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洞洞的故事

2018-10-19 01:01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贾叶红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9期
关键词:洞洞新家袜子

■文/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贾叶红

设计意图:

绘本《洞洞的故事》是一个富有哲理又独具巧思的故事。洞洞哈密和哈妮的家是一块瑞士奶酪,有一天,它们的家被老鼠一家全部吃掉了,无家可归的两个洞洞于是踏上了一段寻家之旅,然而不管是国王的袜子、王后的内裤、公主的自行车、王子的船……都不适合安家,还给别人造成了困扰。在大家不懈地努力下,洞洞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并能派上大用场的笛子这个新家。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的绘本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绘本阅读有效融合,以幼儿为主体,借助电子白板的拍照、录音等功能,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在自主操作、小组合作中,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创编有声故事,从而理解绘本内容,感受两个洞洞寻找新家时发生的有趣故事,也懂得了每个人都有最适合的位置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感受两个洞洞寻找新家时发生的有趣故事。

2.在自主操作、小组合作中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创编有声故事。

3.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懂得每个人都有最适合的位置及独特的价值。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演示版、操作版)、电脑等。

活动过程:

(一)主人公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神秘声效、魔法棒动画出示城堡)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面会住着谁呢?

幼儿:国王、王后……

教师:城堡里住着国王、王后、王子和公主,还住着谁? 我们用魔镜来找一找。

幼儿:颜色宝宝、圆形宝宝……

教师:它们是两个洞洞,它们的家是一块瑞士奶酪,就在皇宫厨房里的一个盘子里。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城堡导入,通过电子白板的声效、动画等功能,鼓励幼儿猜测、观察,引出故事的主人公洞洞,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第一次阅读,拍照记录并表达洞洞找到的新家

1. 洞洞无家可归

教师:听,谁来了?

幼儿:老鼠一家。

教师:老鼠一家跑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儿:偷吃奶酪。把奶酪吃掉,洞洞就没有家了……

教师:是啊,它们把那块奶酪全部吃光了。这下,两个洞洞就没有家了,这可怎么办呀?

幼儿: 那就再找一个新家吧。

教师:洞洞决定离开厨房,去找一个能让它们派上用场的新家。

2. 尝试利用拍照功能寻找洞洞的家并记录表达

教师:洞洞跑啊跑,会跑到哪里呢?和好朋友说一说。

幼儿:重新找一块奶酪、洞洞跑到了花园里、洞洞跑到了衣服上……

教师:洞洞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我们来找一找。

幼儿:洞洞跑啊跑,跑到了国王的袜子上。(提醒幼儿讲述时可加上动作)

教师:我们把洞洞找到的第一个家拍照记录放在这个表格里,好吗?

教师:这个本领你们学会了吗?洞洞还会跑到哪些地方呢?过会儿,请你和好朋友找一找,说一说,洞洞跑啊跑,跑到了哪里,再拍照记录在表格中,三个小朋友一组,开始行动吧!

3.分享洞洞找到了哪些新家

教师:你们找到洞洞的新家了吗?谁来说一说呀?

幼儿A:洞洞跑啊跑,跑到了王后的内裤上。

幼儿B:洞洞跑啊跑,跑到了王子的船上。

幼儿C:洞洞跑啊跑,跑到了公主的自行车上。

教师:其他小朋友都找到了吗?小朋友的眼睛真亮。洞洞跑啊跑,跑到了国王的袜子上、王后的内裤上、公主的自行车上和王子的船上。

4.思考与讨论:洞洞还能选择什么做新家?

评析:这个环节中,由于老鼠一家的入侵,洞洞无家可归,于是开始了寻家之旅,教师导读洞洞跑到国王袜子上的画面,幼儿小组合作,借助电子白板拍照功能记录寻找过程。用“洞洞跑啊跑,跑到了……”的句式和夸张的动作分享洞洞找到的各个新家,幼儿学习兴趣浓郁。

(三)第二次阅读,尝试用惊讶的语气、夸张的动作及表情表达故事内容并录成有声故事

1. 教师导读国王惊讶的画面并学习录音

教师:洞洞最先跑到了哪里?

幼儿:国王的袜子上。

教师:国王看见了,是什么反应?

幼儿:生气、惊讶……(幼儿学做惊讶的表情)

教师:国王很惊讶,大叫一声,会说什么呢?

