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探索及实践路径

2018-10-16 10:44陈梦庭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陈梦庭

摘 要:起步于人的依赖性、历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最后达于人的自由个性,每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为我们指明的人类发展的漫长历程和美好前景。同时马克思还点明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实质与真谛,即“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颠覆与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塑造、人的自我解放之内在需要相抵触、相背离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制度原则,构筑有利于激发人的主体性力量、提升人的地位、维护人的权利、推动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的新型社会关系与运行法则,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貫之的价值立场与理论主旨。它提示我们,打碎各种枷锁、脱离一切羁绊、追求自由发展、实现人自身的解放理应是人在一切社会中皆不可放弃、贯穿一切制度改造的刚性价值原则,也是社会发展理念和原则必须惜守的根本价值取向。

关键词: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脉络

从人的依赖性,基于事物依赖的人的独立性,最终达到人的自由人格,每个人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这是马克思为我们指出的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而且前途光明。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了人类从不可避免的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本质和诚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即“推翻一切使人们受到侮辱,奴役,被遗弃的关系”。鄙视“,颠覆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自由个性的塑造,以及人类内在的自我解放,需要与所有社会关系和制度原则相抵触和偏离,构建有利于人类的主观力量。刺激人民,提高人民地位,保卫人民。促进人的自由人格生成的新的社会关系和操作规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价值主张和理论主题。它提醒我们,打破各种枷锁,摆脱一切束缚,追求自由发展,实现人民自身的解放,应该是人们不能放弃社会,贯彻一切制度改革的严格价值原则。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理念和原则。珍惜的基本价值取向。一个多世纪以来,新时代的人民一直坚持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为基本思想和精神的核心,以完整的人文文化环境推动中国人的解放进程。诚然,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植根于中国土地的人民的解放运动必然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明确的道德价值观可以塑造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党的领导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能混淆非善良,邪恶,美丽和丑陋的界限。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反对的立场,我们反对的立场以及我们抵制的立场。“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道德标准。作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积累的荣辱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群体的行为,即荣辱观。积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明,也反映了每个公民的精神面貌。因此,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新时代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道德的标准,也是一种判断功能,是社会价值观的引领,引领着主流道德的方向。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就必须正确区分荣辱观,区分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一)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

马克思的思想日益增长,并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它具有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涵并非一成不变。马克思的思想是国家的基础,是指导社会主义发展,引导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思想。它不仅是我们人民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新时期人民的价值观也应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新时期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各高校应及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效防止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带头,影响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追求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

理想是人类的精神追求。这是超越。这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人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未来的价值目标。它是人们在预测后设计的最完美的价值体系。因此,这种模式对人的影响很大,团结,灵感和凝聚的神奇效果,也是每个社会,每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灵魂支柱。价值理想是价值意识的体现。它基于现实,高于现实。它也带来了对全人类未来的希望和追求。任何社会价值体系都必须包含一定值,理想包含价值活动的目的。价值体系中的价值理想将人们指向历史必然性的方向,提出了“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并为人们树立了信念。始终激励人们的行动。价值理想成为不同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之间的根本区别。价值理想在人们的价值追求及其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用和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是在新世纪的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的理想本身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因为它紧密地联系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发展,国家繁荣乃至个人幸福的目标。

(三)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处理或处理某些矛盾或冲突的主要经验所表达的基本价值主张。价值取向是由价值主体的需求产生的。主体的需要决定了人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生活等所有行为的判断,选择和追求。价值取向的本质是将价值观外化为个体行为选择的过程,这是价值与现实的联系。因为价值取向是某些价值成为某种文化所选择的主导概念形式,或成为个体认同和内化的核心部分,所以它具有评价事物,激发态度,引导和调节行为的方向性功能。它的主要功能是决定和控制主体的一些价值选择,因此它在与主体本身和主体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其他主体也起着重要作用。价值取向与动机取向不同。动机导向的需求是指需要满足的具体需求,但价值取向的需求是指作为目标所追求的概括和需求。

三、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生产力的概念因其频繁使用而广为人知,并受到广泛关注。当然,马克思经常使用它,因为它与生产力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同质性。因此,“中国百科全书”强调生产力也称为社会生产力,但如果它只停留在这里,那将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它与一般意义上讨论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差距或距离。在许多情况下,有一个特定的迹象。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个是与自然力和自然生产力相反的意义。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只能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不仅如此,他常常依靠自然力量的帮助来实现这种自然力量。改变形式。“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从属于这种自然力量,在现代社会,这种关系被颠覆了。 “大规模生产 - 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合作 - 首次使自然力量,即风,水,蒸汽和电力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将自然力量转化为社会劳动力因素”。

