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社交恐惧上的应用

2018-10-16 10:44孙东媛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孙东媛

摘 要: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当前操作时效性与实效性极高的一项心理干预技术,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干预方面达到了心理咨询的预期效果。通过介绍对一名社交恐惧障碍来访者的诊断与干预,探讨用元认知心理技术在社交恐惧障碍方面的干预方法及操作过程。

关键词:社交恐惧;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情感组织者;放松训练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情况下,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因此,怎样消除、治愈各类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所有心理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恰恰是能高效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之一。

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也称元认知干预技术或CEI技术,主要是在临床心理治疗或辅导基础上,使人们能够对自身的潜意识和其它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及其理论体系。其含义有二:其一是临床干预技术含义:指专业人员把心理求助者培养成能够自己高效干预自己的潜意识心理结构,实现心理健康、人格优秀、潜能充分开发的优秀者的目标心理技术体系;其二是自我修养和发展元认知智慧的含义:指掌握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人们自觉地控制自身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实现健康、潜能开发、人格优秀等目的的自我心理修养方法体系。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以思维干预为根本”,时效性和实效性极高,临床解决心理问题见效快,问题解决彻底,诸多的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干预辅导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因其症状表现与日常的害羞、腼腆等有些相似而易被人忽视,有时还被误认为是害羞的表现或性格的问题。一般病程较长,在青春期、青年早期发生偏多,诱因很多;出现社交恐惧,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均会受到影响,对外界的刺激异常敏感,总觉得自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总担心自己说话办事会出错而被他人笑话;总感觉自己处于莫名的心理压力中;总感觉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感受与他人所给予的评价不一致,极力让自己表现得自然,常伴随的诸如強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强化了恐惧行为,常导致口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兴奋性晕厥等症状表现,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来说,社交恐惧者因害怕与人打交道而回避社交,使得自身的学习机会与社会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工作、学业能力和社交生活能力就会随之下降。

三、一例社交恐惧的干预过程

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核心技术,降低来访者在各个场景中因社交恐惧障碍而引起的焦虑情绪,以积极情绪替代原有消极情绪,逐渐削弱其强迫行为出现的频次与强度,直至消退,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形成新的心理结构,达到降低或消除社交恐惧症状的良好效果。

(一)来访者信息

男,18岁,大一新生。不敢看人,不能正常上课,有躯体反应(肌肉僵硬、鸡皮疙瘩、冒冷汗)。出现了对学校、公共场所的恐惧,诱发了学习焦虑、人际交往障碍、失眠等现象。曾与人探讨过自己的问题,但不被理解。因担心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曾有过两次自杀念头但未采取过自杀行为。有自知力,自己知道自己的行为表现不自然、与他人不同,病程约3年,通过对来访者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数据统计,确认其为社交恐惧障碍。

(二)行为表现

不敢与他人有肢体接触,他人偶然碰触出现耸肩、甩臂、屏住呼吸等反应,出冷汗、鸡皮疙瘩,汗毛竖起,走路如同木偶,肌肉非常僵硬,酸痛感需要2~3天时间才能消退;感觉所有人(路上的行人)都关注自己行为;他人目光接触后身体僵硬,手足无措;偶尔上课只能听到同学的耳语。几乎每个学期请病假(每次1个月)自行调节,但效果不明显。曾有2次自杀念头,因觉得对不起父母而打消念头,从未有过自杀行为。考上大学换了环境状况仍无改善,且行为表现有泛化,已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形成原因分析

来访者自述自己的社交恐惧可能是源于高中时的一次小尴尬。自习课上偶然低头看到同桌(男性)运动鞋鞋尖、袜子破了并露出大脚趾。他抬头想提醒同桌又觉得这会让同桌觉得不好意思而掉转头;同桌只看到了他转头的动作。这一情节发生后,两人都感觉不太自然。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觉得自己影响到同学的学习氛围和人际交往,学习成绩迅速下滑。同学、朋友、老师和学校领导都曾找他谈过,但效果甚微。这种恐惧障碍在生活中泛化。升入大学后不能参加军训;在宿舍内别人碰触会有闪躲等行为;进入课堂感觉紧张焦虑,听不了课;不敢坐车出去玩……自己急切地想摆脱这种痛苦,改变这种情况。

(四)干预辅导过程

首次咨询,了解来访者自然状况、成长经历,确定要消除的目标障碍及行为,制定治疗计划。来访者认为问题“源于自己害怕与人交往、与人接触上”。通过了解到的来访者基本情况的分析,找出其在不同场合中的行为表现(如强迫、学校恐惧、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焦虑等)。

1.认知调整

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及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观念来纠正其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第一,让来访者认识到其社交恐惧障碍的形成原因以及情绪在其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社交恐惧的实质就是一种以焦虑为主的条件性情绪反射。第二,纠正错误观念,使来访者认识到在一些场合中紧张是人的正常反应,只是每个人的反应强度不同而已。最后,每次咨询前都针对目标心理障碍和行为进行认知调整,纠正仍存在的不正确观念。

2.放松训练

向来访者介绍放松训练原理后,了解来访者以往成功经历及理想与目标,在放松训练过程中采用情感组织者策略技术,建立“正确观念——积极的情绪反应——积极的行为反应”的反应模式,在出现相应场景时自动提取,形成稳定的心理结构。

通过自我放松,彻底改变来访者的失眠状态,使其得到充足休息,降低焦虑水平,使其能尽快平静下来。这个训练调整了来访者的情绪状态,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躯体化表现,并能集中注意力,恢复上课,无关注意减少。

3.作业

要求来访者做三件事以巩固咨询效果:每天晚上体育锻炼,调整体内激素分泌水平,降低焦虑水平;试着与高中同桌联系,共同回忆当时的情景,从内心深处消除该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每天做放松训练,消除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

(五)心理干预辅导结果

从初次来访到咨询结束,共进行6次咨询治疗,每次1-2个小时。通过SCL-90再测、来访者自述其典型行为表现,其社交恐惧的各种症状得到明显控制,能正常学习,与同学交往不出现明显的躯体症状和行为反应,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躯体化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随访反馈良好,学习、工作、生活恢复正常,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社交恐惧予以干预达到预期效果。说明社交恐惧症可以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得到很好的控制或消除症状。主动求助、想改变现状的心态,是心理干预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好前提条件。积极配合咨询师工作,按要求完成作业,是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的有力保证。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高效、广谱、易学则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达到预期干预效果的关键所在。咨询结束后坚持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调整自己心理状态,极好地巩固了咨询与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so.com/doc/6967019-7189674.html.

[2]金洪源、王云峰、魏晓旭.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神经症、学习障碍与个性困扰的高效解决[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9.

[3]林兴华. 持久焦虑易患社交恐惧症[J]. 当代健康报2005年9月1日第009版.

[4]钱铭怡. 心理咨询与治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0.

[5]金洪源,刘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战略新一代技术开发[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