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导读

2018-10-18 10:46陈玉剑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8年9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二十四孝人参果

陈玉剑

初初经常听说,初中阶段的同学们会有“三怕”,其中“一怕”居然是“怕周树人”。这是真的吗?同学们为什么会害怕初初的超级偶像——鲁迅先生呢?是因为先生“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手里捏着一支似‘投枪和匕首的笔,似乎随时要批判一下某人某事”的模样让你望而生畏吗?

其实,生活中的鲁迅先生既幽默风趣又平易近人,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还送给他一个绰号“白象”(象多是灰色,白象就被视为国宝,称先生为“白象”意为鲁迅的可贵);许广平女士也时常称先生为“小白象”,鲁迅先生在给她的信中偶尔也用来自称,有趣吧?初初把他的档案解密一下,同学们请看:

“白象”——鲁迅先生档案解密

[中文名 鲁迅 毕业院校 仙台医学学校(中途弃学) 原名 周樟寿,周树人 职业 教师、作家 字 豫山、豫才 主要成就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绰号 白象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 出生地 浙江绍兴 兴趣爱好 养花草;看戏、看电影;篆刻 主要家庭成员 爱人许广平;儿子周海婴 世人评价 民族魂 ]

这样的“白象”是不是很可爱?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先生,初初特为大家推荐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通过这部作品,大家不仅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还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故事,说不定你们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路转粉”,成为先生的忠实粉丝呢。

《朝花夕拾》之初体验

[书名的

秘密 这本书原来叫“旧事重提”,后来编辑成散文集时才改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其实是说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改过的书名是不是更有诗意和韵味? 好书

诞生记 先生的《朝花夕拾》来之不易:1925年,先生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慘案,鲁迅写下一系列文章,坚决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在颠沛流离中,先生笔耕不辍,写下了精美的系列散文。 先睹

为快 《朝花夕拾》除“小引”和“后记”外,共10篇。其中包括表达对弱小者同情和对暴虐者憎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虚伪孝道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的《五猖会》,描绘勾魂使者的《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家道衰落后到南京求学经过的《琐记》,回忆最使先生感激的日本老师的《藤野先生》,写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范爱农》。可以说,这部集子既有温情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它的叙述亲切感人,糅合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极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

同学们,是不是开始喜欢这位“白象”先生啦?是不是想要赶紧走进《朝花夕拾》的世界,感受先生的温情和理性?请跟随初初的脚步,一起快乐出发吧。

初初听说过这样一个歇后语:“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朝花夕拾》可算是一枚珍贵至极的人参果,我们可不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做。为了让大家能够充分领略《朝花夕拾》的妙处,初初决定使出“洪荒之力”琢磨“吃”它的招数,开始放大招!

唐僧因为没见过人参果树,不认识人参果,所以拒绝享受那天地至宝,可真让人着急。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要先了解《朝花夕拾》这棵灵根的样子,以免错过面前至宝,留下太多的遗憾。下面就是初初专门为同学们设计的识“果”妙招:

[时间 美丽的“果果”们 识“果”妙招 第一天 《小引》《狗·猫·鼠》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篇内容

②随时记录、圈画心中的疑惑

③师生之间讨论交流,消除疑惑 第二天 《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第三天 《五猖会》《无常》 第四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第五天 《琐记》《藤野先生》 第六天 《范爱农》《后记》 ]

摘人参果必须用金击子打落,用丝帕垫着丹盘接着才行,因为人参果很娇气,它会“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朝花夕拾》中的“人参果”也很娇气,工具一定要拿对,方法要正确,才能成功敲下漂亮的“果果”。

[时间 心仪的“果果”们 敲“果”方法 专题1 先生的童年时光(快乐与悲伤同在) ①带着自身的体验去阅读

②对喜欢的篇章、段落进行批注

③多篇整合阅读,分类归纳 专题2 先生笔下的人物(家人、邻居、师友、鬼神) 专题3 先生的儿童教育观(保护儿童的天性) 专题4 先生的书单(了解先生最初的阅读兴趣) 专题5 先生笔下的鬼魅世界(现实的反映、乡土习俗) 专题6 《范爱农先生思想中的“爱与诚”(与“瞒与骗”对比)》 专题7 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欲扬先抑、选取典型) ]

第三招:用心品味“果果”,分享心得

初初建议同学们在摘下《朝花夕拾》这棵大树上的“人参果”后,举办一个“人参果会”,大家一起品尝其中的滋味,尽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那一定是“自今会服人参果,尽是长生不老仙”啦!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帮助同学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批注的位置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也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常用批注符号有:(1)“·”生字、难字;(2)“ ”总括句、重要句;(3)“ ”佳妙句;(4)“○”段序(圈内写数字,放在句首);(5)“△”要注意处,发表感想处。现在,初初就以《二十四孝图》(节选)的部分文字为例,给大家提供一个批注的参考。

二十四孝图(节选)

①“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②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尾批:选段首先从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说法的怀疑写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难道孟老夫子的观点错了吗?接着写“我”儿时对孝道的理解,由此看出童年的“我”确实是“性本善”的孩子。可是后来看了《孝道》一书以后,居然很反感甚至害怕这种“孝”,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自然引发下文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记叙和批判。)

旁批:幼小时候对于父母是极愿意孝顺的,可是得《孝子》后,却发现孝顺很难,这就奇怪了。难道古代孝子的故事真的很难效仿吗?对比的手法用得非常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旁批:风趣幽默中含有讽刺的意味。

旁批:读yú,此处为“忧虑”的意思。

旁批:此段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一个“最”字写出了作者对这种孝道的极度不满,自然引发下文的记叙。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对选段进行批注。

范爱农(节选)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人参果
吃货妈妈
万年人参果
墙头上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 拾葚异器
武艺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 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