幼儿:可恶的洞洞怎么跑到我的袜子上来了、把这袜子给我扔了、给我买双新袜子来、快帮我把袜子补好……

教师:国王到底会说什么呢?(听录音——“天哪!我的袜子上有个洞洞!我可不能让别人看见我毛茸茸的腿。”)

教师:哪位国王会用惊讶的语气来说一说?(幼儿模仿学习)

教师:洞洞听见了,连忙逃走了。

教师:洞洞跑到了国王的袜子上,真稀奇,哪位配音员可以把这个画面变成有声故事呢?(请幼儿一起学习、尝试)听一听,成功了吗?

2.幼儿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中尝试录制有声故事

教师:录音的本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在每台电脑上准备了不同的画面,过一会儿请你和好朋友找一幅你们最喜欢的,用夸张的动作、惊讶的语气说一说!(让幼儿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画面)

3.幼儿分享录制的有声故事

教师:你们的有声故事都录音成功了吗?谁先来分享?你是哪一组?洞洞跑到了哪里? (随机进行,也可以是同一画面不同的表达)

幼儿:洞洞又跑到了王后的内裤上,王后看见了,大叫一声:“天哪!我的内裤上有个洞洞!我可不能让别人看见我粉嫩嫩的屁股!”……

幼儿: 洞洞又跑到了公主的自行车轮子上。公主看见了,大叫一声:“天哪!我的轮子上有个洞洞!我可不能让别人看见我满头的苍蝇!”……

幼儿:洞洞又跑到了王子的小船上,王子看见了,大叫一声:“天哪!我的小船上有个洞洞!我可不能让别人看见我全身湿透的样子!”……

评析:本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在寻找到洞洞新家的基础上,重点解读画面内容,借助电子白板的录音功能,大胆猜测,用夸张的动作和惊讶的语气、表情,想象表达国王、王后、公主和王子看见洞洞后的反应。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增强了幼儿的角色意识。

(四)了解故事结尾,懂得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位置及独特的价值

1.幼儿自由表述故事结尾

教师:(播放悲伤音乐)洞洞们跑了那么多的地方,可是好像都不适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很伤心,很难过……

教师:你有什么话想跟他们说吗?

幼儿:洞洞,不要放弃,你继续去找,一定会找到适合的家。不要难过,你是最棒的……

教师:谢谢你的鼓励!听了你们的话,它们继续找啊找!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笛子声)

幼儿:笛子的声音。

教师:洞洞跑到了哪里?

幼儿:王子和公主的笛子上。(出示王子、公主吹奏笛子的画面)

教师:你们觉得洞洞的新家怎么样?

幼儿:特别好,特别适合它们,笛子上正好需要洞洞……

教师:是啊,他们终于找到了可以派上用场的新家!想想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它的新家?让洞洞发挥作用?(引导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位置与独特的价值)

评析:这个环节中,用音乐渲染洞洞找家失败后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尝试帮助、鼓励洞洞不要放弃,继续寻找,最终用完美的结局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坚持的力量,也懂得了每个人都有最适合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通过倾听有声故事,体验阅读表达的成功感,并将绘本投放入阅读区,鼓励幼儿继续深入阅读。

活动延伸:

日常教育: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能体验成功感。

区域活动:自主倾听有声故事、阅读绘本《洞洞的故事》,对阅读保持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美工区把洞洞的新家画下来,做成一本新的洞洞书。

活动反思:

1.阅读过程可视化

本次活动是绘本阅读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一次有效尝试,两次自主阅读均打破了传统的书本阅读模式,尝试使用电子阅读,让幼儿不仅读,更是利用电子白板简单易操作的拍照和录音功能,有效记录下了阅读过程,让小组阅读变得妙趣横生。

2.画面选择多样化

幼儿的两次自主阅读画面,老师都是尽量做到画面选择的多样化,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选,选择喜欢的伙伴、感兴趣的画面分享讲述,当然在完成之后,还可以选择其他组继续进行挑战,真正做到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3.讲述内容个性化

在第二次阅读中,前期的导读让幼儿的讲述句式有章可循,各小组自主观察画面讲述的过程中,大家有商有量,根据画面大胆想象,同一画面的讲述内容也各具特色,并能通过夸张的动作、惊讶的语气表情表现出各角色发现洞洞后的反应,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4.故事结尾戏剧化

故事结尾,洞洞跑到了笛子上,终于找到了派上用场的新家。洞洞其实就像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幼儿,他们也会一次次的犯错,一次次的经历失败,然而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只要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努力,总会找到发光发亮的位置,我想这也是幼儿读过这个故事之后的小小收获。

猜你喜欢
洞洞新家袜子
袜子少年
坏洞洞,好洞洞
不一样的袜子
米米的新家
小鸟的新家
袜子
新裙子上的小洞洞
山里的留守儿童有新家
大瓜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