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火灾伤员搜救、营救行动

2018-10-19 01:15
安全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伤员站台救援

张 旭

北京消防总队特勤支队

1 地铁火灾概述

截止2017年末,国家地铁轨道里程已达到3884km[1],地铁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地铁火灾也成为了消防部门的重点研究内容,但当前关于地铁的消防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灾预防、人员疏散和防排烟设计上,就地铁火灾发生后怎样有效开展搜索火源和被困者以及转运被困者方面研究较少。

1.1 地铁站常见结构

地铁站主要由站厅(层)、站台(层)、隧道、列车、楼梯(通道)几个大的部分组成。

(1)站厅主要由售票处、取款机、进出闸、检票设施、隔离栏杆等固定物品装置,较大的站厅通常与地下商场相连。此外站厅层除大厅外还设有地铁工作间、消防中控室等功能间。

(2)站台内固定设施较少,一般在两端设有电力、送排风和给排水等设备,部分建设时间早的站台内还设有消防中控室。

(3)隧道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圆形结构,也有箱形结构,国外也有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隧道。隧道顶部铺设顶棚、照明和通风管道,以及机车牵引线。

(4)地铁楼梯(通道)主要有三部分:一部分是从地面到站厅层通道(较长);第二部分是站厅层到站台层通道(较短);第三部分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地铁交汇站设有换乘通道(最长),长度最长能达到300m以上。

(5)列车箱内与火灾有关的主要为车厢上部电缆、塑料座椅和乘客行李等。

1.2 地铁火灾发生后被困者位置特点

当地铁发生纵火、爆炸燃烧等恶性火灾时,被困人员通常最初的位置是在车厢和站台层。站厅层人员通常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能逃离至安全区域。被困人员的位置通常在车厢,以及站台的角落、厕所、换乘通道/站厅栏杆附近和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梯处,以及站厅内的店铺等。

1.3 地铁火灾被困者搜救、营救难点

地铁火灾发生后对被困者进行搜救主要难点:

(1)温度高、烟雾弥漫、能见度低,必须佩带呼吸防护器材,通常只能使用仪器进行搜索[2]。

(2)空间跨度大,搜索面积大。

(3)信号阻碍大,救援人员通信不畅。

(4)楼梯距离长,转运被困者的距离远,消防员体能消耗大。

2 搜救、营救行动

当地铁发生火灾后,为高效有序的营救被困者,需要快速的探测火点、寻找被困者和转运被困者。总的救援思路是:分组编队、区域搜索、接力救援。关键的伤员转运技术手段是:发现伤员后为伤员带上自生氧面罩,利用担架固定,人工抬至站厅层(假设被困者位于站台层,以最大救援难度为例),将伤员放到轮式担架上推向地铁站入口梯脚处,再将担架固定的伤员利用人工搬运或机械牵引运送至地面,将伤员交给医疗人员,担架需要再多次循环使用。

2.1 现场侦查

地铁发生火灾的侦查工作,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属地力量到场后应通过观察和询问逃出人员和地铁工作人员的方式了解火源、被困者可能位置。开展询问工作时多名指挥员(战斗员)同时进行,然后将情况进行汇总,尽全力收集充足有效的信息。

(2)进入消防中控室进行侦查。消防中控室具有独立的防火排烟功能,也是属地消防部门 “六熟悉”工作和制定预案时重点掌握的部位,在询问知情人后指挥员应在地铁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地铁站消防中控室,通过询问工作人员和查看摄像头对火源和被困者进行搜索,并及时的传递相关信息,并确认自动灭火及排烟设施的启动情况[3]。

(3)内部侦查。在通过询问知情人后,到场力量应立即组织内部侦查,内部侦查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第一是进入站厅后立即使用电台与中控室指挥员联系(进入站厅后电台信号干扰弱),尝试确认火点和被困人员位置。

第二是寻找进入站台的入口,要进入站台必须先穿过站厅的围栏,考虑到浓烟情况下氧气不足对机械破拆工具的影响,最佳的办法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找到站厅紧急出入口(一段可打开的围栏)。

第三是进入站台搜集情况。侦查组的主要任务是进入站台侦查,并及时的将掌握的所有情况反馈至外部指挥员,外部指挥员要及时的根据信息立即部署下一步灭火和救援工作,见表1。

