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佳木斯地标性建筑

2018-10-18 05:43杨景霜
北方人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佳木斯李伟站房

文/杨景霜

他用敬业奉献精神感染大家,他用平凡的守护追逐梦想,他用责任担当展示作为。他就是历经20余载风霜雨雪的锤炼,从未改变对房建工程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演绎奉献精彩的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二公司佳木斯站房项目部经理李伟。

承诺就是责任和担当

2016年12月,由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二公司中标的哈佳快速铁路佳木斯站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在迫在眉睫的工期压力面前,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李伟出任项目经理,并毅然接受了这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技术”出身且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李伟第一时间踏察现场后,意识到这个项目新建和改建交织错综复杂,比想象的难度更大。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纯工期仅21个月,邻近既有线路施工,不能影响正常行车,还不能损坏光、电缆……

承诺就是责任。从此,李伟便一头扎进新建佳木斯站房工程的建设之中,同时提出要把站房工程定位为精品工程、地方标志性工程和公司的创效创誉工程。

项目组建团队、南站房基础开挖、质量安全管控、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一个头戴安全帽,身穿黄灰相间工作服的人穿梭在各个工点之间。李伟深知责任的重大,不敢有一点儿松懈,白天往返于工地,晚上则加班到深夜,盘点一天的工作,运筹第二天的施工方案,每天如此,从不懈怠。

在佳木斯南站房综合楼开工建设前,北站房改造施工的计划就已经排好,时间紧,任务重。白天,他带领项目团队看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很多方案都在“走现场”中有了雏形。晚上,再集思广益研究细化施工具体方案,与业主、设计单位汇报沟通,常常通宵达旦。最终提出了既有利工期又不影响旅客正常乘降的以高架候车厅中部为分界南北站房倒边施工的有效办法,为工程的顺利开工提供了保障。

工期一刻也耽误不起

“李总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多的项目经理,别的项目经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图施工,可李总经常是按实际情况,然后结合图纸,提出建议……”工程设计人员有感而发。

高架候车室通往北站房的门洞,原设计为2.4米高,李伟通过实地查看,觉得这个高度行人通过有压抑感,他立即与技术人员探讨完善改造方案,将门洞提高至4.8米。北站房二层中厅的北墙计划安装立面幕墙,但现场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李伟就率领团队反复推敲,决定重新增加钢骨架,最后做成了立面幕墙,既美观又结实。

为了兑现节点工期,无论是酷暑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李伟的大部分时间都坚守在一线,每天工作到深夜。率先开工建设的佳木斯南站房施工高峰时,500多人10多个工种交叉作业,现场管理事无巨细,他时刻形影不离。每次封层浇筑混凝土至少需要一天一宿,炎热的夏季,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问题,他干脆驻守在现场,通宵加班加点,曾创出日浇筑混凝土500多立方米新高。钢绞线施工工期紧,人手不够,他便和项目书记带领科室人员组成突击队,下料、制束、穿筋亲自上手,虽然感到很累,但很充实,大家没有一句怨言,至今还被当时奉献的场面所感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节点丝丝相扣,施工进度都是精心排布的。23米和26米长的两条站台框架梁施工跨度大,预应力张拉千斤顶位置不好固定,于是他现场组织研究将张拉点设在梁侧面,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满足了建设要求。

随后进行的北站房改造极具挑战性。佳木斯火车站标志性建筑——50多米高的“钟楼”是市民心中永恒的记忆,也是此次改造项目之一。按施工要求,需要给“钟楼”重新换面即可。可是当技术人员汇报说,目前大钟的刻度有些破损,航空指示灯已经老化时,李伟当即提出对“钟楼”进行全面维修改造。

该钟楼下部楼面的平台面积有限,加之受塔吊高度限制施工用料无法送达到位,需要搭设30米高的脚手架。施工中李伟头顶烈日,与工人们并肩作战,艰难地传递倒运钢管、扣件等物资。对此,一些同事们说:“就按图纸干得了,你这么干,太费劲了,而且还要耽误工期,不划算”。“虽然耽误工期,可咱们不能给佳木斯站留后患啊!架子也就搭这一次,如果钟楼再出现什么问题,还怎么再重建?!”李伟斩钉截铁地说。

联系厂家重新修复时钟、修理航空指示灯、换立柱,人工一点点搭好架子再一根根拆掉……,工程一步步有序进行,佳木斯站的“钟楼”也记下了李伟及所带团队在这里洒下的辛勤汗水。

