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酶法优化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2018-10-17 05:40李凤艳王凯朱鹏孙国平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酶法果胶酶静置

李凤艳,王凯,朱鹏,孙国平*

(1.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8;2.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银杏叶总黄酮具有调节血糖血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功能;能够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增加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凝聚,在抗菌、肿瘤、抗癌和神经系统也有保护作用显示较好的生物活性[1]。目前,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主要有传统的水提取、有机溶剂提取和新技术辅助提取法,如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闪式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酶辅助提取等提取技术[2-3]。其中,酶法提取技术近年来受到关注,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酶制剂能有效地破坏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组织,破坏细胞壁完整性,加快植物中的成分溶出,提高生产效率。较多文献[4-10]仅探讨某一种酶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对复合酶的应用也只是简单的组合进行探讨[11]。因此,本研究将选择三种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通过正交试验,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探讨三种酶组合的配比,并对组合后的复合酶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为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试剂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银杏叶,2017年10月采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经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宁德生助理研究员鉴定为正品银杏叶Ginkgobiloba;芦丁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纯度为99.99%;纤维素酶、半纤维酶、果胶酶,均购自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甲醇、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XS205型、XS225A-SCS型赛多利斯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HHW-4数显恒温水浴锅,上海双捷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样品预处理 采摘后的银杏叶经分选后,放入烘箱,于105 ℃杀青15 mim,后于70 ℃烘干至恒重,然后放入中草药粉碎机粉碎后过60目筛,即得银杏叶粉末。

1.3.2 对照品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46 mg,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入乙醇超声溶解,定溶至刻度,即得对照品溶液。

1.3.3 样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2 g的银杏叶粉末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一定质量的酶和15 m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在一定温度下酶解一定时间后,加入35 mL无水乙醇于70 ℃水浴中提取1 h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液定溶于50 mL容量瓶,即得样品待测液。

1.3.4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0.2 mL样品待测溶液置于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2 mL 5% NaNO2溶液,摇匀,静置6 min后加入0.2 mL 10% Al(NO3)3溶液,摇匀,静置6 min后,再加入2 mL 4%NaOH溶液,摇匀,用纯水定容,静置15 min,以试剂为空白,于504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12]。总黄酮提取率按式(1)计算。

提取率(%)=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mg)/提取所用银杏叶粉末的质量(mg)×100%

(1)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建立

分别精密吸取0.04、0.08、0.12、0.16、0.2、0.3、0.5、0.7 mL对照品溶液置于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2 mL 5% NaNO2溶液,摇匀,静置6 min后加入0.2 mL 10% Al(NO3)3溶液,摇匀,静置6 min后,再加入2 mL 4%NaOH溶液,摇匀,用甲醇定容,静置15 min,以试剂为空白,于504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以芦丁的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0.002 7X-0.020 8(r=0.999 4),表明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相关性。

2.2 复合酶配比正交试验

为了确定组成得复合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配比,进行L9(34)正交试验。分别精密称2 g银杏叶粉末9份,按表1分别加入相应的酶和15 mL pH为4.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于50 ℃水浴中酶解1 h,然后按1.3.3项下“加入35 mL无水乙醇”进行样品制备。

结果如表1所示,由相关系数R值由大小可知影响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次序为: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最佳的试验方案为A2B3C2,即由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2∶3∶1的配比组成的复合酶。

表1 复合酶配比正交试验结果

由于最佳的配比组合不在实验方案中,因此进行验证实验,同时做未加酶的空白对照。结果复合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得率为3.12%,而空白对照提取率为2.62%。由此可见,复合酶能够有效地提高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

2.3 复合酶提取工艺优化

影响银杏总黄酮得率的因素主要是复合酶的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溶液的pH等,为了探索最佳的提取工艺,进行以下单因素试验。

2.3.1复合酶用量考察 由图1可知,在pH为4.5,温度50 ℃和酶解2 h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得率随着复合酶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复合酶用量大于0.5%以后,增涨缓慢,还有下降趋势,因此复合酶用量以0.5%为宜。

图1 复合酶用量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2.3.2 酶解时间的影响 由图2可知,银杏总黄酮得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120 min以后,总黄酮得率增加放缓。这是因为酶解时间越长,酶反应进行越完全,越有利于总黄酮成分的溶出,使黄酮得率提高。因此,酶解时间以120 min为宜。

2.3.3 酶解温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酶解温度在30~40 ℃时,银杏叶总黄酮得率随着酶解温度上升而增加,40 ℃达到顶点,随后得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低,这由于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酶解反应速度,但同时也会破坏酶的活力。因此,酶温度为40 ℃为宜。

图2 酶解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图3 酶解温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2.3.4 pH的影响 由图4可知,pH的变化对黄酮得率的影响比较明确,pH值在4.0~5.5之间,总黄酮得率随着pH的上升而提高,但当pH超过5.5以后,总黄酮得率开始下降,因此适宜的pH为5.5。

图4 pH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2.3.5 复合酶提取工艺优化 在上述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4因素3水平L9(34)表头设计,对复合酶用量(0.3%、0.4%、0.5%)、酶解温度(35、40、45 ℃)、酶解时间(90、120、150 min)以及pH(5.0、5.5、6.0)进行正交实验,以探索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从而明确复合酶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复合酶提取工艺正交实验结果

续表2

由相关系数R值和优水平可知,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4%,酶解温度40 ℃,酶时间120 min,pH 5.5。但该条件并不在实验组里,因此,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58%。由此可见,优化后的提取工艺能够显著提高了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3.58%),与不加酶(2.62%)相比,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36.6%。

3 讨论

在上述的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复合酶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具有增效作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的配比为2∶3∶1时对银杏叶的细胞组织具有较强的破壁力。进一步的优化研究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能够显著提高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与不加酶相比,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36.6%,而且应用复合酶法,可以降低酶的使用量[13],提取条件温和。

猜你喜欢
酶法果胶酶静置
欧式早餐香肠改善出水和提高爆浆感的研究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电动汽车静置场景的能耗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微生物果胶酶的研究进展
果胶酶对‘夏黑’和‘瑞必尔’葡萄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胶酶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
响应面法优化凤尾草中木犀草素的酶法提取工艺
静置过程中茶汤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的研究
果胶酶知识介绍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甜菜渣粗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