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制、政治关联与企业碳信息披露研究

2018-10-18 12:03翟洪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政府规制政治关联

翟洪宇

摘 要:为了研究政府规制因素、政治关联因素对企业主动披露碳排放信息的影响,并检验高管政治关联在政府规制与碳信息披露之间发挥的作用,以2012—2016年沪市A股工业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政府规制、政治关联和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碳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政府规制能显著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或者政治关联程度弱的企业整体的碳信息披露情况不好;相对来说,高管与政府之间存在较强政治关联的企业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做得更好。同时,在政治关联因素的影响下,政府规制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程度更加明显。

关键词:碳信息披露;政府规制;政治关联

中图分类号:F062.2;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0-0099-03

引言

中国碳排放量持续走高,碳排放加剧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碳排放量和碳信息披露逐渐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政府规制是对市场失灵的回应。政治关联作为正式法律保护制度的替代机制,是对制度环境的一种积极反应[1]。政治关联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能够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是否愿意主动披露自身的碳排放信息,比单纯依靠政府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强制披露的效果更好。基于此,本文以2012—2016年沪市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的政策法规、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和碳信息披露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政治关联对政府规制的调节效果。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概念界定

在碳排放规制方面,政府规制是指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来解决碳排放的市场失灵,促进企业主动披露碳排放信息,加强政府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所谓政治关联(也称政治关系),是指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让企业在保持原本的商业特性的基础上,还拥有了政治背景。因为与政府之间的友好关系,企业通常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利益[2]。政治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政商结合。

碳信息披露是指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网站等渠道和方式,将自身碳减排管理的方针政策、各种经营活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企业对温室气体进行治理的绩效等信息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过程。

(二)理论与假设

1.政府规制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

Dimitar等人(2009)认为,政府规制对碳信息披露水平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通过制定法规等手段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形成约束机制[3]。毕茜等人(2012)的研究表明,外部碳排放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排放方面的法规尚未完善,一定程度的管制能促进企业碳减排和碳报告。因此,政府对于碳排放的法规制度规制会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政府规制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

2.政治关联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

Mark等(2005)认为,拥有政治关联,就有可能介入政府的事务当中,可能对一些公共政策的出台产生影响[5];如果存在政治关联,就会拥有很大优势,如市场准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批准,从而取得竞争优势。企业为了获得政府更多支持,一方面会积极响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另一方面会通过主动披露碳排放信息获得政府的好感和认可。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高管与政府间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更高。

高管与政府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与政府的关系越密切,这一类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为了继续保持与政府的友好关系,决策的政策导向性更强。因此,本文认为:

假设3:政治关联程度与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3.政治关联对政府规制与碳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

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与政府存在较强的政治联系,对政府出台的各种制度政策的实施压力更大,更有可能披露其碳信息。张建君等(2005)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会积极地与政府建立友好关系,从而获得政策扶持和优惠[6]。因此,高政治关联企业对政府的主动迎合,可以推动政府规制政策在该类企业的更好实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政治关联程度越高,政府规制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程度越明显。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2—2016年上交所A股工业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财务异常和数据缺失的公司,收集到142家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共710个有效样本。

碳信息披露数据来源于社会责任报告,政治關联信息来源于高管简历,政府规制数据来源于《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报告》,其他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设计

本文构建了碳信息披露指数,借鉴了英国CDP项目构建的碳信息披露领袖企业指数,经过分析确定了碳信息披露的评分项目。通过分析样本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对碳信息披露项目下每一项目进行评分,汇总得到碳信息披露总分,经过标准化以后即为碳信息披露指数。具体的评分标准:样本公司碳信息定性描述取1,定量描述取2,无描述取0,能以货币度量的项目,货币化描述取3。计算公式=CDI/16*100。为了防止评分的主观性,本文进行了信度检验。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法,样本和谐系数为0.895,在1%的水平上显著,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表明对碳信息披露的评分具有一致性。

1.研究变量设计

本文选取碳信息披露指数为因变量,政府规制和政治关联为自变量(见表1)。

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是目前最全面反映地方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和地方政府对包括碳信息在内的环境信息的监管力度的指标。

