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医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2018-10-17 00:50杨伟珍王燕萍邓富强李巧玲高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医嘱饮食用药

杨伟珍 王燕萍 邓富强 李巧玲 高媛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代谢病之一,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和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是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约占总发病率的90%以上[1,2]。2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为主要患病人群, 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可造成血液黏度升高, 增加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风险,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以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中医护理在血糖控制、遵医行为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0月本院接受诊治的1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3例。对照组中男40例, 女33例;年龄60~82岁 , 平均年龄(70.15±5.23)岁;病程3~14年, 平均病程(8.02±2.16)年。观察组中男41例, 女32例;年龄61~83岁, 平均年龄(70.65±6.78)岁;病程4~14年, 平均病程(8.14±2.2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给予用药指导和干预, 叮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 合理运动、控制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 具体如下。①情志护理:与患者多沟通交流, 在沟通的过程中向患者介绍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针对患者的担忧、疑虑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②饮食指导:三餐定时, 每餐七分饱, 搭配丰富, 营养均衡。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食用水果蔬菜、高纤维食物, 多食用食物油, 勿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胃热者食用萝卜汤、番茄汤, 消除胃火;肾亏阴虚者, 食用生地汤、枸杞汤[3]。③运动指导:保证适度的运动锻炼, 坚持做适合自己的运动,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动中有静, 劳逸结合。可选择散步、慢跑、健身操、打太极等有氧运动, 最好于餐后1 h进行运动。通过全方位的手法达到调理脏腑、益气补肾, 从而辅助调节血糖的目的, 每天坚持做一次[4]。④自我保健疗法:a.推拿按摩:推拿腰背部、腹部、肢体按摩手掌要均匀力量推揉脊柱两侧, 敲打颈部到腰骶。腹部按摩要双手掌互擦至掌热, 手紧贴神阙穴,从右上腹部到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持续推揉。肢体按摩要以手指揉点按足三里、三阴交, 每个穴位按揉2 min, 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度[5]。b.足浴:选药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桂枝、伸筋草、鸡血藤, 将上述中药放在3000 ml水中煎熬, 水温38~40℃, 药剂浸没两足内外踝关节2寸, 隔日泡1次, 以10次为1个疗程[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及遵医嘱行为。遵医嘱行为主要包括适量运动、控制饮食和规律用药, 每项调查总分均为40分,分数越高, 表示患者的遵医行为越佳, 依从性越高[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值变化情况对比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嘱行为对比 护理后, 观察组适量运动、控制饮食、规律用药评分分别为(38.14±1.13)、(36.65±2.48)、(39.03±1.04)分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1.16±2.45)、(30.02±3.11)、(32.54±4.01)分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变化情况对比(±s, mmol/L)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变化情况对比(±s, mmol/L)

注:与护理前对比, aP<0.05;与对照组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73 13.21±2.74 6.68±1.47ab 21.05±3.35 9.06±2.05ab对照组 73 13.23±2.86 9.96±2.23a 21.77±3.39 13.76±3.32a t 0.043 10.492 1.291 10.292 P 0.966 0.000 0.879 0.00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嘱行为评分对比(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嘱行为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适量运动 控制饮食 规律用药观察组 73 护理前 29.86±3.32 24.44±2.26 30.33±2.15护理后 38.14±1.13a 36.65±2.48a 39.03±1.04a对照组 73 护理前 29.68±3.25 24.47±3.03 30.44±3.22护理后 31.16±2.45 30.02±3.11 32.54±4.01

3 讨论

老年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患病人群, 多数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差, 加上饮食和运动不规律, 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 人体健康需要阴阳调和, 中医护理具备独特的服务理念, 与医疗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相得益彰[8, 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适量运动、控制饮食、规律用药评分分别为(38.14±1.13)、(36.65±2.48)、(39.03±1.04)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16±2.45)、(30.02±3.11)、(32.54±4.0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洒文娟等[10]报道结果相符, 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院实施中医护理主要包括情志护理、中医饮食干预、运动行为指导和自我保健(推拿+足浴), 通过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 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规律用药、控制血糖, 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 提升依从性。同时, 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行为干预和自我保健, 可让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体现了中医辨证的治疗和干预原则, 可提升干预效果, 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综上所述,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提高其遵医嘱行为,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医嘱饮食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