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综述

2018-10-19 15:56刘丛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跟踪审计建设项目理论

刘丛

摘 要 跟踪审计是指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前提下,审计机构人员通过审计技术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活动从开始的决策立项文件到最后的验收的各个环节和固定资产形成阶段中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是否真实可信、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达到既定效益目标进行监督和评价。监管涉及使用国有资金建设项目的工程周期全过程,包括项目开始前期、施工期、竣工结算期、工程决算期的审计和项目绩效评价。通过以上的跟踪审计的定义可以发现它是构成国有资金建设项目审计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

关键词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

1 跟踪审计的概述和意义

跟踪审计是指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前提下,审计机构人员通过审计技术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活动从开始的决策立项文件到最后的验收的各个环节和固定资产形成阶段中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是否真实可信、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达到既定效益目标进行监督和评价。监管涉及使用国有资金建设项目的工程周期全过程,包括项目开始前期、施工期、竣工结算期、工程决算期的审计和项目绩效评价。通过以上的跟踪审计的定义可以发现它是构成国有资金建设项目审计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

使用国有资金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从发现问题、管理规范化、禁止权力滥用、遵纪守法、提高绩效为出发点,从揭示问题入手,通过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和措施,达到提高有限国有资金利用绩效的目的。即审计国有建设资源的三效(效率、效益、效果),通过核减工程造价和对工程管理问题的纠正,来充分利用国有建设资金,避免资金浪费,提高国有资金建设项目的规范性、高效性、经济性,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水平[1]。

2 跟踪审计的三种模式

跟踪审计实施方式可细分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或不定期选取节点介入审计、选取工程建设典型环节重点审计三种方式。

全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监督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周期始终,包括立项、设计、概算和预算、采购与招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以及建成后的评价反馈。其表现的主要特征是采取驻场的审计方式,其优点是能够清楚把握项目建设动态,便于及时揭示不足、督促整改,容易树立审计的威信,缺点是投入的审计力量和成本相对较大,同时如果介入太深容易加大审计风险。

定期或不定期选取节点介入审计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一定周期,或者在有可能出现问题或者有违法违规苗头出现的时候,审计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审计检查。这种模式主要是审计力量不足时对工程建设项目监督应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优点是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效果突出,缺点是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也容易蜻蜓点水,对问题无法审深审透。

选取工程建设典型环节重点审计是对工程审计对象中重要的环节节点进行审计,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工作过程不具有连续性,对审计前期的组织和计划,中期的协调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优点是审计投入相对较小,审计覆盖面广,审计效率较高,缺点是由于很多时点不在现场,容易形成审计盲点。

近期主要审计方式是选取工程建设典型环节重点审计的跟踪审计方式即:审计机构独立于各个参建单位参与项目建设活动,审计行为不受项目建设管理约束。并通过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项目的实施工作实时分析,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审计机构在项目建设活动中将审计意见及时反馈,可充分发挥审计的决策参谋功能和服务功能,同时建设参与单位各方应对审计单位提出的审计意见重点考虑予以采纳[2]。

3 跟踪审计的不足及缺点

(1)工作体制不完善,跟踪审计相关配套资源满足不了审计需求。中国现阶段,使用国有资金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主要部门为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社会中介部门等,配置分散,监管部门各司其政,没有统一领导,缺乏联动效应。各地普遍缺乏规范的具体操作模式,很多地方都是一个项目一种模式,各职能部门间也各自为政,缺乏协调联动的机制。这些部门都可以对使用国有资金的建设项目进行监管,而现有的体制机制无法明确划分各部门监管范围、监管层次,甚至出现监管重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建设工程在现有的体制下无法被监管所触及而形成比较尴尬的局面。监督管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配置,工作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地方审计机关受审计人员编制局限、花费问题的外部条件的限制,而审计工作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又变得繁重复杂,这就导致监管资源与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实施体系不完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怎样使效益审计的机关经验方法和理论运用渗透到审计过程中去仍是现阶段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运用跟踪审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由于问题得以及时发现,避免了浪费损失,但是传统的审计评价指标并不能够全面反映跟踪审计取得的成果,甚至出现跟踪审计做得越好,最终工作成果越小的现象。

(3)审计风险逐渐加大。现阶段,随着建设进度的持续进行,跟踪审计人员对建设过程中各环节适时审计,反馈审计意见,并对此做出审计建议,以反馈给各建设方及时来纠正问题不足,为建设项目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建设项目实施规范化、正规化、高效化。涉及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的 “三E”性在跟踪审计工作中逐步显现,致使参建相关单位对跟踪审计人员进行项目现场审计越来越赞同和接受。国家审计机关被要求进行的跟踪审计越来越多,不仅包括自身的年度审计,还包括政府领导及上级审计交办和自身要求进行的跟踪审计。不能单纯将这样的现象归为审计工作与地位逐渐受到重视,还要换种角度认识到跟踪审计这其中潜在的巨大风险。

(4)跟踪创新较少。创新少和相关研究少是现阶段跟踪审计各个领域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的创立、审计评价模式方法、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方面。目前计算机辅助审计主要应用于建设算量、造价、审计后评价等,在信息化的今天运用不深,审计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尤其是在运用计算机跟踪审计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赵根印.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8):36.

[2] 陳婧.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跟踪审计建设项目理论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基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因素探析
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探析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