表1 内部侦查小组的人员装备情况和任务分工

在进行内部侦查时第一到场力量要做好灭火准备,考虑到力量有限和伤员的转运需要,灭火力量以一个灭火攻坚组为宜,灭火剂选择泡沫灭火剂。注意事项:水带、救生照明线、调频中继器线路都应靠墙跟铺设,为后续的伤员转送预留通畅的行进路线。当在侦查途中发现被困者时应立即联系地面救援组进入,并在救生照明线处用荧光喷漆标注,或留一名战斗员接应。当侦查任务完成后,侦查组可根据情况加入到搜救组开始营救伤员。

2.2 全面搜救

当内部侦查组发现被困者后搜救组开始进入,初期救援对象主要以有呼吸、有意识或有行动能力的被困者为主。

通过综合知情人、中控室、内部侦查小组的反馈信息后,应及时根据火场情况成立多个搜救组进入地铁内部,分站台和站厅两个区域进行搜救,当救援任务紧急时搜救组应在侦查组进入后立即进入。站台搜救组沿侦查组救生照明线直接进入站台,主要任务是转运侦查组沿途发现的伤员和站台内的伤员。此外,站台搜救组还应当对站厅围栏内部的区域进行搜救。站台搜救组人员装备和任务分工,见表2。

表2 站台救助组人员装备和任务

由于最初到场力量有限,对于站厅的搜救先设一个搜救组,站厅搜救组主要对站厅围栏以外的通道、出入口进行搜救。随后到场的力量可以相同的模式设置站厅的搜救,并根据情况增设站台搜救组。站厅搜救组人员装备和任务分工,见表3。

当被困者被搜救组转移到地铁站入口楼梯的下部时,由于楼梯距离长,需要大量人员将伤员抬至地面,而此时第一到场力量人员已难以满足,如果增援力量没及时赶到,可根据需要集合现场的所有可利用的人员力量进行搬运(佩戴自生氧面罩),消防员在楼梯下部,群众力量在楼梯上部,接力转运伤员。

后续到场力量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到力量薄弱的环节,同时按照相同模式继续设置站厅和站台的搜救组,新设置的站台搜救组可从第二个站台入口进入,增加搜救效率,新设置站厅搜救组对站厅的其他区域进行搜救。总之,后续到场力量要第一时间前往未搜索的区域或者力量薄弱的区域。

若地铁站为三层时还应根据着火位置对力量进行调整:

(1)如果为第三层站台着火,侦查组需要进入二层站台后通过换乘通道向第三层站台方向侦查和搜索,同时另外一组侦查人员还应从第三层站台的直达入口进入侦查情况,如图1。

图1 第三层站台起火侦查路线

(2)如果为第二层站台着火,应组织一组侦查人员从第三层站台的直达入口进入侦查站台情况,接着前往换乘通道与第一组侦查人员会合,如图2。

图2 第二层站台起火侦查路线

3 结论

地铁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扎实的做好火灾预防,及时的消除火灾隐患是地铁消防工作的重点,但做好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工作同样重要。本文从地铁火灾的特点开始,从分组编队、区域搜索、接力救援三个方面提出了地铁火灾发生后被困伤员搜索、营救的程序和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正如灭火工作需要成立灭火组、破拆组等,为了提高地铁火灾人员搜救的效率也需要根据任务目标和区域进行分组。

(2)搜救组根据所需器材、所执行的任务科学搭配组员,如文中表3中站厅搜救组,指挥员主要负责搜索,而5名担架员刚好可以循环利用担架固定伤员后利用轮式担架推往出口处,器材和人员配备都可高效的交替运行。

(3)在搜救区域划分上本文只是做了强调,具体怎么划分很大程度上由需要根据参加救援的队伍情况、地铁结构决定。

(4)文中提出的荧光喷漆、轮式担架等器材的使用在地铁搜索营救中实际用途非常明显,大大节省了搜救时间,但为了有效使用轮式担架转运伤员,水带、救生照明线等必须靠墙跟铺设。

猜你喜欢
伤员站台救援
伤员转运
——担架介绍及简易担架制作与使用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另类的公交站台
相遇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站台上,送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