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及处置方法探讨

2018-10-19 17:18龚勋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处理措施桥梁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日益增加,当前我国桥梁桥面铺装多选用沥青材料,但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会出现病害,需注重桥面维护。本文首先阐述了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其次总结了病害出现的原因,然后提出病害处置方法。

关键词 桥梁;沥青铺装层;裂缝病害;处理措施

前言

车辆反复运营造成桥面铺装层会出现各类病害,对桥梁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对此,需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掌握病害处置的正确方法,及时修补病害,以保证桥面美观、平整。

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类型

以湖南省高速公路为例,项目单位对桥面进行了外观检测,经检测发现:桥梁桥面铺装整体状况较好,病害主要表现为坑槽、车辙、横向裂缝。对病害出现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如下:

1.1 坑槽

坑槽是松散材料散失后形成的凹坑。汽车在桥面上行驶、制动或变速时会产生一定的水平力,桥面铺装层横向推移。为保证铺装层和梁板体的协同作用,黏结层中会出现剪应力。假如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横向最不利荷载为,黏结层中产生的剪力为。根据牛顿流理论,黏结剪力大小为:

因为汽车制动过程中引发的横向力大于汽车正常行驶时,铺装层受汽车反复碾压,伴有超载与重载车行驶现象,当黏结层的抗剪能力不符设计标准则易出现坑槽[1]。

车辙为铺装层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形成的永久性变形,病害表现为行车道轮迹上出现纵向沉陷[2]。根据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深度差异,可将车辙分为三个等级:深度为6~13mm的轻级车辙,深度为13~25mm的中级车辙,深度大于25mm的重级车辙。

1.3 开裂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开裂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等,病害特征如下:先出现较短的纵向开裂,后沿着裂缝边缘发展为网状开裂。当桥面出现开裂后,路面水分下渗,铺装层承载力降低,逐渐发展为坑槽、松散等病害。

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成因

2.1 坑槽出现的原因

坑槽出现的原因多样,如下:铺装层沥青混合料孔隙率较大,沥青与矿料间的黏结力不足,沥青从矿料表面脱离,车辆反复碾压后铺装层松散;施工中未对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材料老化、黏结力下降。

2.2 车辙出现的原因

车辙出现原因多为重载交通作用、材料不佳等。在高温季节,铺装层材料性能退化,力学强度降低,材料的黏塑性与流变性影响下,材料的残余变形增大。因此,高温环境下车辙破坏出现的可能性更高。

2.3 裂缝出现的原因

横向裂缝出现原因:桥面铺装层承担活载过大引发部分弯矩,钢筋混凝土调平层中布设的钢筋数量不足;纵向裂缝出现原因:铰缝混凝土浇筑密实度不足,结构强度低,造成铰缝负荷能力薄弱,又因超载问题严重,桥面铺装层铰缝则顺着纵向裂缝方向发展;网缝:在雨季易出现,沥青层密实度不高,不能顺应外部环境变化,使用时间过长或未设置好防护措施,则会造成沥青层老化、表面张力减小。

3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处置方法

3.1 坑槽修补法

坑槽处置应遵循“方正”原则,即将不规则形状的坑槽修补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处理中需按照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轮廓线对坑槽进行开挖,而坑槽底部与周边需均匀涂抹黏层油。需注意的是,填筑时需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使用量,分层、有序完成填筑、碾压作业[3]。安排施工人员使用工具对坑槽边角反复捣实,参照施工的相关要求碾平、压实。开槽至稳定部位,保证槽壁垂直、表面平整,并对槽底进行全面清理。

3.2 车辙处理法

車辙处理方法如下:对于表面磨损过度的车辙,则需要使用铣刨机或风镐对车辙进行翻松,后清除干净,铺筑前需均匀喷洒0.3~0.5kg/m2的黏层沥青;材料配置需与原有桥面施工材料保持一致,填筑至桥面横坡;周边接茬处需整平密实。对于因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按照上述步骤对路面横坡铣高补低,恢复路面横坡,若车辙因路面不稳定夹层引起,则应清除,重新铺筑面层。

3.3 裂缝处置方法

对于桥面开裂,可采用表面涂抹贴补法,使用加热沥青油涂抹于裂缝表面,或通过灌缝法进行处置。先将缝隙中的杂物清出,用压缩空气去除尘土,后用热沥青或热化沥青进行封堵处理。对于裂缝宽度大于6mm的,则需修正缝隙边缘线,裂缝开槽后吹净,用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填充、捣实,并用洛铁进行封口,并均匀撒沙,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封。

若裂缝范围较大、深度较深,则可采用铺装层改造法、局部挖除修补法与混凝土置换法对桥面开裂进行处置。其一,改造法,对铺装层进行改造,优化结构整体受力状态;其二,挖除修补法,先标识出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挖除修补轮廓线,均匀涂抹黏层油,分层压实,并用工具反复捣实;其三,混凝土置换法,配置高性能沥青混凝土,将已经病害范围内的混凝土剔除,置换入新材料,保证桥面的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桥梁沥青铺装层病害的处置,必须从设计方案优化、材料控制与施工过程监控三个方面入手,及时做好路面保养工作。依此降低桥梁铺装层病害出现的可能性,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证路面车辆通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海军,陈苏.材料与结构因素对混凝土桥沥青铺装层的耐久性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4,34(6):260-263.

[2] 李萍,念腾飞,张雅莉,等.基于斜剪试验的水泥砼桥面沥青铺装层抗剪切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37(11):48-53.

[3] 黄山井,刘阳,武泽聪,等.沥青路面修补的坑槽形状及其性能特点[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28(12):40-43.

作者简介

龚勋(1982-),男;工程师;学历:研究生,现就职单位: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株洲管理处,研究方向:高速公路桥隧养护管理。

猜你喜欢
处理措施桥梁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敢不敢接受挑战?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浅析三门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运行失效和处理措施