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7 00:50王玫朱遵平阳军张秀玲崔文桃武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灵性负性冠心病

王玫 朱遵平 阳军 张秀玲 崔文桃 武娟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阻塞或狭窄而导致的心脏疾病, 具有高发病率及致死率。PCI术是冠心病治疗有效手段, 但患者术后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1]。本研究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纳入标准:年龄≥18岁;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2];无手术禁忌证;PCI术操作成功;意识清楚, 无交流视听障碍;对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1例。观察组男24例, 女17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61.56±9.88)岁;心绞痛18例, 急性心肌梗死23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6例;年龄34~71岁, 平均年龄(61.71±5.17)岁;心绞痛19例, 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 具体方法为:①建立照护小组,成员接受灵性情感为导向照护模式的培训并统一考核合格;②建立舒适、温馨、安静环境, 避免干扰, 保障患者隐私, 使身心放松;③指导患者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予以回顾和抒发, 评估患者灵性痛苦, 根据评估情况灵性关怀, 指导患者理性思考, 与患者进行情感互动, 予以肯定和鼓励, 帮助其建立温馨家庭氛围, 增加主动性关怀语言及体触;④指导患者灵性情感式冥想互动, 取舒适体位, 闭上双眼, 进入冥想, 患者想象在疲惫状态下缓慢上升, 靠近太阳, 太阳光线慢慢围绕, 进入光团后再次睁眼, 可看到柔和灯光、听到优美音乐, 感到万物生息;⑤指导进行腹式呼吸, 频率为3~5次/min。冥想结束后, 根据患者感受调整下阶段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DS、SA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SDS量表分值同抑郁程度呈正相关性;SAS量表分值同焦虑程度呈正相关[3]。采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4], 分为病情、体力状况、医疗状况、工作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项目,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QQC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病情、体力状况、医疗状况、工作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病情、体力状况、医疗状况、工作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41 护理前 45.47±5.25 46.28±5.31护理后 29.63±3.14ab 30.92±3.47ab对照组 41 护理前 45.31±5.30 46.53±5.28护理后 36.82±3.68a 37.67±3.82a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QQC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QQC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病情 体力状况 医疗状况 工作状况 一般生活 社会心理观察组 41 护理前 10.42±2.34 7.47±1.78 3.10±0.76 2.50±0.41 4.31±1.12 12.51±3.44护理后 17.78±3.16ab 15.12±2.87ab 5.81±1.17ab 6.79±1.27ab 10.60±2.59ab 19.39±3.96ab对照组 41 护理前 10.61±2.31 7.39±1.80 3.07±0.80 2.51±0.43 4.28±1.09 12.47±3.58护理后 14.12±2.99a 12.05±2.79a 4.22±1.20a 4.73±1.20a 7.72±2.61a 16.04±3.77a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实施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该护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具有确切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环境, 可为后续护理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给予灵性关怀, 可引导患者建立合理认知, 获得情感支持;通过灵性情感式冥想互动, 可调动机体主观能动性, 使其建立正性信念, 减少负性情绪。观察组护理后CQQ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利于护患关系和谐。

PCI术是治疗冠心病有效手段之一, 但术后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仅影响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 且易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5-10]。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满意度。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 若能扩大样本量进一步予以研究, 可为冠心病PCI术后护理提供更多指导。

总之, 灵性情感为导向的照护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灵性负性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天津市2 057 名护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氤氲灵性画图开——傅抱石四十年代绘画展览综述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