兼谈田野工作》文中赞同了黄翔鹏先生“复合律制”一说。

从曾侯乙墓的前期勘测到成功发掘,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来自各方的帮助下,第一时间发布了初步成果,湖北省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收获──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一批珍贵文物》。曾侯乙墓的音乐考古研究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帮助,来自古文字学、考古学、物理学、声学、化学等学科的裘锡圭、谭维四、戴念祖、曾宪通、饶宗颐、陈通、郑大瑞、贾云福、华觉明等等各位学者相继对曾侯乙墓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可以说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正式的起步是从曾侯乙墓的音乐文物研究开始的,学科发展至今天已初步成熟。在前辈学者的带领下,这项工作仍在延续,还将继续推动中国音乐考古学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翔鹏.先秦编钟音阶结构的断代研究[J].江汉考古,1982.

[2]黄翔鹏.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J].音乐研究,1981.

[3]黄翔鹏.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J].文艺研究,1979.

[4]李纯一.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J].音乐研究,1985.

[5]陈应时.再谈“复合律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报),1999.

[6]王子初.复原曾侯乙编钟及其设计理念[J].中国音乐,2012.

[7]冯光生.周代编钟的双音技术及应用[J].中国音乐学,2002(01):40-54.

[8]徐雪仙,冯光生,褚梅娟.编磬音时程特性的分析[J].乐器,1984(03):1-3.

[9]谭维四,冯光生.关于曾侯乙墓编钟钮钟音乐性能的浅见——兼与王湘同志商榷[J].音乐研究,1981.

[10]李成渝.曾侯乙编磬的初步研究[J].音乐研究,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