第二个是与个人和个人生产力相反的意义。与第一次具体用法不同,马克思经常在这个意义上证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个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也是个人生产力与劳动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协同作用。 “通过协作提高个人生产力,创造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须是集体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本身就是第一个伟大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本质是这种“集体力量”。然而,进一步具体的追踪,合作产生集体力量,但最终它是由分工引起的,因为分工“导致社会生产过程的质量分工和数量的比例,从而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组织劳动,从而同时发展新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可以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如此迅速,即使生产将瞄准所有人的富裕,所有人随意控制的时间都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体的发达生产力。“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资本财富是以工人为基础的,缺乏人的生产力是有条件的,它破坏了两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第三个更特殊,更深刻。事实上,上述社会生产力的两个含义完全对应于“社会”作为定语的前缀的一般和明确的含义,即非自然和非个人。出于这个原因,他們已经被充分注意到了。然而,还有另一种深刻但非常重要的意义,即社会的总数,总数(非个人的,非本地的),与此相符,马克思在这个意义上也使用了社会生产力的概念。也就是说,社会的总生产力,社会人员在物质生产中的总体能力,以及创造物质财富的总体协同作用。与前两个相比,这个含义在文本中相对间接和隐含地存在。

(二)高度的政治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什么是政治文明?无论是政治文明的出现还是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都反对政治无知和野蛮,是人类政治的进步状态。然而,政治文明与政治无知和野蛮的分裂在哪里?最重要的是实施国家民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上述马克思确认政治文明反对威权主义,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民主与暴力的合法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谈论政治文明,并提到民主。政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国家民主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过去的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执政。并依法治国的鲜明特点。

(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首先,我们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帮助人们摆脱无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使他们能够享受高尚文明的精神生活。我们必须为数十年的生产,科学和文化做好准备。没有文化建设,中国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因为如果人民的文化水平没有提高,经济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不会好。第三,开展文化建设,克服文化落后现象,是实现民族完全独立的必要条件。他把发展文化与民族独立联系起来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和文化没有发展,中国不能成为现代大国,帝国主义可能仍然欺负我们;另一方面,它没有发展先进的民族文化植根于中国的土地,中国被落后的帽子所压倒,缺乏文化自信,在世界国家森林中难以站稳脚跟。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种团结取决于政治和经济,但它主要建立在文化联系上,形成凝聚力。”当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的文化建设,在中国中国人被认为是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将作为一个高度文化的国家出现在世界上。“这是因为:第一,”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为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文艺开辟了道路。“其次,虽然我们”贫穷“和“白色”,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还不错。穷人是革命者,富裕的革命很难。科技水平高的国家非常自豪。我们是一张空白的纸,只是写作。“第三,我们必须承认文化的事实,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因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已经复活。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正在复兴。“这个中国人的文化,在精神方面,已经超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我们应该有信心发展先进文化。

(四)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首先,它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能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不足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泛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2012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1.5%,但却消耗了全球能源的21.3%,钢铁占45%,铜占43%,水泥占54%。原油和铁矿石的外部依赖度达到56.4%。 66.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排名世界第一。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增长方式,努力发展低成本,低排放,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确保人民的身心健康。过去,人民群众“寻找温饱”,现在“希望环保”。他们希望生活环境美好宜居。他们可以喝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安全可靠的食物。政府的希望,政府的方向。我们必须努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赢得人民的信任,取得实效。

第三,天蓝色,绿色的土地和水的美丽家园是中国人民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中国正带着这美丽的景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它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第四,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未来。大自然培育了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并将培养我们的子孙。“有金山银山,还有绿水和青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资源,良好的环境管理和良好的生态保护,切实维护自然保持人性的能力,让自然更好地休养,为后代留下更多的空间。

四、结束语

新时代引发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理论角色和理论使命的地位的转变。基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和人类灵魂的塑造,“人类研究”的研究包括宏观层面的观点和人们的观点,还应包括更具体的观点,如层级观点,组织观点和特定的群体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过去的研究往往强调学科的界限而忽略了后者,从而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影响和教育效果。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应该既关注宏观层面人民的视角,又关注新时期理论角色和理论使命的变化。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有必要澄清全球化的新趋势和中国的大国定位。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次,我们需要思考中国理论在新时代的角色变化。在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双向的。它应该在远处投射并投资于世界。这需要在理論视角上结合中国的维度和世界维度,从逻辑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实现理论功能转化中国,改造世界的统一。第三,我们必须承认党的十八大世界形成的理论为世界提供了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思想,也为全球化的重建做出了贡献。关于如何在新时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会议专家学者指出,第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批判精神与建设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原理,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建设性的方法论,但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现实的有机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宏观指导理论如何真正实现新时代的大众化。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基于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把握中国在变化和不变性辩证法中的实际国情;二是突出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解决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三是要始终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时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05).

[2]朱炳元.“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内涵[J].红旗文稿.2017(06).

[3]方世南.论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07).

[4]任平.论建设一个良序治理的差异性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04).

[5]吴向东.人的全面发展:诠释与实践[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02).

[6]付权,李恒杰.试论人的全面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

[7]郑琳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J].南方论刊.2016(04).

[8]苗作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5(01).

[9]文列.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8(02).

[10]王雪梅,郭今萃.试论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J].生产力研究.216(05).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