抓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只要在现场查一圈,我就会发现工作面上有什么技术难题、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话语中李伟充满自信。他始终坚持安全工作谁抓都不越位、怎么抓都不过分、投入多少都不多余的“大安全”理念。他亲自动手将各专业的安全风险源、卡控要点、应急预案等应知应会常识汇编成册,使作业人员知道干什么,明白了怎么干,工作有了抓手。他倡导的现场安全责任区负责制,随时提醒大家增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了作业人员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能力。为了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监控,项目部建立了微信群,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隐患整改等,随时在掌控之中,并有影像为证。为了掌握现场安全管理的真实情况,他常常独来独往,不打招呼直接进站舍、到工点、看现场,面对面督导解决问题。北站房改造施工拆扒搭建加固等工程错综复杂,当时因站房二层地面及墙面提高装修标准改为石材,荷载加大,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李伟结合现场勘察实际,建议设计者梁板用粘钢加固的办法,满足了承重标准,消除了结构安全隐患。通过运用PIM系统、微信群等智能化手段铁腕抓管理,两年来,项目部安全投入达798万元,处罚各类违规作业人员110多人次,解决了“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顽疾,筑起了保障安全的长效机制。先后60余次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业主等各级组织的督导检查,让“火山口”变成了“安全岛”。

精品工程是干出来的

“不蛮干、不乱干,按标准化和操作规范施工”是李伟抓质量工作的底线。站房高架候车厅首层框架梁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最大跨度26米,李伟主持编制了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在脚手架搭设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他亲自对脚手架的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对混凝土搅拌各项指标逐一确认,确保了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外美内实。连接南北站房的高架候车厅是正方四角锥网架结构,钢网架长160米、宽48米,顶升施工中如果发生细微的偏移,极易导致钢网架侧滑脱落,造成严重损失。为此,李伟提出在地面进行焊接,然后采取分段整体顶升法,并通过了专家论证,保证了整体钢网架的安装质量,赢得了业主及监理的一致好评。

在南站房吊顶施工中,李伟大胆提出室内铝条板吊顶采用反吊法施工技术,在天棚吊顶、墙体干挂石材和地面铺设同时作业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他跟踪督导检查工程质量,加强过程控制,既缩短工期,保证了质量,又节省了费用。反吊法施工技术在2017年中国铁建股份公司工法技术评审会上获得了国内领先水平的评价,同时被评为四川省省级工法。

在挖掘保工期潜力的过程中,李伟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上做足了文章,积极探索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10大项16小项新技术。其中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清水混凝土模板、钢结构技术以及信息化应用等技术有所创新,提升了工程的科技含量,节能降耗,环保达标,喜获黑龙江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金奖。同时《提高管线综合布置准确率》QC成果获全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优秀质量管理二等奖。

“该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健全,施工组织到位,质量保证体系到位,特别在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的挑战面前,能正确处理安全、质量和进度之间的关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棱角清晰顺直、外光内实,感观较好,打造了施工亮点,实现了质量稳定、安全可控、兑现工期的目标。”这是佳木斯站房工程顺利通过黑龙江省结构优质工程奖验收时被给予的评价。

无私奉献终不悔

“见过拼的,没见过这么拼的。”很多职工说,李总也太拼了,当领导的都这么干,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

2017年7月,因长期高压工作和身体严重透支,李伟患上了脑梗,在住院期间,他常常是一只手点着滴,另一只手在接打着电话,关心工程进度、协调工种衔接、督促现场管理,无论是上级领导来工地检查,还是现场施工告急,他总是拔下针头就走人。

没过多久,又因繁重的工作免疫力低下引发蛇盘疮,这次他仅住了3天医院,便出院了。李伟对自己的病情总是轻描淡写,谈笑间的语气仿若在说旁人的事。但在大家看来,他的脸色依旧憔悴。

在站房施工的600多个日夜,李伟早已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两年来他仅在家待了20几天,每次去哈尔滨开会路过姐姐家,也从未进屋坐过一会儿。李伟说,其实我也想多休息休息,更想回家看看久别的亲人,可是工期不等人啊!如果耽误了工期,就是耽误了佳木斯百姓出行的计划……

采访结束,耀眼的太阳依然高悬,清新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站房,洒向脚步匆匆的李伟身上,在拉长身影的同时也放大了无私奉献中国铁建人的脊梁。

猜你喜欢
佳木斯李伟站房
“田”野里的乐趣
中老铁路国内段站房“颜值”初显 全部11座客运车站装饰装修接近尾声
“制造”年兽
营改增对公路站房工程造价影响研究
佳木斯大學张莉莉水彩作品选登
孟母三迁
“佳木斯大米”营销与品牌价值提升研究
青岛西站站房主体封顶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喜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