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个体化序贯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2018-10-17 00:50苏杨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胰腺炎呼吸机气道

苏杨梅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发病率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 其病情较为凶险, 常涉及全身多个脏器, 死亡率高达10%~30%[1]。特别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 死亡率增更高。如何改进治疗及护理方法, 提高临床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是目前重症医学科研究的课题之一。2014年3月~2018年3月本科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个体化序贯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8年3月本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8例;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42.5±9.6)岁。对照组中男21例, 女 9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2.1±9.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符合第8版《外科学》[1]和第8版《内科学》[2]重症急性胰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8岁;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患者及及家属自愿接受个体化序贯护理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18岁;非重症急性胰腺炎所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放弃接受或不配合个体化序贯护理方案。该方案实施前报经医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呼吸机及气管护理等。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序贯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氧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人工气道管理、气道湿化、痰液引流、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其他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突发患病, 容易出现焦虑、忧郁、悲痛、恐惧等心理问题。护士应给于同情、理解, 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 科学评估焦虑程度。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 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于积极地信息, 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由于患者呼吸困难或人工通气不能讲话, 可应用新媒体、手势等方法与患者交流。限制患者与其他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或亲友接触。

1.2.2 氧疗护理 给于高浓度吸氧即40%~50%, 观察口唇颜色, 有无恶心、呕吐、烦躁等氧中毒症状, 实时检测血气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

1.2.3 机械通气护理 机械通气期间要严密监测呼吸机工作性能, 根据病情变化, 及时判断和排除故障, 保证有效通气。密切注意患者自主呼吸频率、节律是否与呼吸机同步;观察实际吸入气量, 有效潮气量, 同时观察漏气量、呼吸压力水平等指标。如果患者安静, 表明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同步,如出现烦躁, 则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或由于通气量不足或痰赌, 应及时清除痰液或调整通气量[3]。

1.2.4 人工气道管理 选择合适牙垫, 防止导管被咬, 堵塞人工气道。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 扭曲。每班测量导管外露长度并交接班, 防止导管移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应松紧适宜, 以能够放进一小指为宜。躁动患者给与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人工气囊管气囊护理:定时检查压力,可采用最小漏气技术, 最小闭合容器量技术, 或采用气囊测压表监测气囊压力[25~30 cm H2O(1 cm H2O=0.098 kPa)是可接受的压力范围], 每隔6~8 h进行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1.2.5 痰液引流 及时吸痰, 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状及气味。可采用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方法促进痰液引流。吸痰前2 min各给予100%氧气。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 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吸痰时间≤15 s/d。加强气道湿化, 保持气道通常。

1.2.6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且感染为致死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在护理要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气道管理, 充分湿化气道;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每周更换呼吸机管路1次, 管路受污染时应随时更换;定时监测气道病原菌的变化, 合理应用抗生素;鼻饲前抬高床头, 检查气囊充气情况, 防止误吸。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焦虑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前后PaO2、PaCO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及焦虑总发生率为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护理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 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焦虑发生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aO2、PaCO2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aO2、PaCO2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PaCO2(mm Hg) 机械通气时间(h)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60.24±5.16a 91.34±12.56b 45.55±4.64a 35.44±6.23b 12.58±4.26b对照组 30 59.56±6.43 80.66±10.58 44.58±5.48 41.55±5.34 20.25±3.65 t 0.45 3.56 0.66 4.08 7.49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序贯护理是针对某一疾病的病程规律而设计的有序性和连贯性护理方法。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目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人工呼吸机通气,重点改善呼吸功能, 提高动脉PaO2, 维持血气动态平衡[4-6]。本研究采用个体化序贯护理, 科学有序、忙而不乱, 特别是在患者病情危重、抢救等治疗过程中, 可以避免出现护理差错。对于新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 往往伴有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稳定患者情绪, 配合医护治疗。良好的心态可以促进机体分泌相关的应激素, 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减少或消除并发症。加强机械通气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症状判断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适宜的氧疗护理, 既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又可以避免氧中毒等。加强气道管理, 可以及时发现气管导管是否堵塞、扭曲、移位等, 避免通气障碍发生。适时引流痰液, 可增加肺泡接触面积, 延长血流时间, 减轻肺泡隔水肿, 增加气血交换[7-10]。同时可以减少痰液坠积, 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定时翻身,安放舒适体位, 可减少压疮及静脉血栓形成, 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观察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及焦虑总发生率为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序贯护理保证了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和通畅性, 湿化和吸痰可以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 使通气血流比值趋于平衡(VA/Q=0.8),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降低二氧化碳, 是血气恢复相对平衡, 增加组织灌注, 改善和消除缺氧症状[6]。分析本次研究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 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个性化序贯护理可以提高动脉PaO2, 降低PaCO2, 提高救治成功率, 减少相关并发症。

猜你喜欢
胰腺炎呼吸机气道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