政治关联指数是通过判断公司高管是否曾任或现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或曾在政府任职,对不同任职情况进行评分,汇总所有高管政治关联评分得出[7]。

2.控制变量设计

公司治理和公司特征也是碳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本文选择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公司规模、营利能力和行业性质等作为控制变量(见表2)。

(三)模型设计

模型一:CDIS=α+β1 GR+∑βi Controli+ε

模型二:CDIS=α+β1 GR+β2 PC+∑βi Controli+ε

模型三:CDIS=α+β1 GR+β2 PCL+∑βi Controli+ε

模型四:CDIS=α+β1 GR+β2 GR*PCL+∑βi Controli+ε

其中,GR*PCL为政府规制和高管政治关联交乘项,Controli为控制变量,ε代表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1.碳信息披露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一,整体情况分析。得分为2—3分的样本最多,占41.69%,其次得分为0—1分的公司占36.34%,说明样本公司很多未曾披露或披露的信息很少;6分以上的样本仅占5.77%。由此可见,我国工业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整体偏低。

第二,分年度描述。可以看出,样本公司碳信息披露均值逐年增加,表明企业披露碳减排信息的情况越来越好,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明显增强,以及企业越来越注重低碳经济发展;标准差从2012年的1.84增加到2016年的2.26,增长了22.83%,说明在研究样本中碳信息披露的差距更加明显。

第三,分行业描述。整体来看,重污染行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略高于非重污染行业,但差别不明显,披露水平均偏低。

2.其他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政府规制的均值为49.01,标准差为14.77,说明各地政府对环境的监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政治关联程度的均值只有9.12,标准差为12.88,说明企业间政治关联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高管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占68%,说明目前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比例很高,与政府保持密切来往已经成为普遍选择。

(二)相关性分析

碳信息披露指数与政府规制的相关性为0.256,与是否存在政治关联的相关系数为0.206,与政治关联程度相关系数为0.185,均在1%显著水平上正相关,初步验证了研究假设。方差膨胀因子均在1左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多元线性回归

1.政府规制多元回归

政府规制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政府对企业的碳排放规制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假设1得到验证。

2.政治关联多元回归

在模型二中,企业是否存在政治关联与碳信息披露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假设2得到验证,表明高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的公司其碳信息披露质量更高。模型三对有政治关联的样本进行了回归,政治关联程度与碳信息披露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3,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越倾向于主动披露碳排放信息。

3.交互项多元回归

从表7可以看出,政府规制和政治关联的交互项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政府规制对碳信息披露水平的促进在政治关联作用下得到了增强,验证了假设4。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了政府规制、政治关联和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当前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整体偏低,而且披露过程和披露的信息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在研究样本中,大部分公司披露的碳信息范围比较局限,信息披露还处在初级阶段,所披露信息较为零散。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规制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或者政治关联程度弱的企业整体的碳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相对来说,存在较强政治关联的企业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做得更好;同时,在政治关联因素的影响下,政府规制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正面影响更加明显。

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管理,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披露,联合环保部门、证监会等进行共同监管;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强碳排放信息的核算与报告,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俊秋,江敬文.政治关联、制度环境与高管变更[J].管理评论,2012,24(12):156-165.

[2] 姚圣,徐颂.高管政治背景与民营企业综合税负——基于政治关联的非线性影响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6):3-15.

[3] Dimitar Zvezdov,Stefan Hack.Carbon footprinting of large product portfolios.Extending the use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to carb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35).

[4] 畢茜,彭珏,左永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7):39-47.

[5] Mark A.Bliss,Ferdinand A.Gul.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cost of debt:Some Malaysian evidenc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2,36(5).

[6]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7):94-105.

[7] 王俊秋,倪春晖.政治关联、会计信息与银行贷款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8):30-38.

猜你喜欢
政府规制政治关联
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影响的实证研究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
基于政府规制理论视角下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中小型矿产企业融资风险谈政府规制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与企业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我国出租车准入的政府规制完善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社会捐赠与企业价值
国有企业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