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思考

2018-10-18 12:11张剑晖
文理导航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小学创新

张剑晖

【摘 要】小学教育队伍管理既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与创新素养的提升。本文在分析了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优化、整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后,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就小学教师队伍的创新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创新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均将提升教师质量视为自身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与重要任务。但是,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构建高效、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是培养高素养、高水平、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以素养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也必须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进行教师队伍管理的创新,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就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做系统研究。

一、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总体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的提升均成为了当前小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的指导下,小学教师素养、结构等方面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均取得了诸多成果,集中体现在小学教师能够不断解放思想、努力进行教育教学创新,且很多小学均已完成了学科梯队建设,整体师资力量得到了有效增强。但是,在小学教师队伍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教师是小学教育工作开展的的主导,既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承担着知识文化传承的重担。然而,小学学校教师管理过程中,尚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个别小学仍存在管理权高度集中的问题,且教育服务机制落后,对教学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关心,进而导致一些小学教师,尤其是婚龄、育龄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之中,甚至出现对学校的认同度、忠诚感较低的问题。

(二)缺乏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些小学在教师队伍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教师更趋向于教育教学创新,而忽视了自身人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进而导致小学师资队伍整体核心素养较低,既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无法高效完成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另外,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一些小学在教师队伍管理过程中尚存在严重的行政化管理现象,无论是教师的选拔、作用,还是考核及利益分配,均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与教师个体目标的实现,过度强调组织的目的性,且在强调管理一致性的同时,阻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积极性与热情。

(三)薪资体系设置不科学

科学、合理的薪资体系既可以体现教师的价值,也能够有效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及创新的积极性,进而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出教师的教育教学作用。但是,很多小学现行的薪资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性。一是为教育教学创新的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奖励,导致很多一线教师均倾向于教育教学的理论性创新之中,导致教学实践被置于边缘化地位。而专注于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则在探寻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实践之中,这也必然影响到其教学创新的理论性成果,难免会对其教学积极性、创新性实践产生不良影响。二是一些小学施行岗位工资,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以人为本”“核心素养理念”产生了背离,这也导致一些教师一味地冲向了一线岗位,这也导致教师之间存在了主体性的“差异”,进而也无法彰显教师的个体价值。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的创新路径

(一)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小学学校在教师队伍管理中,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既要坚持以教师为本,还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强调教师的基本需求,重塑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个体的认知,并在教师管理实践中形成教师与管理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彼此促进、同共成长的良性循环。在“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下,学校应将教师置于管理的核心地位,既要为所有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的环境,也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发挥机会,使所有教师均能够在完成自身职业活动之余,有更多的权利去追求自身进步、发展,使之能够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而才能真正确保教师与管理组织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合作、共同成长的关系。

(二)强化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

各学科的教师均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并在教学实践之中扮演着培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角色。因此,學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也要强化对教师核心素养、核心思维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能够正确、准确地理解、把握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使之在教学实践之中主动地核心素养理解、核心思维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由于不同学科强调的核心思维存在着差异,学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也应强化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使之能够根据学科教育教学的需求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创新,使之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依据学科的核心思维、核心素养培养需求,进行跨学科的整合与实践,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求,真正达到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三)纠正原有的行政化管理模式

小学在教师队伍管理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现代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不断进行教育队伍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下放“管理重心”。虽然,很多小学均明确提出了教育、科学并重,但在个体的施行过程中,仍会出现过度行政化管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管理权过度集中,无法发挥学校各教研室的管理权限。因此,小学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精简校级层的管理部门,将管理重心“下放”给各教研室,建立起“由下至上”的管理制度,进而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其次,实施柔性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模式是以倡导“以人为本”为主旨、以情感管理为主线的一种管理械。柔性管理模式既可以彰显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还可以弱化行政管理痕迹,并在突出展示教师个体的特性、工作特点之余,促进教师管理的整合与优化作用。同时,也可以转变小学管理者高高在上的指挥角色,使之成为教师队伍管理的协调者、教育教学的引导者,进而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效率、促进教师队伍和谐发展的目的。

(四)构建人性化薪资体系

教师队伍的管理必然会与教师的薪资体系联系在一起。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能够彰显教师人性色彩的薪资体系,既可以发挥出高效的激励作用,还可以体现出教师队伍管理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因此,小学应重视教师个体价值、重视个体职能、尊重知识、尊重能力,并在确保薪资分配公平、公正的提前下,不断进行人性化薪资体系的构建,为教师队伍管理留足激励、鞭策空间,在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同时,也能够留住更多的优秀教育教学人才。

首先,学校应构建合理的薪资制度,既要权衡教育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也要将提高教学质量置于学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各个岗位的教师既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动力去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也有更多的动力将创新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进而实现创新推动教学成果,通过教学成果来优化、完善、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其次,实现有竞争性的薪资制度。学校在坚持学校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对物质利益、精神生活上的追求,避免因薪资、待遇问题而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因此,学校应积极构建人性化、科学化的薪资体系,突破传统的、单一化的创新激励手段,既要实行教育教学中的“绩效”优先原则,也要推行按“教学成果”取酬的机制,并向在教育教学上有突出贡献或重大创新的教师发放奖励性津贴等,以激励、提高各岗位教师的创新积极性与工作热情,这对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更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因此,学校管理者应不断更新自身管理理念,立足“核心素养理念”“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积极管理经验,以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领域对教师队伍管理予以深度研究,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凯.核心素养视野下学校教师队伍的优化与整合——基于B市CY学校的调查[J].教育科学论坛,2016(10)

[2]謝凡,陈锁明.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小学管理,2016(11)

[3]张凤有.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促学校教学质量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S1)

[4]黄礼达.浅谈学校“文化”对管理制度的影响及作用——以常熟市星城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实践为例[J].中国培训,2015(6)

[5]王勤.抓实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提升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以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7(3)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小学创新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