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临河管线结构设计难题及方案的选择探析

2018-10-19 13:20邓安妍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邓安妍

摘 要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涉及排水、结构安全、环境治理、景观等诸多因素,具有复杂性。河岸经常有建(构)筑物无法拆除,使得管道布置和结构设计比较困难,不可避免地要临河设计,而农村临河管线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因素较多,方案适用性也要因地制宜。本文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叙述了农村临河管线设计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农村污水治理;临河管线;结构方案

1 结合河道情况选择结构设计方案

若现状河道挡墙结构形式较好,安全性较高,可考虑在现状挡墙外侧设立支架。

若周边距离房屋较近,为了减小影响,架管可考虑桩基础、镇墩基础、砖砌立柱基础等,如果有条件可将管道埋设在土坡段并进行护坡[1]。

2 工程实例

苏州市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接管处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优先接管至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不具备接管条件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采用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原则。

设计工程管线有临河段,沿两岸岸边有民房、居民小区、高压线,且距离较近。房屋尚没有拆迁计划,岸上埋管设计难度较大。采用在河中架管的方案。

2.1 土层分布

①层杂填土;②层粉质黏土;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薄层粉砂;④层粉砂夹粉质黏土;⑤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薄层粉砂;⑥层粉细砂;⑦层粉细砂夹粉质黏土。

2.2 临河管线架管结构形式的选择

结构设计尽可能少的占河道。根据不同的河道情况设计几种架管方案,以便因地制宜,合理选择[2]。

做法一,在现状挡墙外侧设立支架,见图1。支架固定在现状挡墙分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化学螺栓将支架固定在挡墙上;一种是根据实际需要在挡墙牢固部位凿洞或凿孔,素混凝土填实,将支架焊接在填实的混凝土内,经施工单位检测,确保其具有支撑设计管道的能力。

做法二,采取的架空管道预制方桩基础。

施工时应监测沉桩引起周围地面隆起、挤土等情况,及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见图2:

做法三,架空管道基础采用镇墩基础,如图3。

河道河水较浅时,可采用局部围堰的方式实施本做法。

基础施工时应先将预制混凝土管沉至设计标高,做法同沉井工法。

柱采用预制,待预制混凝土管沉至设计标高后,将柱插入混凝土管内,同时浇筑素混凝土填实。

做法四,砖砌柱体高度应根据工艺标高确定,控制在一定安全高度之内[3]。

3 结束语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涉及多方面领域,综合性强,需要充分考虑排水、防洪、水景观、环境等功能要求。

(2)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采用适合的架管结构形式,在满足规划前提下,平面布置和結构可灵活调整。

(3)采用结构方案时,应考虑施工开挖土方对坡顶建筑物、高压线塔等的影响。选择架管基础时根据周边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基础方案,减少施工对临近建构筑物的影响。

(4)本文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温明霞,马新远.河道设计中面临的矛盾分析[J].北京水务,2008,(4):

13-15.

[2] 陈明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J].中华建设,2011,(4):102-103.

[3] 张克强,李军幸,张洪生.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模式探讨[C].首届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首届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中国农学会,2005: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