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研究

2018-10-18 12:11王丽娟
西部金融 2018年5期
关键词:设施农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

王丽娟

摘 要:本文依据农户调查对甘肃省平凉市辖内金融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及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设施农业参与者普遍认为资本投入、外部环境、技术指导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实际并未通过实证检验,而产品特征因素中的生产是否通过质检部门检验成为唯一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设施农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5)-0061-05

一、引言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决好农业产业薄弱的现状,关键在于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完善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业发展从生产阶段、经营模式、营销策略等方面看,都处于待发展阶段,要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面临诸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要解决农业供给侧的系列问题,就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规模化发展与效率发展不匹配的问题,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普遍面临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发展项目等问题。

设施农业作为解决我国人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等制约可持续发展最有效技术工程,我国现阶段的设施农业主要以温室为主,2012年以来我国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近年来,设施农业进入量变质变转换期,发展技术水平成为主攻方向。甘肃省作为内陆城市,设施农业的发展能够克服省内气候环境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因此是改变农业领域供给结构矛盾的一项重要发展项目。

本文选择甘肃省陇东地区的代表城市—平凉市作为样本地。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农业发展水平在西部地级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所研究的设施农业是指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环境、延伸动植物产品的存储周期的设施工程,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类。本文以设施农业参与农户为研究单元,同时将具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的农户也纳入研究范围,对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设施农业主体的金融需求进行分析,从资本投入、外部环境、技术支持、产品特征四大方面研究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甘肃省设施农业未来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二、甘肃省平凉市金融支持与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年《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调查问卷》,根据文章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选择甘肅省平凉市辖内六个县作为样本地,重点选择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户作为研究样本,累计发放问卷180份,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涉施农业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为设施农业的金融需求。

(二)样本情况

通过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样本主体特征分析可知,参与主体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占到样本总量的78.89%;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其中初中占比为54.44%,高中占比为23.89%,大学(专)及以上占比最低,仅为0.67%;参与人数以1至2人为主,占比68.33%,3至4人的占比为23.89%,4至5人的为7.22%,5人以上的仅为0.56%,从事设施农业参与情况可以看到,多为单人参与,家庭整体参与生产的经营模式还未普及。

通过对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分析可知,截至调查日,样本地设施农业类型以中、小拱棚为主,占比为50%,其次为早春塑料大棚,占比为29.44%,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暖棚圈养、果品保鲜、池塘水底养殖等也成为一种重要形式,占到样本总量的16.11%,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玻璃、PC板连栋温室占比较低,仅为4.44%;从设施农业产品看,蔬菜、瓜果成为最主要产品形式,其中蔬菜占比为38%,瓜果占比为41%,花卉、畜牧业、菌类及中药材占比较低,分别为4%、3%、2%。

从设施农业每亩年均纯收益情况看,早春塑料大棚年收益0.5万元以下占比为8.89%,0.5万元至1万元占比为10.56%,1万元以上占比为10%;中、小拱棚年收益1万元以下占比为12.22%,1万元至1.5万元占比为27.28%,1.5万元以上占比为10%;玻璃、PC板连栋温室年收益2万元以下的占比为10.56%,2万元至3万元占比为2.78%,3万元以上占比为6.67%,其他金额占比为16.11%。

(三)金融支持设施农业发展与设施农业主体融资情况

通过对设施农业样本主体的金融需求分析可知,截至调查日,样本主体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借贷,其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的占比为73.26%,银行借贷比例为47.25%,被调查者普遍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向银行借款的方式进行,向亲戚朋友借贷、民间和网络借贷占比较低,分别为12.11%、5.43%。从被调查者面临的信贷约束情况看,31%的样本主体因为各种因素放弃了从银行进行融资,36%样本主体向银行申请了贷款,但最终实际获得金额与申请金额不一致,存在缺口,27%的样本主体因为缺少抵押担保等不满足贷款条件,贷款申请直接被拒绝。从被调查者向银行进行资金借贷的方式来看,主要以抵押和担保为主,单纯信用贷款比例较低,仅为7.12%。从借贷的金额看,10万元以下占比为38%,10-15万元占比为41%,15-20万元占比为18%,20万元以上占比为4%。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平凉市辖内金融机构近年来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各金融机构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色相继推出了推出了金果联盟贷、农户寄养代繁贷款、果库(实体)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降低了贷款门槛,创新贷款方式,使想发展产业的农户能够真正通过金融渠道获得信贷资金支持,过去融资难融资贵、农户面临严重信贷约束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三、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研究需要,本文选择实施农业发展资本投入(土地、人力资源、技术)、外部环境(政府指导、信贷需求)、技术支持(技术指导、频率)、产品特征(质检、销售渠道)四大方面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四方面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分析各因素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一)模型构建

根据本次农户问卷调查可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设施农业发展受到资本投入、外部环境特征、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变量特征,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设施农业发展是否受到影响。模型形式如下:

(二)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上述变量纳入模型后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仅产品质量(quality)通过了95%显著性检验,其余指标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三)主要研究结论

1.资本投入的影响。劳动力、土地、资金一般认为属于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2.外部环境的影响。政府的指导、信贷需求作为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认为是影响设施农业的重要外部制约因素,但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3.技术指导的影响。设施农业是引入农业科技因素来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因此参与者的对于技术的掌握本应该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本次研究中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以及培训频率作为参与主体掌握农业科技的一条有效途径,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4.产品特征的影响。生产是否通过质检部门检查以及产品的销售渠道作为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产品因素,仅生产是否通过质检部门检查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产品的销售方式未通过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产品的品质成为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产品品质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于设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提高41.9个百分点。

(四)原因分析

资本投入、外部环境、技术指导、产品特征一般认为对于设施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通过研究发现,仅产品特征影响中的生产是否通过质检部门检查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证实了该因素对设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余影响因素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结合平凉市设施农业发展实际可以看到,从资本投入看,目前平凉市设施农业规模无论从土地、资金还是人力资源投入情况看,都处于待发展阶段,从严格意义上讲,与发达地区相比,设施农业发展投入的重点也不在于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因此,本文认为这是劳动力、土地、资金投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重要原因。从外部环境和技术指导看,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政策环境较为宽松有利,但仍然面临农户参与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造成缺乏群众基础,效果不明显。此外对于现有的设施农业参与者,据调查,对于技术实际掌握程度并不高,普遍采用外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指导的方式,因此设施农业主体自身参与培训并不能成为提高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产品特征看,生产通过质检部门的检验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产品的销售方式影响并不显著,这与目前的农业发展实际相吻合。目前,通过农业产品质检商标注册的产品在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方面与未通过质检的产品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设施农业企业生产者对商标和质量认证更加重视。

四、促进西部农村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产品,加强金融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实力

建议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创新,一方面加强县域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的手段和能力,另一方面降低对设施农业主体金融支持的额外要求,拓宽融资担保的形式和手段,降低西部地区设施农业主体金融需求的信贷约束问题。

(二)典型带动,打造区域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

建议农业部门在引导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序发展的同时,重点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成为区域发展的典型代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外地投资者来参与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这条途径来带动设施农业的整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Cater,M.R.Equilibrium Credit Rationing of Small Farm Agriculture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88,28:83-100。

[2]Stiglitz J,&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71:393-410。

[3]巴紅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24-25。

[4]车宗山,王振通.创新融资方式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J].中国金融, 2009,(2):18-19。

[5]何广文.对农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J].农村经济问题, 2009,(3):44-46。

猜你喜欢
设施农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