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2018-10-17 00:50邓海泽陈潮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丙泊酚插管芬太尼

邓海泽 陈潮世

外科手术治疗期间, 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患者整体手术的效果, 关系到患者的应激反应发生情况[1]。应激反应的发生使患者机体内代谢能力、免疫能力以及血液动力学状态等发生转变[2]。本研究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高血压全麻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分析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高血压麻醉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高血压全麻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每组32例。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16∶16, 年龄45~71岁, 平均年龄(60.31±5.12)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较17∶15, 年龄46~71岁, 平均年龄(60.36±5.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调查研究内容,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组应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靶控输注舒芬太尼1.5 μg/L, 当舒芬太尼室浓度达0.5 μg/L后输注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能够保持在3.5 ml/L。参照组应用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后输注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能够保持在3.5 ml/L, 患者完全丧失意识之后, 静脉滴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 间隔3 min后气管插管[3]。手术中持续监测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手术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持续靶浓度分别控制在0.5μg/L与0.03μg/(kg·min)。丙泊酚血浆靶浓度需要保持在3~5 mg/L, 手术完成前的30 min停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 手术缝皮时停用丙泊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 插管前,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s)

注:与参照组对比, a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平均动脉压(mm Hg) 心率(次/min)插管前 插管后 插管前 插管后研究组 32 94.15±13.23 86.61±10.31a 77.31±10.91 75.12±6.15a参照组 32 94.22±13.14 76.35±7.26 77.42±10.72 66.21±4.23 t 0.02 4.60 0.04 6.75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 x-±s, min)

3 讨论

应激反应即为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相互影响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为机体内所存在的一种防御机制[4]。但是应激反应比较强烈的情况下, 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较大影响, 致使严重代谢或者内分泌功能紊乱问题的发生[5]。高血压患者自身血液供应能力较差, 心肌肥大、心肌缺血, 手术治疗期间难度较大, 对手术中麻醉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控制高血压全麻患者的应激反应, 有助于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 对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有助于提升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舒芬太尼作为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 其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 药物应用的效果更加理想, 具有药物见效速度较快等特征[6]。临床应用期间, 舒芬太尼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组胺释放、心血管系统功能, 对患者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在靶控输注的方式下, 能够合理控制血药浓度, 动态调整麻醉的深度, 预防血药浓度波动问题产生对手术的影响,进而降低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基于数据调查的情况来看, 插管前,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的方式下,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加理想, 应激反应相对较轻, 其动脉压与心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方式下, 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对其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早期改善。

综上所述,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 高血压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较轻, 有助于手术治疗的有序开展,麻醉药物应用效果更加理想, 建议在高血压全麻患者手术中推广应用, 更好的发挥麻醉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丙泊酚插管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